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In the Forests of Siberia
导演: 萨菲·奈布 | 上映时间:2016年(法国) | 豆瓣8.7
法国探险家西尔万·泰松选择逃离现代都市生活,只身前往俄罗斯贝加尔湖畔。
他在冰雪覆盖、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森林中买下一座小木屋,决心在此独自生活六个月。
泰松每日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在冰面上滑行、凿冰取水、阅读写作,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期间,他意外结识了一位为躲避追捕、已在森林中藏匿十二年的逃犯。
这段特殊的友谊让他对“逃离”与“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
影片狠狠击碎了“逃离现代生活”的浪漫泡泡。
主角泰松在贝加尔湖隐居,本以为能过上田园牧歌般的日子,结果极寒、孤独和生存难题像潮水般涌来。
电影很真实地展现了这种自我放逐的双重面:有冰面滑行、赏极光的潇洒自由,也有暴风雪中命悬一线的脆弱恐惧。
泰松与逃犯阿列克谢的友谊是片中高光,两人境遇对比,让人不禁反思:离群索居是精神升华,还是特权者的任性?
阿列克谢那句“你回去吧”,直接戳破幻想,告诉我们自由不在环境,而在内心能否寻得一方宁静天地。
![]()
观看平台:优酷
2.《海蒂和爷爷》 Heidi
导演: 阿兰·葛斯彭纳 | 上映时间:2015年(德国 / 瑞士) | 豆瓣9.3
年幼的海蒂在父母双亡后,被姨妈送往瑞士阿尔卑斯山,与独居且性情孤僻的爷爷一同生活。爷爷起初并不欢迎她,但海蒂的纯真善良逐渐融化了爷爷冰冷的心。
海蒂在山间与牧羊少年彼得一起放羊,尽情奔跑。
然而,姨妈再次出现,将海蒂骗至德国法兰克福,给一位富家小姐克拉拉做伴读。
虽然衣食无忧,海蒂却因思念爷爷和山野生活而郁郁寡欢,最终得以返回大山,回到爷爷身边。
![]()
阿尔卑斯山的绝美风光贯穿全片,它不只是背景板,更似一位无声的导师,赋予海蒂自由烂漫的天性与宽广包容的胸怀。
海蒂那近乎天性的善良乐观太有感染力,治愈了爷爷、克拉拉,还感化了彼得。
电影对比山间与法兰克福的生活,一者自由却物质匮乏,一者富裕却精神压抑。
克拉拉奶奶那句鼓励海蒂追随快乐的话,如明灯照亮孩子内心,让我们看到,被爱与自然滋养的孩子,真的能绽放出照亮世界的光芒。
![]()
观看平台:爱奇艺,哔哩哔哩,优酷,腾讯视频
3.《最后的猎人》 The Last Trapper
导演: 尼古拉·瓦尼埃 | 上映时间:2014年(法国) | 豆瓣8.8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诺曼·温特作为北美大陆最后一位坚持传统方式的猎人的故事。
诺曼与他的伴侣涅芭斯卡以及他们的狗队,在加拿大辽阔而寒冷的远北地区生活。
他们依靠设陷阱捕猎、钓鱼获取食物和毛皮,所有的工具如雪橇、独木舟都由自己亲手制作,皮革则由涅芭斯卡用古老方法鞣制。
![]()
它可不只是画面超震撼的自然纪录片,更像是一首给快消失的生活方式唱的歌,听得人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诺曼·温特是加拿大北部为数不多还坚持传统狩猎、设陷阱过活的人。
电影把他建造木屋、驯养雪橇犬这些生存本事,展示得那叫一个细。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和雪橇犬那感情,落冰河生死时刻,雪橇犬折返救他,这情谊太深厚了。
诺曼“索取但不贪婪”的狩猎哲学,和现代文明疯狂榨取自然完全不一样。
![]()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
4.《小树的故事》 The Education of Little Tree
导演: 理查德·弗雷登伯格 | 上映时间:1997年(加拿大) | 豆瓣8.5
八岁的印第安男孩“小树”在父母去世后,被送到田纳西州的斯莫基山,与祖父母共同生活。
他的奶奶有Cherokee 血统,爷爷则深知山林之道。
在山林中,小树学习酿酒、捕鱼、倾听自然的声音,并了解大地之母的生存法则。
爷爷奶奶用充满智慧的方式教导他生活的道理与世界运行的规律。
同时,小树也结识了神秘的奇拉几族先知“柳树”约翰。
然而,山外白人的文化和社会规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单纯的生活。
![]()
它借小树的视角,把印第安民族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温柔又坚定地摆在了咱们眼前。
小树的爷爷奶奶那可是智慧的化身,教他生存技能、道德道理,还让他自己试错长经验。
电影里最带劲的就是两种文化的碰撞。
小树被送进寄宿学校,遭遇各种粗暴同化,剪发改名不说,说母语、答自然问题还要被罚,这简直就是对文化殖民的批判。
爷爷把他“救”出来,那就是对自由和传统的捍卫。
这故事可不只是小树成长,更是一个民族守护文化根脉的写照,提醒咱得尊重不同文化!
![]()
观看平台:哔哩哔哩,优酷,腾讯视频
5.《塔莎杜朵:一个人的田园生活》 Tasha Tudor : A Still Water Story
导演: Mitsue Matsutani | 上映时间:2017年(日本) | 豆瓣8.8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美国著名插画家和园艺家塔莎·杜朵的田园生活。
塔莎从小梦想拥有自己的美丽田园,在孩子长大独立后,年过五十的她移居至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山丘。
她亲手建造了18世纪风格的美丽庄园,过着与自然同乐的生活:画画、种花种菜、饲养小动物、缝纫编织。
她穿着自己缝制的复古衣裙,甚至连蜡烛和香皂都亲手制作,实践着一种自给自足、充满劳动乐趣与简单幸福的田园梦想。
![]()
它展现的田园生活可不是为了躲清闲,而是塔莎奶奶主动打造出来的,美得像艺术品。
她穿着自己做的复古裙子,干农活、做手工,画面就跟她画的插画一样美。
可别觉得她这日子轻松,背后全是勤劳、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她自己打水、做饭、养鸡养羊,靠劳动创造幸福。
92岁了还精神矍铄,笑起来跟少女似的,这就是“优雅老去”的典范!
她那“把每天当度假”的生活哲学,太治愈了,让我们知道浪漫不用到处找,幸福靠双手和想象力就能把日子过成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