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我国开始分期分批进行土改。福建省周宁县,在这股春风之下,也热火朝天的行动起来。
土改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包括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财产。这天,周宁县的土改队,来到了一户大地主的家里进行搜查,为防他们藏私,土改队搜查的很仔细。就在这中间,突然有一名队员大声叫道:“大家快来,他们家墙缝里藏了东西!”
众人都以为,定是什么银钱,没想到用镊子夹出来后,竟是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名年轻男子,他被五花大绑在一个十字架上,裸露的上身伤痕累累,两边手掌心上,更是皆有一个清晰可见的血洞:他手掌被刺穿过!
看着照片,众人皆是唏嘘不已,而村里的老人看后,更是个个泪流不止。
一张照片,记录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也还原给世人一个伟大的英雄!
照片上的男子,经过有关部门核实,名叫凌福顺。他是我党周墩游击队的队长,已经下落不明很多年。
福建省的周宁县,它的前身叫做周墩县,1912年,凌福顺就出生在这个县浦源镇的端源村。本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但他的父母,都是一贫如洗的雇农,一年到头苦干不休,也吃不上一顿饱饭。
本来生活就已经很艰难了,但在他才几岁时,父亲外出干活,又意外瞎了眼,从此后不能务农。
家里顶梁柱塌了,母亲不得已只能带着他讨饭。风雨飘摇的年代,讨饭也难有去处,为此他们常常需要奔走他乡。
在这个过程中,凌福顺见识了不少的意难平,地主恶霸压榨殴打乡民,都算是司空见惯。有一次,因为下雨,他和母亲在地主家的房檐下避雨,雨水冲刷露出些秸秆中的粮食粒,他便欣喜的捡来吃。
这一幕,恰巧被地主看到,当即便气呼呼地破口大骂:“你敢跟我的鸡抢粮食吃-------”
地主骂了他还不算,还招呼家丁驱赶,将他们母子,都推翻在泥水中。
这样的事情,桩桩件件的在心中不断积累,目睹过人间太多的不平事,自然也滋生出反抗的决心。
13岁这一年,他的母亲又去世,凌福顺的生活也因此更加艰苦,他要接替母亲,扛起养家的重担了,还要照顾失明的父亲。
打零工、上山砍柴卖柴、卖糖卖茶,甚至,还进过唢呐班,为了养家,凌福顺想尽了办法。后来听说,镇上有一个铁匠铺,因为这个活计太过艰苦,因此不好招学徒。但这个学徒,不但每天管饭,还能领点工钱。
凌福顺很快,就去铁匠铺里当起了学徒,他不怕苦不怕累,因此干了很久。
到1932年,凌福顺已经是20岁的大小伙子了,他长得身高体健,长手长腿。因为身体条件好,便有人告诉他说,县里的伪常备中队正在招人,他正好能去混碗饭吃。
此时的闽东地区,已经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凌福顺为了生计到县里去当兵,向来嫉恶如仇喜欢打抱不平的他,很快便在那里,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周墩县里,有一家点心店,凌福顺时常去那里吃点心。表面是点心铺,其实是我党的秘密联络点,凌福顺因此认识了一些革命同志,受到了他们的感召。
不久后,因为一次任务,凌福顺又与一位叫吴少安的警察署巡官交上朋友。吴少安其实,是打进了警察署的地下党,两人熟络后,吴少安就向他宣传了许多先进思想,凌福顺因此大为震动。
1932年4月,才到周墩县城不过几个月,凌福顺便下定决心,加入了革命组织。
加入组织后,凌福顺便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为了拉起一支武装队伍,他们自己开办起红军枪械修造厂,造出一批自制枪支。
1934年初,周墩游击队正式组建起来,凌福顺正是队长,吴少安则做了指导员。同年7月,周墩游击队被改编为闽东工农游击队第十一支队,凌福顺仍是队长。
凌福顺带领着这支不足百人的游击队,在周墩县内所向披靡。不但配合闽东红军独立师,取得了周墩暴动的胜利,不久后,又夜袭县城,将当地民团打得落花流水死伤大半,足足缴获一百多支枪械。
有了这批武器,周墩游击队更加壮大起来。1934年冬天,红军主力已经长征,为了斩尽杀绝,蒋介石又纠集重兵,对苏区留守人员进行围剿。
彼时,因为赤胆忠心能力出众,凌福顺已经被委派,指挥周墩上半区的全部游击武装。他带领游击队活跃在数十里的深山密林里,神出鬼没的对敌人进行袭击,使10倍于游击队的敌军不得安生。也是因此,他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敌人千方百计的想要捉拿凌福顺,但一直不能得手。一直到1936年4月,终于被他们等到一个机会-----
到1935年8月时,凌福顺已经担任起周墩的独立营营长,刚刚上任,他便接连立下辉煌战功。
先是在肖家岭伏击中,他率部绕到敌后,配合闽东独立师前后夹击。这一战取得大胜,不但击毙了敌军一连长排长,还缴获了大批弹药,受到师里的表彰。
在周墩与政和、屏南三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楼坪村,这里的土豪武装甚是嚣张,不但总是袭扰革命根据地,闽东游击队第六支队第二分队的队长廖光有,也被他们残忍杀害。
为了消灭他们,1936年正月初三,趁着地主土豪们过大年松懈,凌福顺带队奇袭该村。这一次,又是大获全胜,不但打死打伤了18人,最主要的是抓走了5个土豪,还当众处决了两个。
这两件事发生后,令敌人恨得牙痒痒,当地的土豪劣绅,恐惧之下也更是仇视凌福顺。
组织上担忧凌福顺的处境,想调他去别处避避风头,但被凌福顺拒绝了。他既然敢闹革命,又怎会害怕流血牺牲呢?
