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哈马斯低头,枪口未收。2023年10月7日爆发的新一轮加沙战争至今已近两年,废墟、停尸房与谈判桌轮番交替,终于在2025年8月18日晚,哈马斯正式宣布接受由埃及和卡塔尔提出的最新停火提案。乍看之下,这是中东战争剧本里最熟悉的套路:流血过后回到谈判桌,但这一次的“低头”,不仅意味着哈马斯让步,更可能宣告其军事结构与政治角色的实质瓦解。最致命的一条——埃及要求哈马斯交出武器,并将加沙安全控制权交还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这句话,就是中东格局改写的引信。
![]()
根据哈马斯官方声明,该组织与其他巴勒斯坦派别已原则上接受调解方于17日提出的加沙停火提案。据《以色列时报》援引阿拉伯国家外交人士透露,与上月哈马斯提出的条件相比,这一轮回应大幅削减了核心诉求。《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指出,以色列首席谈判代表、战略事务部长德默尔正与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及卡塔尔调解代表密集磋商,以确认具体条款。埃及与卡塔尔提出的框架性协议主张设立60天临时停火期,并分两轮释放被哈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质;与此同时,以色列将在此期间做出是否接受协议的回应,双方再就永久停火机制展开谈判。
然而事实远非“达成停火”那么简单。一名埃及消息人士明确表示,该协议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哈马斯放弃武装,并接受民族权力机构重掌加沙地带。这不止是一个战术收缩要求,而是一种系统性“解除军事—行政控制权”的安排。这一方案若落实,哈马斯将不再拥有加沙的安全主导地位,意味着自2007年通过武装夺权后建立的“哈马斯加沙政权”将名存实亡。这不是一次“阶段性停火”,而是一次军事投降与权力割让的变形版本。
冲突核心正在于此——哈马斯是愿意主动交出权力,还是被迫接受“外科手术式削弱”?以色列军方并未松懈,其总参谋长扎米尔在8月17日公开表示,“以军将很快启动下一阶段军事行动,直至彻底击败哈马斯”。换言之,以色列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即摧毁哈马斯的武装能力与政治权力基础。此轮谈判并非基于相互妥协的和平逻辑,而是基于哈马斯已濒临崩溃的战场现实。如果说哈马斯曾有过筹码,那是在去年年末。而此刻,他们的接受停火更像是向生存底线妥协的一次断臂求生。
![]()
对以色列而言,此刻的选择是要战场清算到底,还是在战略目标基本达成后回归“有限打击+政治主导”的路径。从美以当前协调密度来看,美国更倾向于推动“和谈—重建—权力移交”路线,以确保地区不再重蹈军火升级、国际谴责、以军深陷泥潭的旧路。而以色列的现实考量也在发生转变:战争消耗庞大,国际舆论疲劳,尤其是人质问题长久悬而未解,若能借停火框架交换人质与重组加沙权力结构,将是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路径。
对哈马斯而言,这场停火协议的真正代价可能是其作为“地区代理人”与“抗以象征”的终结。过去十年,其之所以能维系存在,是因具备双重价值:对抗以色列的实战能力、与伊朗—叙利亚等“抵抗轴心”的互动网络。但现在,其武装能力因以军持续空袭与地面清剿而大幅削弱,政治合法性也因造成巴勒斯坦平民大规模伤亡而受到质疑。一旦交出武器、退出加沙安全事务,它将沦为“形式存在的派系”,甚至在未来被民族权力机构边缘化,最终如法塔赫内部温和派一样被吸纳或消解。
关键变量已经浮现。第一,以色列是否接受这一提案。若坚持“先释放全部人质、后再谈其他”,而哈马斯仅愿“分批释放”,则仍存破局可能。第二,哈马斯是否愿意执行“交出武器、退出加沙安全事务”的核心条件,或者在执行中设法“变通延缓”,形成事实抵抗。第三,民族权力机构是否具备接管加沙的能力和资源支持。这不仅是巴勒斯坦内部的权力再平衡问题,也关系到未来加沙是否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去军事化的阶段。
![]()
一场战争的终点未必是和平,也可能是另一场统治模式的更替。哈马斯的低头,终究只是一步。如果没有一个能真正填补权力真空的替代力量,加沙依旧可能在下一轮博弈中变成碎片化火药桶。而以色列的“彻底清除”是否会被政治斡旋提前冻结,仍悬而未决。此刻加沙平民最关心的也许不是哪个组织主政,而是下一波空袭是否会降临。这才是“停火”两个字背后最刺耳的真实回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