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8月16日电 (纪嘉欣 梁钦卿)在一个巨大的垃圾深坑内,机械抓手“从天而降”,将生活垃圾抓取并转移到破碎机中。这些垃圾将被送到水泥窑“回炉重造”,开启它们的“再就业”之路。
水泥窑“吞”垃圾,节能又环保
“我们每天可处理200吨城市生活垃圾。”重庆海螺水泥制造分厂厂长易军介绍,“核心就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
生活垃圾经过发酵气化处理后,送入水泥窑分解炉,产生的热能可替代约4%的燃煤消耗;而垃圾中难以降解的石子、玻璃等固体杂质,经高温煅烧后成为水泥熟料的一部分,替代约10%的原材料。
“这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还缓解了传统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的土地与环境压力。”
众安环保预处理系统,为协同处置“打头阵”
要让成分复杂的生活垃圾顺利进入水泥窑,前端预处理是关键一环。我们来看下众安环保的智能化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该系统采用“自动喂料—粗破细碎—分选除杂—气力输送”一体化工艺,可对混合生活垃圾进行精细化破碎与分类,确保入窑物料粒度均匀、热值稳定、污染可控。系统全程密闭运行,配备负压除尘与臭气收集装置,实现清洁化、自动化、低排放作业。
“众安环保的预处理技术,为我们后续的协同处置提供了高质量‘原料入口’,是整个资源化链条的‘第一道智能关卡’。
破解“二噁英”难题,高温碱性环境更安全
传统垃圾焚烧常因低温不完全燃烧产生二噁英等有毒物质,而水泥窑系统恰恰具备“天然解毒”能力。
谭继平解释:“水泥窑内温度高达1400℃以上,且处于强碱性环境,能彻底分解有机污染物,二噁英分解率超过99.99%,从根本上解决了焚烧污染的环保痛点。”
这不仅让垃圾处理更安全,也为城市固废治理提供了高可靠、低风险的技术路径。
循环经济新样板,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从“城市包袱”到“工业资源”,重庆忠县的实践,正勾勒出一幅无废城市与绿色制造融合共生的新图景。
该项目每年可消纳近7.3万吨生活垃圾,减少碳排放超万吨,节约标煤数千吨,同时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