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起薇娅,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带货女王”,是她巅峰时期的直播数据,是她一年卖出的商品数量。
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薇娅的职业生涯里不止有带货,还有公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款名为“线老倌“的云南速食鲜米线,背后是薇娅和她的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线老倌”过桥米线云南人余春晖和于洋创办,他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将家乡的过桥米线推向全国。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没有经验、缺少渠道,让这款优质米线在线上销路惨淡。直到“薇娅魅力中国行”云南站,转机才出现。
薇娅团队了解到线老倌的困境后,被这份执着与热忱打动,决定纯公益帮扶。他们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从口味、料包到包装全面优化:调整汤底配方,强化云南风味,升级料包搭配,加入年轻化设计元素。
优化后的线老倌在薇娅直播间首次亮相,仅用一秒钟,近9万份库存全部售空。这次帮扶,不仅让线老倌打开了线上销路,还带动了云南当地就业,让米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消费者在尝到地道美味的同时,也触摸到了公益的温度。
这并不是薇娅第一次做这样的事。很多让农户发愁的优质农产品,都通过她的团队找到出路。
薇娅善于用创意和市场逻辑,打破很多农产品眼下的困局,这种模式的妙处在于它让善意有了看得见的反馈。消费者知道,自己每下一单,就意味着农户多一份收入;而这种直接的、可感知的帮助,比抽象的“捐款”更让人安心。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并不是沉重的任务,只是在日常消费时多了一个“帮人的顺手选择”。公益因此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尚,而是变成了融入柴米油盐的日常。
人们愿意下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信任。多年来,薇娅用严苛的选品标准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这份信任从直播间迁徙到公益项目,让公益商品也拥有了“闭眼买”的底气。即使没有直播的灯光和限时秒杀的紧迫感,公益产品依然能被快速售罄。
这种信任的力量,也在悄悄传递。很多“薇娅女人”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做公益:救助流浪动物、捐赠长发给特殊群体、帮扶偏远山区的孩子。
善意并不需要宏大叙事,它就藏在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