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李嘉诚目前正以极低价格大规模出售粤港澳大湾区房产!
![]()
熟悉商业运作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种行为并非常规的市场调整,而是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抓住关键节点准备“撤离”的前兆。
然而正当他以为这次能够顺利脱身之际,中央政策的出台彻底改写了局势!
![]()
那么李嘉诚为何偏偏选择在这个节点,不惜亏损也要全力抛售资产?这背后究竟是战略性撤退,还是财富格局的深度调整?
时间的力量与财富密码
97岁的李嘉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节奏剥离手中资产,这并不仅仅是商业层面的收缩,而是他一生奉行的资本理念的集中体现。
![]()
他曾表示“永远不赚最后一分钱”,这句话如今看来,更像是一个精心布局的战略退场信号。
从中国大陆到香港,再到全球港口,长实集团的资产出售清单不断延长。
公众对此看法不一,有人称其为精准捕捉市场节奏的“传奇”商人,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个纯粹的资本操盘手,与那些创造实际产品的企业家有着本质区别。
![]()
但无论评价如何,都指向一个共识,李嘉诚的商业版图建立在一套独特的资产价值套利机制之上。
如今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剧烈变化,这套机制的基础正在发生动摇,分析他这次规模空前的资本再布局,或许能让我们看清一个时代的浪潮是如何退去的。
![]()
李嘉诚的财富引擎,并非源于出色的建筑技术或销售能力,而是一种将“时间”价值发挥到极致的策略。
他的核心商业模式可归纳为“低价获取土地、长期持有、高价抛售”,通过拉长开发周期,充分获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产的增值空间。
他追求的不是短期利润,而是对城市发展趋势和土地价值的长期精准判断。
![]()
这种策略使他能够以极低成本锁定未来的高额回报,成都的南城都汇项目正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长实集团于2004年购入该地块,原计划开发8期,但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仅完成了6期。
最终该未完工项目被整体转手,为李嘉诚带来38亿港元的净收益。
![]()
此举的代价是被成都市政府列入融资黑名单,但在巨大利润面前,项目是否完成已不再重要。
上海世纪会广场项目则展现了其策略的另一面,这块位于陆家嘴核心区的资产,在2016年项目刚竣工便迅速转手卖给中国人寿,交易金额高达200亿。
这说明一旦资产价值被市场充分兑现,他会果断出手,完成一个完整的资本增值周期。
![]()
游戏规则早已不同
然而这套依赖时间杠杆的盈利模式,在中国大陆正遭遇根本性的挑战。
2025年中央政府明确提出“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的要求,这一政策风向彻底改变了市场逻辑。
深圳等地开始试点对闲置土地进行强制回收机制,这意味着过去那种可以长期“囤地捂盘”,坐等升值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留给开发商变现的窗口期正在迅速收窄。
![]()
宏观环境的变化同样不可忽视,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政策红利逐渐消退,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也在上升。
对于一个将资本安全放在首位的商人来说,这些都是必须规避的风险信号。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长实集团在内地的土地储备,从2020年的659万平方米,下降至2024年的557万平方米,创下历史新低。
![]()
其内地销售额更是从2020年的峰值暴跌超过90%,2024年仅录得17.6亿港元。
这清晰地表明,其业务重心已从“扩张持有”全面转向“战略收缩”,2025年7月在大湾区上演的大规模房产抛售,更是将其策略调整展现得淋漓尽致。
长实集团一次性推出400套房源,涵盖惠州、中山、广州、东莞的多个项目,土地多为1990至2000年代低价囤积而来。
![]()
此次抛售被称为“骨折价”的大幅让利,其中惠州项目最低总价仅约40万元,打出“月供1500元起”的营销口号。
这种不惜牺牲价格的清仓动作,吸引了大量香港买家北上抢购,也标志着其策略重心已从“追求利润”彻底转向“降低风险和快速回款”。
从中国市场撤离的大笔资金,正在被重新配置到李嘉诚认为更安全的地区。
![]()
自2013年以来,他从内地和香港累计套现超过2000亿港元,其中内地资产的出售额占亚洲总抛售额的七成,这是一场深刻的资本地理与属性重构。
他的目标是为家族财富构筑一道新的、更稳固的“护城河”!
![]()
一方面他试图剥离那些易受地缘政治和监管影响的资产,2025年3月,长实集团计划出售全球43个港口,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的关键节点。
然而这项交易因外部因素暂停,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威胁“收回运河”带来了政治风险,同时交易也面临来自中国的反垄断审查。
![]()
另一方面他将大量资金明确投入英国市场,投资标的聚焦在电网、天然气管道、水务公司等核心基础设施领域。
这些公共事业资产具备垄断性,能提供极其稳定和可预测的现金流,且具有较强的抗经济周期能力。
在年事已高的背景下,这一系列动作的深层意图显而易见,那就是为财富的顺利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
他正在用可预测性强、风险低的永续资产,取代那些依赖政策红利和经济周期的波动型资产,最终实现他信奉的终极目标——安全。
李嘉诚的商业历程,本质上是一部关于如何驾驭并最终退出资产周期的教科书。
他近期的行动并非仓皇出逃,而是一次基于其深刻风险意识和对宏观环境变化的精准预判,所做出的主动战略调整。
![]()
结语
这场资本的全球流动,不仅标志着一个特定商业模式在中国的落幕,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当一个时代的红利消退,曾经积累的巨额财富将流向何方?
而那些接手了低价资产的普通投资者,又将在新的周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
参考资料:金融界《打五折也要卖!李嘉诚加速抛售内地资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