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央视《对话》节目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与腾讯集团、铁路12306、阿里集团、新浪财经的伙伴代表,以及上海交大教授,深入畅聊鸿蒙操作系统的重要意义及对科技未来的影响。
余承东在节目中表示,“突破1000万台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感谢中国科技企业的集体冲锋,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这些在各自赛道上激烈竞争的巨头们,为何会不约而同地愿意在鸿蒙生态中联合攻坚,甚至投入重兵布局?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商业决策,而是一场基于远见、技术、效率与信任的深度共谋。
远见与共识:一个关乎未来的共同命题
巨头们纷纷入局,首先源于战略层面的高度共识。腾讯集团鸿蒙产品研发代表刘纳宇明确指出,华为正在解决的是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共同面对的一个命题”——底层安全。在一个自主、安全的操作系统上构建应用,不仅是对用户负责,更是为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筑牢护城河。
这种共识,在12306这位“国家队”选手身上,更体现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12306科技中心技术部总经理杨立鹏坦言,作为中国铁路的官方应用,服务好鸿蒙系统的海量旅客,是“有责任,有义务”去完成的任务。这不仅是对一个操作系统的支持,更是对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完善的助力。
正是这种超越单纯商业利益的远见,让大家看到了共同的未来,也点燃了合作的决心。正如阿里集团淘天鸿蒙合作代表儒轩所言,是华为的决心引起了他们的“共振”,促使他们决定将此作为一项“长期的投入”。他还表示,“到7月底,淘天集团的应用对鸿蒙的适配度已经达到90%以上。预计到9月30日,淘天集团的所有应用能够做到100%适配。”
降本增效:一次开发,触达万物的“阳谋”
如果说战略共识是“务虚”的牵引,那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便是“务实”的推力。对此,鸿蒙给所有开发者抛出了一个难以拒绝的方案——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开发者只需开发一个手机版的应用,这个应用就能轻松适配平板、PC、智能手表甚至汽车座舱等多终端,并且能自适应不同的交互方式。
这意味着将“大幅度提升综合开发效率”,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巨大的诱惑。在存量竞争的时代,能用更低的成本覆盖更广的用户场景,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开发鸿蒙版应用,不再是一道可做可不做的附加题,而是一道能优化成本结构、创造全新增长机会的必答题。
硬核实力:让人安心的“战斗力”与安全感
当然,要让合作伙伴愿意长期投入,光有蓝图远远不够,更需要展现出能将蓝图变为现实的硬核实力。
首先,是技术上的安全感。鸿蒙5作为全新的面向万物智联时代的操作系统,在安全性、隐私保护能力、AI能力方面都具备显著优势。
其次,是团队的执行力。12306的杨立鹏在合作中“真切感受到了华为这方面的战斗力、执行力,也因此对其充满坚定信心”。这种高效且可靠的执行力,是项目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
同时,华为还为伙伴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确保开发者在遇到问题时,不是孤军奋战。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模式,极大降低了生态迁移的门槛和风险,让开发者更有底气投身其中。
一个开放的生态,始于一家企业的勇敢探索,但它的壮大,必然依靠千行万业的共同建设。从战略共识到商业价值,再到可靠的技术与团队支持,鸿蒙已经为所有开发者铺平了道路。
今天,腾讯、阿里、12306等先行者已经用行动和初步成果,验证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历史的机遇窗口已然开启,此时加入鸿蒙生态,已不再是单纯地适配一个新系统,而是参与到一场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向前迈进的集体冲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