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蔡舒安 通讯员 马寅枭
本报讯 “这是我第一次拼红船模型,很有成就感。”8月16日,来自上海的叶舒画在嘉兴市红色教育中心,拼装了一个红船模型。从一块木板到整个红船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叶舒画体验了“从无到有”的开创精神。
和暑期的温度一样居高不下的,是研学市场的热度。相比以前单纯游览景区和名胜古迹,走马观花式地拍照打卡,主题化、沉浸式的研学旅游产品更受欢迎。在暑期开始之前,嘉城集团就精心准备了涵盖红色传承、本土文化、自然农耕、城市艺术等主题的8条特色研学线路。
“从8月1日开始,我们每周六、周日推出拼红船模型活动,吸引了很多周边地区的研学团队。”嘉城集团浙江南湖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宝介绍。
今年,嘉城集团还结合城市地标和本地文化,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推出了城市中轴线Citywalk和城市电车研学两条全新的暑期研学线路,颇受大家欢迎。
行驶在城市之间的有轨电车平时都停放在哪里?多久维保一次?工作人员是怎么协调车辆的?在有轨电车基地,工作人员讲述了安全培训、运营探秘、维保车间、调度中心等四方面内容,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有轨电车的“心脏”。
接着,大家搭乘有轨电车穿梭在现代街巷与历史遗迹之间,体验一场知识与趣味并存的研学之旅。“这些都是孩子平日里接触不到的领域,他的知识和视野都能有所拓展。”市民李女士看到儿子对这一研学之旅很感兴趣,马上报了名。
当前,暑期研学的供给侧也在不断创新升级,集科学、人文、艺术、运动等模块为一体的项目式、跨学科的研学活动成新趋势。嘉城集团今年新推出的城市中轴线Citywalk就将城市变迁和人文特色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在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品尝嘉兴特色粽子,再了解粽子从古代祭祀到现代美食的演变历程;在完成改造提升的少年路,老嘉兴的购物天堂已经蜕变为新一代的时尚地标,商业街繁华变迁的背后,蕴含着城市发展的“密码”。
除此之外,该线路还设置了子城遗址公园、欢喜书店等点位,在书香中触摸城市记忆,还可以亲手制作掐丝珐琅书签,特别适合亲子家庭。这一条线路,能用脚步丈量嘉兴中轴线、用味觉感受嘉兴特色的粽子文化、用双眼捕捉街巷变化、用双手体验非遗传承。通过一天的研学,就能感受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烟火气息。
大中小学生和亲子家庭是暑期研学旅游市场的主力,如何吸引这一群体?注重场景创新与教育内核深度融合的研学旅游产品受到市场青睐。每年夏季,南湖景区的菱文化研学都是当之无愧的“人气王”。
“今年受天气影响,南湖菱的成熟时间比往常要晚一点,预计从8月中下旬到国庆节,我们就会在每周末推出菱文化研学了。”徐宝透露,菱文化研学除了参观菱文化展厅、亲手采菱、听《采菱歌》等环节外,还能学竹编画、看皮影戏。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南湖景区共接待研学游客近2万人次,日接待量最高约2000人次。
融合知识与体验的暑期实践正生动演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内涵。“我们也在持续丰富研学线路,将嘉兴的历史底蕴、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等融入沉浸式学习之旅。”嘉城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自然探索到文化传承,从科技体验到非遗手作,研学游以其独特的“教育+旅游”模式,为孩子们认识世界打开了全新的窗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