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紧,菜市场里堆成小山的红薯就成了最接地气的风景线。新挖的红薯粉糯甘甜,价格又格外亲切,忍不住就想多囤些。可是大家都知道,红薯不易保存,如果囤多了,很容易就会出现发芽、烂芯的情况。嘿,别急!今天教你一招“土办法”,只需三样家常东西,就能把红薯妥妥存到明年开春,不发芽、不硬芯,取出来照样水灵新鲜!
保存红薯的方法
第一步:买回家的红薯,现在阳光下晒2天,然后找个干净结实的纸箱,别太小也别太大,能放十几二十斤红薯就挺好。旧报纸多准备些,揉搓几下让它更蓬松柔软(吸湿透气全靠它)。关键角色登场——沙土!最好是河边或花圃里那种半干半湿的沙壤土,抓一把能成团,轻轻一碰又散开的状态最理想。太湿了红薯会烂,太干了又锁不住水分。
第二步:纸箱底先铺上厚厚几层旧报纸,像给红薯铺个软和的床垫。小心摆上一层红薯,彼此留点空隙,别挤得太亲密。抓几把沙土,均匀地撒在红薯上,薄薄一层盖住它们,像盖床轻暖的沙被。再铺上一层报纸,盖住沙土。重复“红薯层→沙土层→报纸层”这个动作,一层层耐心叠上去,直到箱子差不多满当。
最后顶层用厚报纸盖严实,轻轻合上箱盖(别封死,留点缝隙透气),把箱子放在家里阴凉、干燥、避光且温度稳定的角落。阳台背阴处、储物间或者楼梯下都是好地方。
原理超简单:报纸吸走多余潮气,沙土提供稳定微润的环境,模仿红薯在地窖里的老家。纸箱避光又透气,让它们误以为还在温暖的土壤里沉睡。这样精心呵护下的红薯,水分不流失,生命活动降到了最低点,自然乖乖不发芽,内心也一直柔软如初。
存好了红薯,寒冬里随时取几个出来,煮粥、烤着吃都暖心暖胃。今天再教你一招,把这份秋日的甘甜变成蓬松暄软、枣香扑鼻的——红薯红枣发糕!不用揉面不用整形,筷子搅一搅就能蒸出一锅松软甜蜜,厨房新手也能一次成功!
所需材料(家常分量,够一家人吃):中等大小红薯 1根(去皮后约250克),普通中筋面粉 250克,去核红枣 80克(喜欢多放点更香甜),纯牛奶或温水 约180毫升(看红薯泥湿度调整),细砂糖 30克(红枣甜,可减糖),耐高糖酵母 4克,鸡蛋 1个(约50克),无味食用油 15克(玉米油、葵花籽油都行),工具:8寸圆模或深碗(抹薄油防粘)
手把手开做:
1. 红薯蒸熟压泥:红薯去皮切厚片,上锅蒸到筷子一戳就透(约15分钟)。趁热用叉子压成细腻的泥,晾到温热不烫手(约35度)。
2. 激活酵母糊:温牛奶/水里加入酵母和细砂糖,静置5分钟,看到表面浮起一层小泡沫,说明酵母活力满满。
3. 混合大法好:大盆里倒入温热的红薯泥,打入鸡蛋,倒入酵母水和食用油。用筷子或蛋抽充分搅匀,成顺滑的糊状。
4. 拌入面粉:面粉分两次筛入红薯糊中,每次都轻轻翻拌均匀,别画圈搅拌。拌到看不见干粉,面糊稠度像浓稠酸奶即可(太干可少量补点牛奶)。盖保鲜膜,放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约1小时,冬天需延长时间)。
5. 红枣点缀:发酵好的面糊表面会看到丰富气泡。红枣切小丁,留几颗完整的做表面装饰。把大部分红枣丁倒入面糊,轻轻翻拌几下,让红枣分布均匀。
6. 入模再醒发:拌好的面糊倒入抹了油的模具,表面稍微抹平。把预留的完整红枣轻轻按在表面做装饰。盖保鲜膜,二次醒发20-30分钟,面糊明显长高变轻盈。
7. 冷水上锅蒸:蒸锅加足水,放入醒发好的发糕模具。盖上锅盖,开大火,水开后转中火,稳稳地蒸上35-40分钟。时间到关火,千万别急着揭盖!焖5分钟再开盖,防止塌陷。
8. 脱模享用:取出模具,稍微晾凉后,用小刀沿模具边缘划一圈,倒扣就能轻松脱模。趁热切块,金灿灿的红薯糕体镶嵌着深红的枣粒,蓬松得像云朵,咬一口,红薯的粉糯清甜混合着红枣的醇厚蜜意,温暖直抵心尖。
下次再遇那堆成小山的秋日蜜意,只管放心多搬些回家吧!纸箱沙土筑起的小小堡垒,足以让这份甘甜陪你安稳走过寒冬,随时唤醒一屉屉蓬松香甜的温暖记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