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青山湖区在康华大厦隆重举办“就业困难人员低成本创业设备发放仪式”,为10名怀揣梦想的创业者送上冰柜等创业设备。看似普通的工具,却是他们开启创业之路的“第一桶金”。这场“低成本创业设备发放仪式”,不仅是一次政策落地,更是一场从“零”到“营”的跨越,见证着政府与创业者携手共进的民生温度。
政策赋能,“输血”变“造血”。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2025年,“支持就业困难人员低成本创业”被列为省市两级民生实事之首,青山湖区迅速响应,聚焦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员、低保群体等九类困难人群,推出“设备补贴+场地对接+跟踪服务”的帮扶组合拳。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青山湖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各镇街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区政府网站公示等方式严格审核申请人资质;并积极联动城管部门,为创业者协调落实固定摊位、流动摊点等合规经营场地,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解决了创业者的初期设备场地难题,更为他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让“输血”式的援助真正转变为“造血”式的自我发展能力。创业者们在政策的引领下,信心满满地踏上了创业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从“零”到“营”的华丽蜕变。
精准施策,破解“起步难” 。创业最大的门槛是资金和设备,为此,青山湖区为每位符合条件的创业者采购了适配性强、实用性高的设备。“我叫王国斌,今年53岁,是半边街社区的老居民。年轻时干过装修、卖过服装、在饭店帮过厨,如今为了供两个儿子读书成家,我和妻子决定用手艺支个早点摊。”提起创业的艰辛,老王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情:“买完三轮车、灶具这些设备,实在凑不出冰柜的钱。”这时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告知政府新推出的低成本创业扶持政策。“政策来得太及时了!国家想着我们老百姓的难处,我们一定把早点做得干净实惠!”老王笑得合不拢嘴。据了解,首批12套设备已于8月11日发放到位,第二批10套设备也在仪式上交付。创业设备如同希望的“火种”,点燃了创业者们追逐梦想的激情。
长效帮扶,“助跑”又“陪跑”。为了让创业者们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青山湖区不仅提供了一次性的创业扶持,还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从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到贷款扶持,各个环节都有工作人员进行跟踪指导。对于像王国斌这样的初创者,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回访,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和遇到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同时,青山湖区还将举办创业分享会和交流会,让创业者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种“助跑”又“陪跑”的帮扶模式,让创业者们在创业的道路上不再孤单,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青山湖区人社局局长周斌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创业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加强政策扶持,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和服务,让创业者在青山湖区这片热土上能够安心创业、放心发展。”
从“零资源”到“营生路”,青山湖区用“第一桶金”托举起普通人的创业梦。这场跨越的背后,是政策力度与民生温度的共振,是“授人以渔”的智慧,更是“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当烤肠机的热气升腾、糍粑的香气弥漫,这些微小而坚韧的营生,正汇聚成青山湖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未来,这份“从零到营”的答卷,还将书写更多温暖篇章。 (编辑:徐根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