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乌蒙山腹地的赫章县,最近被一片“黄金叶”刷屏了!
4.36万亩烤烟进入采收季,漫山遍野的绿浪里,烟农们忙着摘烟叶、编烟杆、进烤房,空气中飘着丰收的气息。别小看这片片烟叶,今年能给赫章烟农带来1.8亿元以上收入,妥妥的“绿色银行”!
![]()
赫章县双坪村山地烟田。
种烟20年,他每年付8万元工钱,她靠烟供3个娃上大学
双坪乡双坪村的耿礼周,是种烟二十多年的“老把式”。每年除了自家忙活,还要请七八个小工,一年光工钱就付8万多元。“烟田就是聚宝盆,自己挣钱,也带着乡亲们干。”
同村的赵美英更有盼头:“这几年种烟每年能挣十一二万元,三个娃娃读大学全靠它!”每年学费生活费开支不小,紧巴巴的日子里,烟叶就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船票”。
在双坪村,1000多亩烟田一年能带来800万元产值,光务工工资就发出去130多万元。路修宽了,村容整洁了,“以前愁增收,现在愁雇不到人摘烟!”村委会副主任唐德荣笑着说。
![]()
赫章县双坪村烟农在田间采摘烟叶。
党支部+合作社,村民躺赚“三金”,务工一年能拿万把块
朱明镇白营村的刘国喜,种烟二十多年越种越有劲儿:“去年烟叶33块一公斤,我种了二三十亩,加上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挣了近20万元!”
这底气来自“党支部+合作社+群众”的新模式。村里1300多亩烟田统一管理,30多户种植户带头,10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务工,一年能挣100万元工钱。
没种烟也能分一杯羹?村民朱大伟算得明白:“给合作社干活,一天100元,一年下来万把元稳稳的!”土地流转有租金,入股有分红,务工有工资,“三金”收入让村民笑开了花。
![]()
赫章县朱明镇成熟的烟叶。
智能烤房省成本,科技让“黄金叶”更金贵
“用电烤房,每一房烟能省300元!”双龙村党支部副书记熊健指着崭新的烤房说。全村20个电烤房,基本由烟草部门支持升级和建设。
不仅烤房升级,种烟技术也跟着“长本事”。双坪乡推广“四带一深”移栽技术,带肥、带水、带药、带营养土深栽,烟苗成活率超98%。今年双坪乡8000多亩烟田,预计产值接近4000万元,带动8万人次就业;朱明镇5000多亩烟叶,加上其他产业,产值能超3000万元。
从零散种植到连片成规模,从烧煤烘烤到智能省电,从单打独斗到抱团闯市场,赫章的“黄金叶”不仅染绿了山坡,更让农家的钱袋子鼓了起来。12个乡镇、1756户烟农,靠着这片片烟叶,正大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这“黄金叶”的故事证明:选对产业、用对技术、聚起人心,大山里的好日子,就像这成熟的烟叶一样,越来越红火!(图/文 鲁绍林、谭家芳、罗静漪、龙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