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别当“表面健康”人群,最好的体检结果未必是“一切正常”,医生提醒体检核心

0
分享至



“体检结束没接到医院电话,就是没啥大事,体检报告我就不看了,看了容易多想。”“单位体检太基础,我得加个PET-CT才放心”……体检旺季即将到来,类似“简单粗暴”但又“甚是有理”的说法总会在同事间流传。这些看似“有点道理”的体检认知正在误导你的健康判断。体检可不是“去医院跑一趟”,不会体检,可能正在经历一次次“无效体检”。

分年龄段体检提示重点“保养”项目

单位的体检相当于汽车年检,价值在于基线筛查,捕捉高发共病。从医学角度看,更提倡分年龄段体检。比如年轻人(小于35岁)要警惕“三大结”,也就是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中年人(35至59岁)要防住“三座大山”,就是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癌症。老年人(大于60岁)在“三座大山”的基础上,还要关注脑健康和骨骼健康。受限于成本和普适性等因素,基础套餐确实有盲区,个人可以根据情况增减项目。

哪些人必须“加餐”?根据年龄、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重点高危人群可以升级套餐。比如长期吸烟者,低剂量肺CT比普通胸片更有意义;慢性乙肝携带者,补一个肝癌早筛(甲胎蛋白+PIVKA-II)很必要;有乳腺癌家族史或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建议乳腺B超+钼靶联合检查。

科学体检是结合单位套餐“查缺补漏”,按风险-收益选“加餐”。实在拿不准,可以前往医院“检前定制门诊”,让医生开出定制专属套餐。

“空腹”等于渴死都不能喝水?错了!

体检当天,不少人喜欢赶早,其实大可不必,选对时间比赶早更重要,记住两个“黄金原则”。

一是大时段。每年入秋后到年底是各大医疗机构的体检旺季。从单位来看,不少职场人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临近年底,都想要盘一盘身体这笔最重要的“个人资产”。所以,如果是个人自行购买体检项目,完全可以错峰体检,选择1至4月的淡季,不需要“赶早”,更为从容。

二是小时段。体检一般分时段预约,每个时段预约人数相对均匀,所以其实不用特地赶早。如果为了赶早,晚上睡不好、早上饿肚子匆匆赶路、排队时焦躁不安,都会导致血压心率假性升高,影响体检结果的准确性。

要知道,体检的核心是“让身体处于常态”,身体状态比时间早晚更重要。选一个淡季的上午,睡饱后按预约时间从容到场,让身体在放松状态下接受检查,才能得到最有参考价值的报告。

也有人说“赶早”是因为要空腹,不得不早点去医院。关于“空腹”,大众也有不少误解。医学上的“空腹”是指禁食8至12小时,并非要求完全禁水。人体血液容量约4000毫升,少量饮水(小于100毫升)不会稀释血液中的“检测物质”,对检查结果几乎无影响。

要提醒的是,某些情况下,过度禁水比“喝水影响结果”更可怕。比如,晨起血液会由于夜间缺水和血流缓慢处于高凝状态,若再过度禁水,会导致血液进一步浓缩,对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可能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这种风险远比“喝水影响指标”严重得多。

另外,面对必须喝水的情况,比如慢性病药物(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等药物)需要少量水送服时,不是不能喝水,而是要喝对。科学做法是:单次白水不超过100毫升,时间最好在检查前1小时以上饮用。

总结来说三句话:不要纠结一口水,不喝带味道的水,不硬扛必须喝水的情况。

体检精髓不在“结论”而在“变化”

体检结束,拿到一份报告,不少人的误解又来了。体检报告上,会写着“定期复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少人把“定期复查”当成“安全牌”,就此把体检报告塞进抽屉,把“复查”二字忘得一干二净。其实,定期复查的潜台词是“存在不确定风险,需要动态观察”。比如,肿瘤标志物CEA轻度升高,一个月后复查,是看指标持续上升(提示肿瘤风险存在),还是回归正常(可能是炎症引起)。

简单说,体检报告的精髓不在“结论”在“变化”。正确做法是把历年报告按时间排序,重点标注那些“有变化的指标”,这些变化往往比单次结果更有意义。

也有人认为,体检后没接到医院电话就是万事大吉。确实,医院有一个“急报”制度,“急报”电话通常针对两类情况:A类是危及生命的极危情况或高度紧急可能短期内进展为危重症的异常,比如急性心梗、大量气胸,会在5至10分钟内专人护送至急诊;B类是存在潜在风险,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异常,比如甲状腺结节4A及以上,一般会在5个工作日内电话提醒就医。

要注意的是,很多体检异常指标虽不会触发紧急通知,却可能是身体处于亚健康或已是亚健康向疾病进展的预警信号。比如腹型肥胖、糖尿病前期、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等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沉默推手”。

