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隶属福建省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南部,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田会议的光芒在这里闪耀,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5年夏天,在北京璞玉英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定向支持下,来自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19支研学小队的131名师生带着精心设计的研学方案,满怀期待地奔赴远方。他们的足迹遍布长沙、景德镇、深圳、南昌、潮州等多个城市,孩子们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热情的心灵感受风土人情,在走访历史遗迹、领略自然风光中书写成长。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充满活力的队伍,看看上杭少年如何在远方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研学故事吧!
寻伟人足迹,品红色文韵
——上杭县溪口中心小学“星火追梦队”
2025年7月17日,溪口中心小学“星火追梦队”的孩子们,怀揣着对伟人的敬仰和对湖湘文化的好奇,踏上了这片“楚汉名城、革命红城”的土地。
橘子洲头是孩子们来长沙最期待的景点之一,研学第二天,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当走近《沁园春・长沙》碑刻时,“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诗句如湘江水般,在每个人心中激起层层波澜。与此同时,疑问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为什么叫橘子洲头?”“毛主席和这里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疑问,既是此次研学主题的访谈内容,也是孩子们迫切想要探寻的答案。
![]()
孩子们在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前
![]()
孩子们认真阅读关于“橘子洲头”的由来
起初,面对陌生人,孩子们还有点害羞,采访本攥得紧紧的。可当第一个声音怯生生地问出口:“叔叔,能请教您几个问题吗?”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伙伴们像约好似地围拢上来,你记录,我补充,瞬间组成了默契的小团队!一位正在清扫的环卫叔叔,成了他们温暖的“历史老师”。他直起腰,面带微笑,绘声绘色地讲述毛主席青年时代在此思考国事、湘江击水的故事,还耐心解释了“橘洲”名字的由来:“这里原名水陆洲,唐代时遍种柑橘,每到秋天,满树金黄,所以就有了‘橘洲’这个名字。后来,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里写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名字便传遍了大江南北。”
![]()
孩子们在访谈环卫叔叔
![]()
孩子们与外国小哥友好交流
带队的俞老师感慨,“以往不少同学遇到难题就退缩,这次研学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在完成研学任务的过程中,小队需要收集大量的访谈资料。起初,孩子们还有些羞涩拘谨,可现在大家都变得积极主动——不仅敢于走向街头采访路人,甚至还和外国小哥交起了朋友。如今,他们面对问题时更加从容,解决问题时也愈发主动,浑身洋溢着勇敢与自信。
与匠人对话,探索陶瓷的前世今生
——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瓷都逐梦队”
素有“瓷都”美称的景德镇,来了一群“逐梦人”,孩子们在这里见证了泥土在匠人手中焕发生命,更亲身体验了创造的快乐,书本上的“陶瓷文化”变得真实可触。
抵达景德镇,安顿好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直奔雕塑瓷厂。傍晚的雕塑瓷厂热闹非凡,一盏盏灯光下,各式各样的创意陶瓷小物件闪闪发光,让人目不暇接。孩子们穿梭其中,好奇地打量着每一份独特的设计。
![]()
孩子们与陶瓷合影
![]()
孩子们绘制的研学计划图
来到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园里飘散着淡淡的泥土与釉料混合的独特气息。漫步校园,孩子们发现陶瓷的元素无处不在,连墙壁上都镶嵌着瓷片。在图书馆门口,孩子们偶遇一位刚结束自习的大哥哥,鼓起勇气上前:“墙上的彩色瓷片是涂了颜料吗?为什么有的陶瓷是白色,有的是彩色?”“一般来说,所有的陶瓷釉色都是金属的成色剂!” 大哥哥耐心解释,“金属在高温下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是金属成色剂的作用,彩色的玻璃也是这个原理。”孩子们边听边认真记着笔记,对陶瓷文化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
孩子们在景德镇陶瓷大学访谈
![]()
孩子们在体验制作陶瓷
研学最后一天,孩子们来到大黑熊陶艺工作室,亲手制作陶瓷。从拉坯时泥料“调皮”地变形,彩绘时总是“跑偏”的颜色,到捏塑时泥土在掌心从不成形到渐渐有了模样,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尝试。当看到自己亲手完成的、也许不那么完美却独一无二的小陶器时,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感到开心和有成就感。孩子们也在这次亲身体验中明白,原来每一件精美的陶瓷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的耐心与汗水,创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
当课本走进现实,
知识在行走中变得鲜活
——上杭县临江城东小学“红树林探索小队”
研学的第一站,“红树林探索小队”的孩子们便前往深圳博物馆的“野生动物标本馆”。刚一踏入馆内,两米多高的北极熊标本便映入眼帘。同学们赶忙对照手册里“北极生态系统”的章节,惊叹声此起彼伏:“原来课本说的‘顶级掠食者’是这样的体量!”来到大象骨架前,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有人举起卷尺测量,有人在本子上认真标注:“成年象肩高约3米——人类身高的两倍。”抽象的“生物体型对比”让知识瞬间变得具象可感。
