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为了彻底打垮重庆政府,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结10万精锐,对长沙地区发起了进攻,第一次长沙战役全面打响。
经过一番筹划,日军兵分多路,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向长沙发起进攻。为了阻止日军推进,国军在三省交界的区域重点布防,依托周围险要的地形阻击敌军。
1939年9月20日,负责进攻北线的日军来到了岳阳新墙河北岸的草鞋岭、笔架山一带,守卫这里的人正是国军第52军195师1131团3营营长史恩华。
![]()
见到对面国军只有500多人,日军立即发动猛攻,可他们很快就发现,史恩华的部队远比想象要强得多。
史恩华出生在湖北沔阳一个大家族,他的父亲史静安是仁济医科大学的高材生,抗战爆发后,史静安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但还是走上了前线负责医疗工作,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史家在他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坚定支持抗战,史恩华的大哥史恩荣是黄埔第七期的高材生,他从军之后很快就前往了抗战一线。
在台儿庄战役期间,史恩荣壮烈殉国。父兄的影响让史恩华早早就选择了从军,靠着自己的才能,史恩华顺利进入中央军校。
从军校毕业后,史恩华被分配到了关麟征的25师担任了见习排长,来到部队里他的表现相当出色,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重视,被选入中央工校继续深造。
![]()
毕业后,史恩华的发展相当顺利,没过多久就成了部队的工兵连长。抗战全面爆发后,史恩华追随着父兄的脚步进入了前线,老上司关麟征升任第52军军长后,特意将史恩华升为军部参谋。他随军参加了多场战斗,可前线的战事并不顺利,部队只能一路南撤。
1938年11月,日军攻克了岳阳,第52军也做出了调整,军部参谋长覃异之担任了第195师的师长,而史恩华也被调到这支部队效力。
覃异之与史家也是老交情了,他曾是史恩华大哥史恩荣的上司,台儿庄战役期间,见到史恩荣为国捐躯,覃异之心里也十分难受。
因此,他对史恩华也非常照顾。不久之后,史恩华与爱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可没过多久日军就打了过来,覃异之立即给史恩华下令,要他率部守卫笔架山一线的阵地。
![]()
新婚不久的史恩华为了抗日,匆匆赶回了部队,他们很快就抵达了阵地,做好了防御准备。主攻他们这个方向的日军有3000多人,都是军中的精锐,日军一上来就发起了猛烈进攻,史恩华部陷入了苦战。
他从容指挥部队发起反击,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进攻,日军本以为这么点守军,自己一定能轻松突破,没想到损失巨大,还迟迟拿不下阵地。日军立即动用火炮猛攻,在炮火的掩护下,史恩华部损失极大,但他们还是在阵地上继续坚守。
日军利用掩护又发起了多次猛攻,全被史恩华部打退,双方就这样围绕着阵地开始了多次激战,史恩华死战不退,他的部队越打越少,战士们坚到营长依旧坚定,大家也铆足了劲继续和日军战斗。
![]()
就这么连续打了3天,覃异之十分关注笔架山的情况,他知道史恩华打了这么多天,部队损失惨重。他立即给史恩华打去了电话,他告诉史恩华任务已经完成,眼下要是实在顶不住,那就先组织部队向后撤退。
1939年9月22日夜,史恩华部的情况已经非常危险,日军不断增兵猛攻,他们陷入了重围之中。接到覃异之的电话后,史恩华身上已经多处受伤,他态度坚定地告诉师长,自己是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他们已经很难突围,只有以死报国。
在这期间,史恩华的团长也劝他后撤,史恩华没有接受。很快,日军攻上了阵地,史恩华带着残部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他连续击杀了多名日军,自己也身负重伤。
勤务兵见状立即背起他要突围,史恩华自知伤势严重,他推开了勤务兵要对方赶紧突围,自己留下与日军继续作战。
![]()
最终,史恩华壮烈殉国,麾下500多官兵全部牺牲。史静安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内心十分悲痛,但他还是为儿子感到骄傲。
史恩华部的血战让当地的百姓非常感动,他们在战后上山为史恩华部官兵收尸,后来国民政府派人重新安葬了这些英雄,又在笔架山上为他们树立了纪念墓碑。
史家连续牺牲了两个儿子,他们的事迹激励了后人,史恩华的三弟与四弟都加入了抗日的部队,他的父亲史静安一直忙于救治伤员等事情。1941年,史静安在带着伤员转移的过程中突然发病,不幸离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