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河南正阳县花生田冒出三个“拦路虎”。
春播花生刚到饱果成熟期,夏播花生正忙着下针结荚。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6人专家团一头扎进傅寨乡、原寨乡等地的花生地。白绢病像“隐形杀手”,不少植株枯得只剩秆子。
甜菜夜蛾幼虫啃叶子,嫩生生的叶片成了“破渔网”。还有田块花生疯长,茎秆比人腿还高,地下荚果却瘪得可怜。
专家直叹气:“这三害不除,今年产量要打折扣。
”白绢病暴发有来头。去年秋冬到今年春夏旱得厉害,病菌核在土里“憋”足了劲。
前阵子几场雨一浇,菌核“活”了,专挑麦茬花生的秸秆堆里“扎根”。
农户喷药总往叶子上打,可白绢病专找根茎和土壤里的秸秆,药都“喂”错了地方。
甜菜夜蛾更狡猾,低龄幼虫藏在叶背,农户要么喷药时间不对,要么药不对虫。旺长最可惜,养分全“堆”在茎秆上,荚果抢不到“口粮”,能不瘪吗?专家蹲在田埂上,边扒拉病株边念叨:“早发现早治,晚一步就难控。
”白绢病要“精准打根”。
看见白色菌丝赶紧用噻呋酰胺,喷淋茎基部,有条件的撒颗粒剂。甜菜夜蛾得“抓早晚”。
虫子清晨傍晚最活跃,氯虫苯甲酰胺混着甲维盐喷,叶子正反面都要湿。旺长田块得“控上促下”。
株高超40厘米就喷烯效唑,让养分“沉”到地下长荚果。
光打药不够,专家直摆手:“绿色防控才是长远路。
”深耕翻土能埋病菌,轮作别总盯着小麦,换点抗病品种试试。
病株别留地里,撒点生石灰或者直接清出去,断了菌核“后路”。河南花生种了2200万亩,占全国四分之一,“中国花生之都”可不能栽在管理上。叶县那边的高标准农田就聪明,用智能喷灌抗旱,花生下针期没断过水。
8月正是荚果膨大的“冲刺关”,水肥给对了能撑破壳,给错了全是瘪粒。磷钾肥得跟上,埋点高钾复合肥,或者叶面喷磷酸二氢钾,荚果鼓得快。
天旱别猛灌水,小水勤浇或者滴灌,积水烂果更麻烦。
有农户挠头:“老经验说‘麦茬花生不用细管’,咋今年就出事了?
”专家拍着病株说:“气候变了,病虫也变了,光靠老办法要吃大亏。”“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不是口号,土壤、品种、管理得“一起抓”。
全省2.6亿抗旱资金已经到位,喷灌设备、防病药剂该用就用,别省。
今年能不能收饱果?
就看这20天管得细不细、准不准。想知道自家田咋防?多往地头跑,跟着专家学,别等病来了干着急。
注:具体防治需结合地块实际,建议咨询当地农技人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