带着博物馆的知识储备,孩子们直奔核心课题地——红树林生态公园。滩涂上踱步的琵鹭、掠过水面的白鹭,让手册里“珍稀鸟类栖息地”的描述鲜活起来。大家举起望远镜,对照《深圳红树林鸟类图鉴》兴奋辨认:“快看!那是黑脸琵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孩子们在大象骨架前合影
![]()
小队成员用望远镜观察黑脸琵鹭
最难忘的“现场教学”,竟在一只蜗牛壳上。当一只巴掌大的非洲大蜗牛慢悠悠爬过步道,立刻有同学联想起公园里的入侵物种警示牌。老师就地铺开手册,以“何为生态入侵”展开即兴课堂:“看它的体型,会争夺本地蜗牛的食物;手册里说它携带的病菌,正是‘生物安全’要防范的风险。”从红耳巴西龟到福寿螺,大家结合提前准备的手册资料热烈讨论,“生态保护”的课题在观察中落地生根。
这一天,没有黑板粉笔,却让课本里的文字长出了翅膀——原来研学的意义,就是让知识走出纸面,在行走中成为刻进心里的认知。而属于“红树林探索小队”的远方的课堂,才刚刚开始。
蛟龙小队南昌行,红土地上的成长课
——上杭县蛟洋中心小学“蛟龙队”
七月的南昌暑气蒸腾,“蛟龙队” 的六名孩子带着研学问题踏上了这片红土地:“军旗升起的地方,如何让革命精神照进当下?” 四天三夜的旅程中,孩子们希望通过实地参访,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研学首站是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孩子们肃立在起义枪支与旗帜前,仿佛听见当年的枪声。一位队员指着墙上的宣言,轻声问老师:“老师,他们当时害怕吗?是什么让他们有勇气打响第一枪?”领队魏老师引导大家思考:“是坚定的信念,是为了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想想我们遇到困难时,能不能也拿出这份勇气?”队员们若有所思,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感悟。
![]()
孩子们在南昌起义雕塑前合影
![]()
孩子们在“王勃作序”蜡像前驻足
在滕王阁内,当讲解员讲到王勃年少成名却命运坎坷时,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他这么有才华,也会遇到困难啊!”“是啊,古人面对挫折依然能留下这么好的词句,这份文化传承里的坚韧,是不是也是一种革命精神呢?”寻找答案的过程,并非全在预设的景点。内向的文渊,在队友因任务失败而沮丧时,会默默递上一颗糖;团队讨论发生争执时,他一句轻声提醒,总能化解紧张的气氛。文渊在日记里写道:“原来我不需要变得外向,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也能传递力量。”这些小插曲让魏老师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互助友爱、关心他人的革命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闪光吗?
高铁缓缓驶离英雄城时,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此行的发现。背包里沉甸甸的笔记和照片,记录着他们在红土地上的“发现之旅”。这趟研学,孩子们不仅找到了答案,更找到了成长的密码。
触摸千年文脉,
让远方在研学中鲜活绽放
——上杭县城西小学“韩江六侠探索队”
7月17日,带着满满的好奇心,“韩江六侠探索队”踏上了前往潮州的列车,开启了一场紧凑又充实的研学之旅。
“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孩子们一大早便直奔大名鼎鼎的广济桥。这座“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果然名不虚传!东边是坚固的石桥,西边是灵活的浮桥,中间用船相连,每天还能“变身”开合,像一条横卧韩江的巨龙。站在桥上,眼前是古色古香的牌坊街,远处是现代高楼,新老交融,奇妙极了。摸着古老的桥栏,听着老师讲它“过河拆桥”(指浮桥开合)的故事,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
![]()
孩子们认真查看广济桥文物旅游区导览图
![]()
孩子们随时随地进行研学记录
走进许驸马府,孩子们纷纷化身“古建筑小侦探”,寻找着这座老宅院设计的巧思。方方正正的“下山虎”格局,三进五间,气派非凡;门窗上精美的“三交六椀”花纹,无声彰显着主人显赫的身份。细心的“小侦探”们很快发现了古人的建筑智慧:墙角的“石敢当”默默守护着宅院安宁,而天井里精巧的排水系统则时刻准备应对南方的风雨——原来古人建房,不仅追求美观大气,更懂得如何顺应环境、智慧的生活。
一位队员在返程途中写下,“这趟旅程,我们不仅看到了潮州古建筑的‘形’,更读懂了它背后古人的智慧、文化的深厚传承,以及和小伙伴们一起面对未知、解决问题的温暖与力量。”走出去,亲手触摸历史的脉络,让书本上远方的知识,变成了孩子们心中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风景——这,或许就是“去远方”的意义。
![]()
来自上杭县城西小学“韩江六侠探索队”拿着去远方的行李牌合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杭少年们的足迹还延伸至武夷山的丹霞碧水间,孩子们在茶百戏里感受非遗制茶技艺的传承;奔赴广州的千年商都街头,于粤剧博物馆的铿锵锣鼓里,触摸岭南文化的鲜活脉搏……正如上杭县实验小学何阳庆老师所说,“最好的教育在路上”。这趟研学之旅,不仅是课堂的延伸,更是成长的蜕变。这群踏歌而行的少年,正带着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向着更辽阔的远方昂首启程!
什么是去远方
“去远方”公益项目,是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最受师生喜爱、课程覆盖率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综合实践项目之一,通过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实现“人生第一次去远方”的梦想,帮助8-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激发对远方的好奇、培养自主学习的必备能力、提供探索世界的机会。
如有疑问需咨询请将您的疑问发送到去远方官方邮箱
quyuanfang@adream.org
特别鸣谢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