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731部队在广德
作者:徐厚冰
由赵林山执导的电影《731》近日在全国上映,引起广泛关注。该片主要讲述了在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在我国东北哈尔滨平房区开展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今天笔者给大家讲述的是,731部队在安徽广德投放细菌病毒的罪恶行径。
(网络图片)
一、731部队简介
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简称731部队,又称石井部队、加茂部队。该部队建于1933年,它们以防疫给水部的名义从事人体实验、动物实验、生化武器研究生产等战争犯罪活动。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建立的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生物武器试验基地,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支细菌战部队。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731部队在华发动了系列细菌战,进行种族灭绝,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二、荣字1644部队简介
731部队旗下的荣字1644部队,于1939年在南京成立,其首任部队长由731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兼任。这支部队对外称“华中军防疫给水部”或“中支防疫给水部”,秘密番号为“‘荣’字第1644部队”。在上海、南京、岳阳、荆门、宜昌等地派驻12个支队,拥有大量器械,配备各种细菌学专家,能大规模培养致命细菌。
三、1644部队在广德投放细菌病毒
广德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是扼守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重要门户。抗日战争期间,四次被日寇沦陷。给广德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期间,也曾经遭受过731部队旗下荣字1644部队的细菌病毒之害。
1940年7月末至1941年春,日军731部队旗下的奈良部队、南京荣字1644部队在杭州笕桥机场集结,在部队长石井四郎的统一指挥下,开始实施对浙赣沿线宁波等城市进行细菌攻击,而作为军事要塞的广德也难逃厄运。笔者根据相关史料研判,日军1644部队至少有两次在广德投放了细菌病毒。
第一次投放细菌病毒
1941年2月26日上午9点50左右,日军一架飞机从浙江长兴县侵入广德县城西南,在空中投下“细白纸筒,内藏毒菌,触地破烂,臭气逼人。”政府立即组织警出动,采取消毒措施:“凡投入河流水面者,力禁汲水,散放石灰;落在陆地山林者,堆薪火焚。”并督导民众,加强消毒,同时广发布告以预警。
时任广德县长吴曙光立即向皖南行署主任黄绍耿报告日军飞机向广德投放细菌病毒情况,黄绍耿当天向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顾祝同禀告,顾祝同便向浙江省政府(临驻永康县)主席黄绍竑发了一份电报,通报了相关情况。并指示:“如再有继续发见,应妥为搜集,迅予密封,寄交浙省府卫生处化验。”
南京的“荣第1644部队”与“731部队”同样臭名昭著,但是由于这些细菌战实验都是极其隐秘的,日本投降前又将相关资料悉数销毁。浙江档案馆馆藏的顾祝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致浙江省政府电(1941年2月26日)》电文,是日寇对广德细菌战的重要罪证之一,显得尤为珍贵,也填补了日军在广德细菌战这方面的史料空白。
顾祝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致浙江省政府电》(1941年2月26日)
第二次投放细菌病毒
1941年11月14 日,日军飞机机三架飞临广德上空,投下大量带有细菌病毒的蛾虫,同时撒下白色病毒丝粉。时有《大公报》(桂林版 ,1941/12/04 ,第4版)以《广德:敌机布菌》为题,作了新闻报道:
“广德十一月十八日通信:十一月十四日,敌机三架,在广德投下大量蛾虫,约万余只,有红白二色。同时发现遍地白粉,细如蜘蛛吐丝。究为何细菌,正在研究中。”
《大公报》(1941/12/04 )第4版剪影
【结语】
日寇占领广德后,残杀我二万四千余名无辜百姓,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广德惨案”。它们烧杀抢劫等残忍手段无所不及,而日军731部队在广德投放细菌病毒的罪行,却鲜为人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公布这些罪证,旨在揭露历史真相,凝聚社会共识,让更多人认清战争的残酷,团结一切热爱和平的力量,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的底线。
勿忘历史
强我中华
搜集整理徐厚冰,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宣城市文史研究会会员。网络图片,侵权立删,谢谢。转发此文时,请标明作者及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