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唐时王播早年家贫,寄居在木兰院。和尚们讨厌这个一听钟声就来吃饭的青年,便故意戏弄他,在吃完饭后方敲钟。等王播赶到斋堂时,已是空无一人。王播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
后来王播发迹,当了大官赴扬州就任,到木兰院旧地重游时,发现当年题在壁上的诗句,竟然被罩上了碧纱笼保护起来,他触景生情,写下了“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阁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 扑面,于今始得碧纱笼”的诗。
这里就出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碧纱笼”,常来讽刺当官荣显,人多趋奉;“饭后钟”也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代名词。
这个“饭后木兰”也不是什么好话。
![]()
楞严寺
清 姚燮
夙嫌僧态俗,饭后木兰来。
花界经坛敞,天梯笋阁开。
浪传云启瑞,几见佛逃灾?
上地豪家宅,秋坪剩舄苔。
素来厌烦僧人的庸俗,饭后我到楞严寺的木兰院散步。经坛上花团锦簇,天梯高耸,通往层层高楼。
传言这里祥云缭绕,有吉祥之兆。但是有几次真的见到佛祖显灵,消灾解难?
这昔日豪华的寺庙,如今成了豪门大族的私宅,秋日的草坪上,只剩下无人问津的鞋履与青苔。
这个姚燮对和尚大约也是不满的,诗中暗自用了“饭后木兰”的典故。
现在很多的佛门圣地,确实盖了很多的房子,这些房子都不是对外开放的,不管是游客香客进不去,只有那些房子的“施主”才能受用。
有些庙,想进是进不去的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