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说了个消息,天津大学搞出了新型锂电池,能量密度干到 600 Wh/kg,差不多是现在市面货的 2.5~3 倍。实验室里的冷板凳还没坐热,就已经塞进某型无人机里试飞了。结果咋样?航程直接翻 2.8 倍,一镜到底,不带喘的。据说年内就能大规模投产,听着跟大白菜一样,可在作战战前线的人已经开始倒吸凉气。
俄乌打了三年,大家都看明白了——天上那群嗡嗡响的小玩意才是真正的战场主角——
大疆 Mavic 3,普通人只是用来拍风景。现在俄乌前线双方就搜索目标、批引炮火,或者直接就飞到敌方头上扔两个炮仗。
光纤 FPV更强悍,后面拖着个光纤线轴,不怕任何干扰直飞 10 公里外攻击各类目标。某些改进型光纤PFV,航程甚至可以达到30公里,不过在更远距离之外,就可以放心的躺平了。因为现在的电池不支持光纤无人机飞到更远;
“柳叶刀”巡飞弹也很厉害,俄军的掌上明珠,40 分钟巡航、40 公里航程。不过在更远的距离外就没有威胁了,所以对乌军而方言,还有安全的后方 。
现在好了,咱们新电池出来了,更种无人机的航程直接提升近3倍,战场剧本直接改写:
大疆同款,原来 10 公里小短腿,现在一脚油 28 公里。这意味着啥?以前营长才能摸到的纵深,现在一个班长就能伸手去拍。对面刚把坦克停到帐篷后面,自以为保险,结果头顶“500克快递”说来就来。
FPV 无人机更强大了,以前顶多在前线10公里内形成无人区。现在将前线无人区直接提升到了30公里,敌方的火炮、战车、集结地直接成了FPV的目标。
而巡飞弹在新电池的加持下,则直接变成“小巡航导弹”。现有的40 公里的“柳叶刀”级,射程可以达到120公,过去得靠旅级远程火箭炮才能啃的后方集结地,现在一个三人制小组就能“送温暖”,火炮、坦克、后勤车队、弹药库、指挥中心,全在菜单上。
三年前俄乌刚开打,谁能想到几百美元一架的电动无人机,竟然把几百万美元一辆的坦克按在地上摩擦?那时候大家还认为“坦克无用论”是不是太早,现在看,不要说坦克没用,很多传统的陆战装备和战术,在无人机面前都显者太过脆弱了
如今电池再一升级,等于把无人机这条大腿直接接上助推器:飞得更远、看得更清、炸得更狠,成本还更低。传统陆军那套“炮兵轰、坦克冲、步兵跟”的剧本,别说唱,看的人都快散场了。
别忘了,现代无人机现在不光能投弹,还能组网。大量无人机组成覆盖战区的侦察网络,再加后端 AI 自动识别,发现即摧毁。对面连电台都没架好,坐标已经上传,下一秒炮弹砸脸,这仗还怎么打?
写到这儿,连都替前线那帮老哥头们皮发麻。以前躲在 20 公里后面还能睡个囫囵觉,现在 30 公里都不保险。再过两年,说不定 50 公里外喝咖啡都得戴钢盔。电池这玩意儿,一旦突破,就像潘多拉盒子被打开,
最后一句话总结: 虽然只是锂电池的一个进步,但是潜在影响却是能把战场形势搅个底朝天。谁能先用上,谁就能在未来几年横着走;谁反应慢,谁就等着头顶天天开盲盒。现代战争,更多的是依靠现代科技,所幸我国现在已经走在了前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