过完年后,为了筹措游击队的经费,凌福顺去了一趟建瓯。因为生病,就在那里多待了一段时间。
到4月初时,他悄悄带着七八个队员回来了。因为离开日久,为了了解敌情,4月5日这一天,他悄悄潜进了浦源村。
虽然已经仔细的乔装成了柴夫,但凌福顺还是被人给认了出来。一个土豪悄悄溜出村子,快马加鞭的去告了密。
国民党伪保安第5团的团长得知消息后,立刻便点了一个连的兵力,他亲自带队,浩浩荡荡的向浦源村扑去。
当凌福顺察觉出异样时,他已经落进了敌人的包围圈,为了安全,他躲在一处阁楼里观察情况。
虽然敌人众多,但身手敏捷的凌福顺,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有机会逃脱的。只是,那些匪兵们的行径,让他实在不忍心一走了之。
原来,敌人进村后,也拿不准凌福顺躲在哪里,便挨家挨户搜查。
为了逼迫他出来,这些匪兵便故意对无辜村民动武,稍有不从,便枪托砸脑袋,砸得人鲜血直流。地主恶霸也趁机使坏,故意诬陷进步村民是我党同志。
关键是这些村民里,真的有革命同志被揪出来了。眼看有同志要因为自己性命不保,村民们因为自己遭罪,凌福顺实在忍无可忍,便向敌人开了枪。
枪声响起,敌人一股脑,便都向凌福顺藏身的楼房冲去。
眼看陷入重围逃脱无望,凌福顺淡然的从腰间摸出一张纸。那上面,是地下党名单,他将名单揉碎,吃进了肚子里,然后向自己举起了枪。
这一枪打在脖子上,但却没能击中要害。当凌福顺发现自己还活着,但却没有子弹了,他从楼上跳到了后院,还是在敌人的重围中被捕。
能抓到凌福顺,让敌人狂喜不已。他们将他关押到周墩县城一个大地主的家里,便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审讯,希望能借此机会,一举消灭周墩县的游击队。
在被捕后的20天里,凌福顺受尽了各种大刑折磨。眼看他骨头硬得不行,敌人又开始封官许愿威逼利诱,但即便他们挖空心思用尽了一切招数,都不能令凌福顺屈服。
眼看凌福顺已经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看守的守卫,便不免轻松大意了许多。一天深夜,值班的看守喝了些酒,睡得鼾声如雷。
趁此机会,凌福顺计划越狱。本来还算顺利,却在爬到外面时,遇到了保安团里的两个兵,被他们抓住邀功。
敌人对他无计可施也耐心用尽,担心夜长梦多,便决定处死他。
为了震慑当地百姓,他们决定用最残忍的凌迟之刑!
1936年4月25日,明明是人间四月天,整个周宁县,却是草木含悲青山垂泪。
这一天,整个周墩县城警戒森严,商铺不许开门,甚至连窗户都不许开。城头上,架起了一溜的机枪,城外沙滩上的一棵大柳树下,也被竖起了一座十字架。
凌福顺
凌福顺,就被绑在这十字架上行刑。为了增加他的痛苦,刽子手用四寸的长钉,钉穿了他的手心和脚心。
之后,刽子手拿出锋利的刀刃,一刀刀剜向他的身体,没一会儿,凌福顺便已经成了血人。
凌福顺牺牲了,这一年,他才只有24岁。在生命的最后,他留给后人的,是两句话:
“我凌福顺会绝代,革命永远不会绝代!”
“要永远从红莫从白……”
他牺牲时的照片,本来是地主拍了用来震慑村民的。多年以后,它成为了一项历史证据,被陈列在博物馆里,永远警醒后人:
今日盛世繁华,也莫忘了当年的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