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房价都跌三年了,政策也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到底该不该买房啊?”说实话,这个问题不光咱们普通老百姓纠结,就连那些在地产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大佬们,也都在讨论呢。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向观点不太一样的马云和李嘉诚,这次居然站在了同一边!
咱们先来看看这三年房市到底经历了啥。先上数据,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了11.3%,销售额更是降了15.7%。新房均价跌了3.2%,二手房均价跌了5.1%。这三年连续下跌,全国平均房价跟最高峰的时候比,缩水了三成!很多地方的房价泡沫,已经被挤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政策这边,扶持力度那叫一个大。大部分城市都不限购了,公积金贷款额度也上调了,房贷利率低得吓人,都到3%以下了。首付比例更是压到了1.5成,买房契税、增值税部分还能减免。这意思就是,行情还在调整,但政策已经在拼命托市了,就怕房市“摔”得太狠。
马云在2025年3月的一次内部讲话里,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说:“房子还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咱们都听过无数遍了,但这次从马云嘴里说出来,感觉分量更重了。
他接着说,刚需和改善型家庭,现在可能是个好时机。为啥呢?因为长期来看,城镇化和改善需求还会拉动市场。啥意思?就是以后还会有更多人往城里跑,城里的人也会想换更好的房子住。但是,炒作的空间越来越窄了,想靠买房一夜暴富,那基本不可能了。
再来说说李嘉诚。他今年初的说法很克制,但意思很明确。他说楼市从非理性繁荣回到价值区间,那是必然的。啥是非理性繁荣?就是房价涨得离谱,大家都跟风买房,觉得房价只会涨不会跌。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变了。
李嘉诚说,自住需求要看两个条件:一是价格合理,二是个人资金匹配。啥意思?就是别打肿脸充胖子,别为了买房把自己逼得太紧。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满足,那就可以做决策了,该买就买。
结合马云和李嘉诚的观点,咱们不难看出,两位首富给出的信号很清晰。
对于刚需和改善型家庭来说,现在是个机会期。从2022年算起,全国平均跌幅已经达到了30%,各类购房利好政策也齐发。官方政策都明牌支持你上车了,你还等啥呢?别等到下一轮房价上涨了,再追高,那时候可就亏大了。
但对于投机型买家来说,就得谨慎为妙了。你看一线核心区,房价收入比高到40+,啥意思?就是一个普通家庭,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套房!二三线也在20-25之间。这种情况下,投资买房风险极大,大概率会被锁在高位,想卖都卖不出去。
说到买房,很多人都有“一线情结”,觉得一线城市的房子肯定不会跌。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三四线很多地方,房价已经跌到谷底了,泡沫也消化得差不多了。而一线核心区,动辄500-600万/套,泡沫依旧巨大。接下来,一线城市也可能补跌,投资型买家尤其要防被“高位接盘”。啥意思?就是别以为一线城市的房子就一定安全,到时候房价一跌,你哭都来不及。
说了这么多,咱们来总结一下2025年买房决策的“三分法”。
一是刚需/改善型家庭:机会期已经来了,价格和利率都处低位,官方政策也支持,那就别犹豫了,该买就买。
二是投机型买家:谨慎为妙,市场结构还没完全调整完,盲目冲进去只会被套。
三是城市选择:别被“一线情结”误导,三四线跌到地板价了,一线也可能补跌,投资要谨慎。
最后咱们来聊聊互动话题。如果是你,现在有100万首付,你会选一线核心区补跌潜力,还是三四线跌到地板的白菜价?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要看你自己的需求。如果你是自住,看好地段、价格合适、现金流OK,那就可以上。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如果你是投资,那就得等市场把剩下的泡沫吐干净再说。别急着冲进去,到时候被套牢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2025年的楼市,不是全民冲,也不是全民等。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让大家在买房的路上少走弯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