体检结束后,要重点看异常项。哪怕只是“结节随访”“指标轻微升高需复查”,也别忽视,别让无症状拖成大问题。

关于体检,最该纠正的误解就是:它不是为了证明你没病,而是为了发现你可能哪里会生病。健康状态不像开关,要么好,要么坏,它更像渐变色的彩虹,最左边是“完全健康”,最右边是“疾病状态”,中间还有两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状态——“表面健康”和“亚健康”。“表面健康”看着没病,体检单上却可能藏着伏笔;“亚健康”有症状、但身体确实没坏到生病的程度。大多数人都在彩虹的中间。所以说,最好的体检结论未必是“一切正常”,而是能拿着体检报告有底气地说一句:潜在的坑都看着呢,未来可期,风险可控。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生)

原标题:《别当“表面健康”人群,最好的体检结果未必是“一切正常”,医生提醒体检核心》

栏目主编:唐闻佳 文字编辑:张菲垭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作者:糜建华 徐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论文被指大量错误,武大杨某媛回复

论文被指大量错误,武大杨某媛回复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9-15 19:56:06
南京中小学将设秋假,国庆连休11天?江苏省教育厅:有相关文件,推行政策在制定中

南京中小学将设秋假,国庆连休11天?江苏省教育厅:有相关文件,推行政策在制定中

鲁中晨报
2025-09-15 19:23:07
武汉大学竟被央视除名!是咎由自取、顶风作案,还是不知悔过呢?

武汉大学竟被央视除名!是咎由自取、顶风作案,还是不知悔过呢?

生活奇思妙想家VIP
2025-09-15 08:27:59
9月15日俄乌最新:西科尔斯基一语中的

9月15日俄乌最新:西科尔斯基一语中的

西楼饮月
2025-09-15 16:23:18
涉毒艺人苏永康将在温州办演唱会,有网友投诉,官方:报批资料合规,暂无不举办的通知

涉毒艺人苏永康将在温州办演唱会,有网友投诉,官方:报批资料合规,暂无不举办的通知

极目新闻
2025-09-15 17:38:42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中国要的,美国不想给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中国要的,美国不想给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15 16:45:59
真保级了!阿莫林上任以来曼联31轮31分,除升降级球队外英超垫底

真保级了!阿莫林上任以来曼联31轮31分,除升降级球队外英超垫底

直播吧
2025-09-15 15:50:08
55岁窦唯已迁居阿那亚多年,骑电动车,买菜砍价,生活过得惬意

55岁窦唯已迁居阿那亚多年,骑电动车,买菜砍价,生活过得惬意

书雁飞史oh
2025-09-08 17:38:38
被擦妆5次艺考生参加中传开学典礼,此前她因素颜太美被质疑艺考化妆

被擦妆5次艺考生参加中传开学典礼,此前她因素颜太美被质疑艺考化妆

观威海
2025-09-15 14:19:02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林海被“双开”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林海被“双开”

扬子晚报
2025-09-15 19:15:16
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界面新闻
2025-09-15 18:44:26
金正恩返国带回中国重要启示,朝鲜传来震撼消息

金正恩返国带回中国重要启示,朝鲜传来震撼消息

诗意世界
2025-09-14 21:36:37
47岁“渐冻症”网红老贺去世,妻子将其抛弃,老父亲照顾了4年

47岁“渐冻症”网红老贺去世,妻子将其抛弃,老父亲照顾了4年

180视角
2025-09-15 12:21:23
以色列唯一不敢炸的阿拉伯国家:中式装备堆满仓库,以军敢来就打

以色列唯一不敢炸的阿拉伯国家:中式装备堆满仓库,以军敢来就打

梁讯
2025-09-15 13:14:52
新华社快讯:李成钢说,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新华社快讯:李成钢说,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新华社
2025-09-15 23:15:42
西贝正式发布道歉信:“绝对权威者”贾国龙的一次大败

西贝正式发布道歉信:“绝对权威者”贾国龙的一次大败

锌财经
2025-09-15 16:21:10
美国务卿对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说三道四,外交部:奉劝美方还南海清净太平

美国务卿对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说三道四,外交部:奉劝美方还南海清净太平

澎湃新闻
2025-09-15 15:42:42
菲律宾媒体:针对民众反腐抗议,菲律宾军队进入“红色警戒”

菲律宾媒体:针对民众反腐抗议,菲律宾军队进入“红色警戒”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22:17:45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中国要的,美国不想给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中国要的,美国不想给

吃货的分享
2025-09-15 13:05:08
中美密谈6小时,3个细节抢眼,美财长事后放狠话,我国寸步不让

中美密谈6小时,3个细节抢眼,美财长事后放狠话,我国寸步不让

DS北风
2025-09-15 11:47:04
2025-09-15 23:56:49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54459文章数 7567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美财长声称中方提出非常"激进"要求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美财长声称中方提出非常"激进"要求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亲子要闻

出去吃烧烤,爸爸让3岁女儿请客吃饭,谁知她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