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汛期守闸门,整夜不敢合眼,现在有了这套系统,手机上就能看水位、调闸门,踏实多了!” 孝感市孝南区某水库管理员李师傅的感慨,道出了湖北孝感水库闸门自动控制系统带来的真切变化。这套以 “智能调控、精准引流” 为核心的系统,已在孝感多个水库稳定运行一年有余,用科技力量为当地防洪灌溉筑起了一道 “智慧防线”。
一、汛期大考:从 “手忙脚乱” 到 “从容应对”
去年 7 月,孝感遭遇持续性强降雨,某中型水库水位在 12 小时内飙升至警戒水位。放在过去,这意味着管理员需冒雨驱车 20 公里赶到现场,手动摇柄开启闸门,稍有延误就可能引发险情。但启用自动控制系统后,当水位达到预设阈值,系统自动触发预警,监控中心大屏实时闪烁报警信号,管理员在办公室点击鼠标,闸门便按预设速率缓缓开启,30 分钟内完成泄洪调度,水位精准回落至安全线。
“不仅快,还特别准。” 负责系统运维的工程师介绍,传统人工操作时,闸门开度误差常达 5% - 8%,导致泄洪量忽大忽小。而这套系统通过闸位传感器(精度 ±1mm)与 PLC 控制器联动,能将开度控制在 ±1% 以内。去年汛期,该水库通过系统实现 “错峰泄洪”,既保障了下游安全,又为后期灌溉储备了 300 万立方米水源,一举两得。
二、旱季保供:让每一滴水都用在 “刀刃上”
孝感是农业大市,水库灌溉覆盖数十万亩农田。往年旱季,常因闸门调节不及时导致 “上游漫灌、下游干涸”。系统投用后,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今年 5 月,孝昌县水稻灌浆期需水量激增,系统通过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库蓄水情况,结合田间墒情数据(接入农业部门监测网络),自动计算灌溉流量。在远程监控中心的调度屏上,各支渠闸门开度、水流速度等数据一目了然,管理员通过手机 APP 远程微调,使灌溉效率提升 40%,每亩田节水约 15 立方米。“以前要派人沿线巡查闸门,现在坐在家里就能‘精准配水’,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浇地吵架了。” 当地水利站负责人说。
![]()
三、日常管理:降本增效的 “隐形管家”
除了应对极端天气,系统在日常管理中的优势同样显著。某小型水库过去需 2 名管理员轮班值守,一年人工成本约 12 万元。系统启用后实现无人值守,仅需定期巡检,年节省费用近 10 万元。
![]()
设备维护方面,系统的振动、温度传感器能提前预警故障。去年冬天,某水库闸门电机轴承温度异常升高,系统立即推送报警信息,维修人员及时更换零件,避免了电机烧毁(维修成本约 5 万元)。而在数据管理上,系统自动生成的水位变化曲线、闸门启闭记录,为水库确权、水资源审计等工作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以往需要 3 天整理的报表,现在一键即可生成。
![]()
四、看得见的改变:用户口碑见证实效
“有次半夜暴雨,手机收到报警短信,我点开 APP 一看,水位快到警戒值了,远程操作闸门开了 10 厘米,半小时后水位就稳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冒雨跑现场。” 这是管理员王师傅的真实经历。
![]()
![]()
![]()
对于村民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灌溉更有保障。孝南区种植大户张建国说:“往年抽水灌溉要看水库放水时间,现在系统按需求供水,水稻亩产提高了 100 多斤,这都是科技带来的实惠。”
![]()
![]()
从汛期应急到日常运维,从成本控制到效益提升,湖北孝感水库闸门自动控制系统用一个个具体场景的改变,诠释了 “智能调控、精准引流保民生” 的核心价值。如今,这套系统已成为当地水利管理的 “标配”,持续为孝感的水安全、水保障注入科技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