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安然等公司的财务欺诈丑闻催生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美国资本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应运而生。而今,PCAOB却面临着生存危机,一旦被取消,“安然魅影”会否再现?
文/祝箐
2002年9月的某个秋日,阳光透过教学楼的紫藤叶隙,斑驳地映在黑板上。当讲解公司理财课程的教授要求我们撕掉一页教材时,同学们由疑惑迅速变得兴奋。这是一本装帧精美的中译本教材,第一章的结尾案例赫然印着“安隆集团——引领新世纪的财务创新”(安隆是安然的早期译法)。彼时,距离大洋彼岸爆发的安然丑闻仅过去10个月。这家曾被《财富》杂志连续6年评为“美国最具创新力企业”的能源巨头2001年12月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资产价值高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早年各类公司理财教科书中,安然都被作为“金融衍生品创新典范”大书特书。这些案例无一例外地详细描述了安然如何通过“特殊目的实体”将债务移出表外,创造性地运用“市价会计”准则虚增利润。这些后来都被证明是系统性财务欺诈的工具。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安然通过近3000家离岸空壳公司编织了一张复杂的财务欺诈网络,其造假手段之精密,连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都承认“超出了监管者的想象边界”。
丑闻催生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全称《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SOX法案》)。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法案签署仪式上宣称“这是自罗斯福时代以来美国商业实践最深刻的变革”时,美国资本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安然事件后接连曝光的世通公司(虚报利润110亿美元)、泰科国际(高管挪用6亿美元)等丑闻,引发标普500指数下跌18%。
《SOX法案》构建了全新的监管体系:
1.制度创新:设立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这一非营利机构,终结了会计行业“自我监管”的历史。该机构有权对审计事务所实施突击检查,对违规者处以最高200万美元/次的罚款。
2.高管问责:法案的302条款要求CEO/CFO对财务报告进行个人认证,404条款强制要求内控评估,违法者面临最高20年监禁。
3.审计隔离:禁止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客户提供咨询等非审计服务,安达信因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而倒闭的教训被制度化。
法案实施的效果显而易见。首先,公司治理得到强化。如今的董事会更加独立,在监督管理层方面发挥着更积极的作用。审计委员会也不再形同虚设,而是以更严谨的态度监督财务报告和审计流程,确保企业运营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其次,财务报告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SOX法案》的要求下,管理层和审计师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并报告,这使得财务报表更加可靠和透明。投资者能够更准确地获取企业财务信息,从而增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再次,该法案显著完善和强化了企业的问责制。高级管理人员需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承担个人责任,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监禁。这种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促使企业管理层更加诚信和负责,有效减少了欺诈性报告的发生。此外,《SOX法案》推动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完善内部控制系统,降低了欺诈和财务错报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
《SOX法案》标志着美国资本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从此,在美国上市的企业面临全球最严格,也是最昂贵的风险控制合规要求。同时,法案催生的风控合规业务让美国的会计业进入了10年的繁荣期。
20多年过去,历史进入新的轮回。安然的阴影慢慢消散,强监管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美国的批评者们认为,该法案导致美国资本市场相较竞争对手(例如欧洲和英国的证券交易所)运行成本更高,并将很多有融资需求的跨国公司拒之门外。美国学者的数据统计表明,2002年以后美国公司IPO的平均费用为250万美元,而上市后为了满足合规和信息披露要求,公司平均每年付出的费用为150万美元。这使得美国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减弱了。管理负担的加重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复杂的合规要求使得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工作量大幅增加,有时不得不将注意力和资源从其他战略业务活动中转移出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放松监管的呼声一直存在,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时期,政策转向尤为明显。据《华尔街日报》新近报道,美国共和党议员提出了一项名为《资本市场自由化法案》的提案,要求取消PCAOB,并将其监管职能并入SEC。然而SEC能否顺利承接PCAOB的工作令人质疑:一方面SEC缺乏具备同等风控能力的团队,另一方面SEC也很难应对国际公司带来的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过去两届政府已经对PCAOB的领导层进行了系统性改组。在特朗普政府“放松管制”的总体政策导向下,这个曾经备受推崇的监管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不仅是PCAOB,整个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并有可能造成持久且严重的后果。PCAOB主席威廉姆斯警告说:“历史告诉我们,当经济下行时,欺诈的风险就会上升,而且利害关系重大。当下并非对审计和风险管理监管进行重大调整的时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平衡创新与监管的关系。美国近年来的监管实践(例如加密货币监管)表明,过度放松监管可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长期来看会损害市场诚信和投资者信心。安然魅影可能将再一次笼罩美国资本市场。
对中概股公司而言,PCAOB的取消有利有弊。此前,中概股公司为满足PCAOB审计要求,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配合相关审计工作,包括提供详细财务资料、接受跨境审计检查等。取消PCAOB监管后,中概股企业可以减少这方面的支出,从而降低整体合规成本。然而,从长远看,此前PCAOB与中方监管机构的合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美两国在资本市场监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取消PCAOB监管可能会破坏这种合作机制,阻碍中概股市场国际化进程,使中概股企业难以更好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体系。
对中国资本市场监管而言,美国监管体系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中国需要警惕监管政治化的风险,保持监管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在构建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监管体系时,需要平衡好发展与规范、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正如2002年那本被撕掉的教材所预示的:资本市场的监管从来不是简单的二元选择,而是在效率与安全、创新与规范之间寻找动态平衡的艺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最后一页教材被撕下时,新的一章其实才刚刚开始。
作者系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全球董事
jzhu@greenstone.club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