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彭德怀司令员的秘书张养吾。40岁前只是一个教书先生,他能够让彭德怀看重,选在身边料理机要事务,又是靠什么起了作用呢?
![]()
彭老总亲自点将
![]()
1949年初,彭德怀抖落转战陕北的一身黄尘,率领一野雄狮,南下秦川,横渡渭河,于5月20日,一举解放了西北第一大城市西安。边区子弟兵终于实现了两年前主动撤离延安时发下的誓言:你能打到我们延安来,我们也一定能打到你西安去。
就在千万军民齐欢腾的日子里,一个又一个在陕北山沟里没有碰到的新问题,像排浪一般,涌上彭德怀的心头:怎么巩固新解放区?怎么管理大城市?怎样团结众多的少数民族?桩桩件件,都是关系尽快解放整个西北的大问题。
在这筹划大军西进的日子里,彭德怀比任何时候都强烈感到,他一野司令部,除了已有的精明经武的参谋人员外,至少还要配备一位有地方工作经验、懂政策、作风严谨、又擅于文墨的秘书干部,做自己的助手。
彭德怀于是向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提出,希望西北局从地方上给他调配一位秘书干部。
![]()
习仲勋十分尊重彭德怀,可是要推荐那样得力的人才,也难,便向彭德怀说:“人有的是,恐怕找不到合适的。”
彭德怀只好开门见山,说:“我有一个人,是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的,叫张养吾,把他调给我。”
习仲勋一听彭德怀点名要人,心想彭德怀对那人肯定是了解的,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当即责成西北局组织部长马文瑞负责办理。
马文瑞知道,张养吾是从延安来的干部,现在任西安市人民政府教育局长,便约他来谈话。
“因为工作需要,要调你去给彭老总当秘书。”
马文瑞又补充说:“是彭老总亲自点的你,你看怎么样?”
事情虽然来得很突然,也可以说是一件平步青云的大好事,但已过不惑之年的张养吾,并没有太大的波澜,也没有马上表示态度,只是一件往事,当即浮现在脑海中,心里说:“都一年多了,没想到彭老总还记着啊!”
![]()
向彭老总作了一场载入史册的汇报
![]()
那是1948年的春天,陕北自卫战已经转入战略反攻的时候,担任边区教育厅国民教育科长的张养吾,奉西北局的指示,随同一个工作团,前往延安以北的延川县开展土改运动。
张养吾当时负责东阳和青延两个区的工作。他率领工作队进村后,就提出当前应该大力倡导和发扬人民民主作风,迅速组织广大群众实行团结互助,恢复和发展一年前曾被进犯边区的国民党胡宗南军队破坏的农业生产。
![]()
那时,第一野战军的几个纵队集中在延川、清涧一带,为从边区打出外线做着准备。说了也真够巧的,彭德怀率领他的一野司令部就驻扎在延川城内。
更巧的是,延属分区地委得到通知,彭德怀受党中央的委托,代表中央将于最近了解和检查延属分区的土改工作。地委责成延川县委向彭德怀做出认真的汇报,延川县委经过研究,认为本县东阳和清延两个区的工作进行得既稳妥又有创造性,便决定让张养吾着手准备,作典型汇报。
就这样,一场足以永垂延安史册的汇报,在县委的一间平房里开始了。
![]()
头一次在这种场合见到彭德怀的张养吾,用他浓重的陕南口音,把由他负责的那两个区的历史发展、生产关系、现在的情况、群众的要求,还有他个人的想法和做法,清顺明白地作了汇报。
身穿灰色军装,朴素得像陕北农家大叔一样的彭德怀,仔细地听着汇报,有时展开厚重的嘴唇,微微点头,有时又似有所思。最后说:“汇报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还说:“依我看啊,这位张养吾同志,是一个严肃谨慎的干部,对党的事业认真负责,贯彻执行了毛主席教导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听到彭德怀的肯定,张养吾难抑内心的激动,但还是平稳沉静地坐着,不停地忽眨着早年害过沙眼病的眼睛。
![]()
彭老总要跟他当面谈谈
![]()
汇报会的第二天,彭德怀派来部队的一位同志,要张养吾把昨天汇报的书面材料送来一份,又通知说:“彭老总还要和你当面谈谈!”
按照预定的时间,张养吾准时来到了彭德怀兼做卧室的办公室,送上书面材料。彭德怀招呼张养吾坐下,接着便开始了一位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与一名普通知识分子的恳谈。
原本以为彭德怀还要细问一下土改的事,可是没有。彭德怀像拉家常那样,问张养吾的家庭情况、上过什么学校、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等等。张养吾照着提问,把实际情况一条一条地作了说明。
张养吾出生在陕西省西乡县一个农民家庭里。少年时在父母的指教下,用心读书,立志将来做一个为穷人办好事的人。他1936年,上北平民国大学教育系。1938年经组织上介绍,由西安去延安,上了抗日军政大学,由原先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随后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征服教育厅,做过秘书主任,为边区学生编写过课本,1944年到边区最北面的米脂中学任教,被学生们尊称为“张先生”。
![]()
彭德怀听了他的介绍,忽然提出一个问题:“你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想法?”
张养吾随口答道:“我个人志愿,希望终身从事革命教育工作。”
话是这么说了,可是张养吾立刻想到,现在是战争时期,哪能光想个人,马上补充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然要随时准备服从党的决定。”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中,彭德怀面带笑容,显得愉快而兴奋。
在革命队伍中,领导同志与普通干部谈话是常有的事,张养吾只觉得心热,实在没有留神这次谈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
彭老总带他入军门平步青云
![]()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文前面写到的马文瑞要张养吾给彭德怀当秘书的事情上来。
张养吾当时没有马上表态,可是他怎能忘记,一年前他在彭德怀面前说的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然要随时准备服从党的决定。事到如今,还用得着讲几句推辞的话吗?不用了。于是,他马上向马文瑞表示:服从调动。
199年7月6日,张养吾在办完各种调动手续后,带着西北局的介绍信,来到一野司令部报到。他走进司令员的办公室,只见彭德怀正在读书。读的是《论人民民主专政》。
彭德怀见张养吾来了,一来就把眼光投在他读的书上,便说:“这是毛主席的新著,是指导我们工作的思想武器,你也要好好学习这本书。”
接下来好像才是欢迎词:“噢,我们有一年半没见了,现在你来帮助我,非常欢迎。”
下面是交代任务,说:“形势发展得真快。我们进了大城市,任务重得很,你替我多留心方针政策方面的问题,还要注意社会调查。你先这样做着,有问题再找我谈。”
就这样,张养吾来了,来到了彭德怀的身边。
他究竟是靠什么来的呢?
![]()
当然是彭德怀知人善任。
张养吾踏入军门后,迅速调整状态,跟随彭德怀在大西北四处征战,并参与了新疆的和平谈判,协助彭德怀组织了新疆军区和区党委、区人民政府。
回到西安后,彭德怀从西北民族工作的实际出发,还委托熟悉教育的张养吾参加筹备西北民族学院,并任命他为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朝鲜战争爆发后,彭德怀临危受命,挂帅出征朝鲜,44岁的张养吾二话不说就随同彭德怀飞到了朝鲜,打击美帝侵略者。
1951年,张养吾回国后,被任命为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平步青云,非常受重用。
张养吾在离休前,曾长期担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1995年,张养吾与世长辞,享年90岁。他的一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