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一场大团圆足球赛在阿图什市足球公园打响,粤港澳新四地青少年组成两支队伍进行比赛。
在吐古买提乡戍边文化教育基地,首次到访的香港男孩许朗,捡起路边的小石头,悄悄放进了口袋。他说,要把这块帕米尔高原的石头带回香港,放在书桌上。
8月20日,“粤港澳青少年新疆行”文体交流活动步入尾声,在结营仪式上,粤港澳新四地少年分享了自己对于这场跨越山海的相聚的感受,这场以文化为纽带、以运动为桥梁的活动在一片欢笑中落下帷幕,民族团结的种子也进一步在青春心底深深扎根。
参观当地博物馆
学生们感慨:要和祖国紧紧抱在一起
“每个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学生罗曼瑜表示,自己边听讲解,边感受着克州博物馆内文物背后的力量。
素有“万山之州”之称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位于祖国西部边陲,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克孜勒苏的每一座毡房都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位牧民都是边界上的哨兵”,这个说法在克州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走进克州博物馆,罗曼瑜除了感受到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壮美的山川风景,更震撼人心的,是世代生活在这片祖国西端的土地上的人们保家卫国的情怀。
自小学一年级跟随父母从四川移居新疆,罗曼瑜在新疆生活的时间早就超过了在老家的日子,和同学们的相处也十分融洽,经过了此次的“粤港澳青少年新疆行”,她对这个第二故乡的热爱更是与日俱增。
“这是展现汉朝军队抵达新疆时,当地百姓出门迎接的画面。”在克州博物馆一个历史模拟场景前,喀什市第四中学学生阿卜杜吉力力忍不住拍了好几张照片,“这就证明新疆一直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和祖国紧紧抱在一起。”
“在喀什博物馆,透过旧时的兵甲,我看见了古代将士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在草湖军垦第一犁馆,破旧的犁背后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守护新疆、发展新疆的决心;来到克州博物馆,再看那些展出的文物,更能理解‘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分量。”深圳市高级中学的熊孝铭表示,当他在刀郎画乡看见当地的人们悠闲地画着画的模样,再联想到自己如今的幸福生活,便更深刻地理解了“边花灼灼光荣路,界草萋萋慷慨兵”背后的意义。
帕米尔戍边路上
香港少年悄悄将一块石头放进口袋
一块石头,如何成为一座精神的界碑?一段旅途,如何丈量国家的辽阔?行程的最后一日,少年们将脚步印在了祖国的西部边陲,触摸一段用生命与忠诚写就的戍边历史。
走进吐古买提乡戍边文化教育基地,映入眼帘的是用石头堆叠成的飞机、长城模型,这是三年前护边员们带着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将戈壁滩改造成的“戍边时光走廊”。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这句镌刻在标识上的誓言,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名字,一段段滚烫的人生。1961年,19岁的布茹玛汗成为护边员,一个念头伴随一生,她沿着悬崖沟壑,日复一日,用尖石镌刻了超过10万块“中国石”,让它们如同界碑,在425公里的边境线上矗立。“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已经很难,何况是戍边这么艰苦的事情”,来自广东青少年团组的同学瞬间觉得学习也不是那么辛苦了。
最深的感悟,需要用脚步去 丈量。离开基地,青少年们踏上了一段布满“碎石”的“戍边路”,没走多远,好几个同学的脚底就开始疼,额头也见了汗。高原的风雨说来就来,一场大雨突降,来自香港青少年团组的李子淦一边走一边说:“真难想象,护边员一辈子走这样的路。”
现场,全国劳动模范吐尔地·吾斯曼,为远道而来的少年们送上毡帽和纱巾。36年前,不到20岁的吐尔地从守边55年的父亲手中接过马鞭,从此跨上马背。他每周巡边两次,累计行程1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圈。父亲那句“祖先的血脉里流淌着守边的责任”,已成为一家三代的承诺。
脚下的路,见证成长。来自香港的许朗将一块小石头放进了口袋。他说,要把这块帕米尔高原的石头带回香港,放在书桌上,“它会提醒我今天走过的碎石路,和听到的戍边故事。”
大团圆赛事打响
四地青少年场内竞技,场外化身“夸夸团”
20日上午,一场大团圆足球赛在阿图什市足球公园打响,粤港澳新四地青少年不以区域划分组别,而是重新打散人员,组成了两支全新的队伍进行比赛。90分钟的赛事激烈异常,新的队友,新的体验,对于他们来说,赛事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小伙伴在一起奋斗的欢乐时光。
交流团学生乃比江·亚迪卡尔的家乡就是阿图什市,他曾经在2022年随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榴籽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而当天的比赛,他更多感受到的不是“争第一”的剑拔弩张,而是“每个人都愿意给队友机会”的情谊。“大家抢球、传接球都很积极,配合得也很好。”
“新疆同学身体运用得很合理,粤港澳同学脚下的技术很细腻,这对于我们以后训练的重点调整很有启发。”足球赛后,来自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的杨赫威表示。
场内的激烈比拼对抗并不影响少年们对于对手的肯定与敬佩,比赛结束后青少年们都化身成“夸夸团”,说起赛场上的小伙伴,赞不绝口。
“足球是一个不需要语言,就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活动。”杨赫威表示,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因为有共同的热爱,所以相处得很愉快。两天前,他在麦盖提县认养了一棵树,也期待在3年或5年之后,有机会再回来看看自己认养的树,“到时候希望还能跟大家再约一起踢球,一起交流”。
“和其他队的同学重新组队踢球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但是这种感觉非常好!”来自澳门的傅浩贤表示,新疆同学的身体素质太棒了,“赛前战术沟通就很顺,因为我们都很‘社牛’,配合得也非常好,最终是2:1赢了。”
“我觉得对于球员们来说,在场上踢得开心是最重要的!”香港青少年团足球教练、来自西班牙的RAüL COLOMA REDONDO也成为此次临时球队的教练之一,对于少年们场上的表现,他表示十分满意。在来新疆之前,他去过南京、上海等城市,谈及对新疆的印象时,他表示,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有独特的文化、热情友善的人,孩子们也过得很开心放松。
●少年感言
新疆青少年团组:塔吉妮萨·买买提吐尔逊
结营不是终点,就像新疆的葡萄藤会顺着支架爬向阳光,我们心里的牵挂,也会沿着这段记忆,从昆仑山脚下延伸到粤港澳的海岸。
香港青少年团组:梁柏轩
新疆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这里的人们,他们用热情和真诚迎接我们每一位来宾。
澳门青少年团组:陈梓谦
我想把这些日子的故事讲给亲友听:讲那个驱散疲倦的西瓜,一起跳舞时的快乐,讲天门山下颠过的球。
广东青少年团组:刘鹏伟
让大家在篝火的光芒中,忘记了距离,只剩下纯粹的快乐与团结。
采写/摄影:南都“粤港澳青少年新疆行”报道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