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处暑到,这可是六十年一遇的“青蛇年”处暑。
今年处暑落在农历七月初一,比平常早了不少,是个“早处暑”。
老话讲“早处暑凉飕飕”,意味着凉爽天来得早,秋老虎耍不了几天威风。更稀奇的是,处暑跑到了8月19日出伏之后,“处暑出伏后,五谷堆成山”,丰收有盼头。
可也有提醒,“处暑在月头,雨水遍地流”,接下来雨水可能偏多。处暑是秋天第二个节气,三候里“禾乃登”,五谷杂粮纷纷成熟,秋收要开场。雨水多对庄稼是把“双刃剑”,既怕涝又怕晾不干。
山区种玉米的老乡注意,沟渠得提前检修,别让雨水泡了地。
平原种大豆的,要是赶上连阴雨,得抢着收、赶紧晒,别让豆子发霉。湖区种水稻的,排水闸口要疏通,田里别留太多积水,不然根系容易烂。
老辈人看天吃饭有土办法,比如看云识雨、用草木灰防潮,这些经验很宝贵。但咱也得结合科学,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多看看,两边结合更保险。我个人觉得,处暑前后这几天,正是农忙关键期,一点都不能松懈。
家里有果树的,雨后要及时清园,防止病虫害借着潮气蔓延。
大棚种植的农户,检查一下棚膜有没有破损,别让雨水漏进去。
收下来的粮食,赶紧找宽敞通风的地方摊开,别堆在潮湿的屋里。
现在市面上有小型烘干机,条件允许的可以备一台,应对连阴雨很管用。咱农民辛苦大半年,就盼着收成好,天气变化咱管不了,但提前准备能少损失。接下来几天,该抢收的抢收,该晾晒的晾晒,该防潮的防潮,一样都别落下。
要是拿不准具体咋做,村里的农技员就是好帮手,赶紧去问问。
处暑到,丰收近,咱多操心、多动手,粮食归仓才安心。记住了,天气跟着节气走,咱种地的节奏也得跟上,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