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占理儿。
还有10来天,强制社保就要实施了,虽然支持的声音不少,但是反对的声音似乎更多,网上吵得热火朝天,我突然意识到,如果社保可以强制缴纳的话,那是不是双休也有可能成为一项强制规定呢?
因为社保的情形和双休差不多是一样的,甚至双休对于社会的积极意义更大一些,毕竟社保影响的是所有人未来的养老保障,而双休,直接影响每个人当下的幸福。
当下都不幸福,谁会对未来抱有幻想,怀有期待。
前几年大家讨论双休时,总有老板跳出来说“加班是福报”,但真要让他们给员工足额交社保,一个个又都假装听不见。因为,社保是“钱的事”,而工时是“命的事”——前者关系到企业成本,后者关系到打工人的生存质量。
一、八小时双休不是“福利”,是经济转型的必然
很多人觉得八小时双休是“老板施舍”,但历史早就证明:缩短工时反而能让经济更健康。1914年福特公司搞8小时三班倒,还给工人工资涨工资,当时全美国都觉得亨利·福特疯了——“减少工作时间还涨工资,这公司撑不过半年!”
可结果呢?改革后,企业生产效率暴涨40%,利润也上涨了20%。为啥?因为工人有钱有闲了,转头就买福特的车,形成了“工资→消费→企业利润”的正向循环。
现在的中国经济,其实和当年的美国很像。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靠廉价劳动力和加班拼出了世界工厂,但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海外市场饱和,国内消费起不来,年轻人躺平不结婚不生孩子……问题的根子,其实是大家没时间,也没钱消费。
你想啊,一个人每天工作12小时,下班只想躺平,哪有精力逛街、旅游、谈恋爱?但如果每天只干8小时,周末能双休,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周五下午可能就开始规划短途旅行,周末约朋友聚餐购物,消费自然就起来了。
二、四个被忽略的好处:从就业到生育率的连锁反应
1. 就业:岗位不是“省”出来的,是“分”出来的
有人担心缩短工时会让企业裁员,但事实恰恰相反。假设一个工厂原本需要10个人每天干12小时,改成8小时工作制后,就得再招5个人才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这一下就能释放上千万岗位,尤其是服务业——外卖员、导游、商场导购,这些岗位都需要人有时间去消费才能存在。
2. 消费:白天赚的钱,得有时间花出去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想消费,是真没时间。深圳的程序员早上7点挤地铁,晚上9点下班,回家洗漱完就12点了,消费最多就是一碗猪脚饭。
但如果下午5点下班,情况就不同了:约朋友吃烧烤、看电影、逛夜市,甚至周末去周边城市玩两天。消费起来了,路边摊、服装店、景区门店的生意就好了,企业利润自然涨,形成“消费反哺企业”的循环。
3. 企业:靠压榨员工的企业,本身就该被淘汰
总有人说“严格执行劳动法会让企业倒闭”,可咱们应该反向来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必须靠员工无偿加班,使劲剥削员工剩余价值才能活下去,那不就是“血汗工厂”吗?说明它根本没有核心竞争力。
苏州有家服装厂取消加班,时薪从18元涨到28元,结果效率提高30%,次品率降了一半。为啥?因为员工不用熬夜摸鱼了,白天干活更专注。真正的好企业,靠的是技术和管理,不是榨取员工的时间。
4. 生育率:连约会时间都没有,怎么生孩子?
现在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除了没钱,更重要的是没时间。996的社畜下班只想刷手机,周末只想补觉,哪有精力谈恋爱?韩国为了提高生育率,搞了“熄灯造人”计划,让员工提前下班回家;瑞典把产假延长到480天,生育率直接反弹。
我们总说要鼓励生育,但如果连双休都保证不了,一切都是空谈。
三、最大的阻力:既得利益者的“伪常识”
反对八小时双休的人,最爱说两句话:一是“中国还在发展中,不能学欧美”,二是“企业压力大,扛不住成本”。但这两句话早就站不住脚了。
先说“发展中论”。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确实需要加班赶进度,但现在中国GDP全球第二,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早就过了“用命换增长”的阶段。欧洲在60年代就实现了双休,当时他们的人均GDP还不如现在的中国。
再说“企业压力论”。其实严格执行劳动法,反而能倒逼企业升级。那些靠加班苟活的企业,本身就不符合经济转型的方向。就像当年福特公司,如果不缩短工时涨工资,可能早就被竞争对手淘汰了。
现在的中国企业,缺的不是廉价劳动力,是创新能力——而创新,需要员工有时间思考和学习,不是整天埋头加班。
四、我的观点:八小时双休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
社保强制和工时改革,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从“效率优先”转向“公平与效率并重”。
过去我们靠人口红利和加班拼出了世界工厂,但现在人口红利见顶,消费成了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而消费的前提,是老百姓有时间、有钱、有心情花钱。
当然,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企业可能会抱怨成本上升,地方政府可能担心GDP下滑,但这些都是短期阵痛。长期来看,只有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有时间生活,经济才能进入“消费→企业利润→员工收入→消费”的良性循环。
也只有这样,咱们大多数普通人才会对未来有信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
如今很多人都在说“活得太累”,但累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各种压力的累积,以及对明天的不确定——挣钱越来越难,而钱却越来越不经花,总感觉哪天就要入不敷出,活不下去。
社保强制给了我们一个信号:打工人的权益正在被重视。或许用不了多久,八小时双休也会从“奢望”变成“标配”,毕竟只有幸福的生活着,人们才会憧憬未来,愿意为未来缴费。
社保能强制,双休为什么不能呢,我觉得这两者开始同时开展,加速产业升级——早晚都要痛,长痛不如短痛,你觉得呢?
全文完,感谢阅读,喜欢请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