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18日,“东风5号”从酒泉腾空而起,经过半个小时飞越8000公里后,弹头准确命中南太平洋预定海域。
消息传来,世界震惊!
继美国、苏联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完成洲际导弹全程试验的国家,打破了超级大国的长期垄断,从此我们再也不怕美国和苏联的核讹诈!
![]()
东风5号试射
上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格局已经形成,美国和苏联先后对中国进行过赤裸裸的核恫吓。洲际导弹成为国际军事政治博弈中最硬的筹码。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爆成功,但是有弹无箭依然无法发挥原子弹的战略威慑作用。
彼时,中苏交恶。苏联撤走全部专家,我国引进和仿制苏联导弹道长且阻,为此毛泽东主席焦急万分,夜不安寝。
1965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自力更生,研制我国第一颗洲际导弹,并命名为“东风5号”。
![]()
我国首颗原子弹试爆
为什么要命名为“东风”呢?就是取“东风一定压倒西风”之意,表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面对西方列强挑衅时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和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
1957年11月,毛主席苏联接见中国留学生时说:“现在世界正在大变,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说西风压不倒东风,东风一定压倒西风!”
正是在这个颇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论断下,中国战略导弹以“东风”为名,开始了砺剑长空的漫漫征程……
一次在狂沙漫卷的西北大漠洲际导弹研制现场,叶剑英元帅动情地说:“没有洲际导弹,毛主席睡不好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1969年美国通过《华盛顿邮报》向中国传递了苏联将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短消息。
为了打破苏联的核威胁,我们必须要尽快制造出我们自己的洲际导弹。
听着叶剑英元帅的话,身为“东风5号”总设计师的我国导弹和火箭专家屠守锷心情无比沉重。
他在日记中写道:“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离开我的祖国。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对我们来说,国家事业重于一切。”
![]()
屠守锷在东5发射前郑重写下“可以发射”
屠守锷1917年生于浙江湖州,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硕士学位。
面对美国的执意挽留和优厚的待遇和荣誉,屠守锷于1945年毅然回到千疮百孔的祖国。
因为在屠守锷的心中,少年时就已种下了“航天报国”的中国梦。
1932年春节前夕,15岁的屠守锷和父亲走在人头攒动的霞飞路,打算离开上海回南浔老家过春节,突然遭到日本几十架轰炸机俯冲轰炸,瞬间房倒屋塌,血肉横飞!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一二八事变”。
这一幕在少年心中留下巨大阴影,从此,刚刚初中毕业的屠守锷确立了航天救国的志向。
1936年,屠守锷考取清华大学机械系,“卢沟桥事变”后随校迁往昆明,并毅然转入学校新增设的航空系,践行着航天救国的誓言。
早在50年代末,屠守锷就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导弹专业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包含导弹、发动机、制导系统专业在内的火箭系。
屠守锷还参与了我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导弹技术引进和中国第一枚导弹的仿制工作。
![]()
东风5号发射前
1961年苏联专家撤走后,屠守锷开始全面主持导弹研发工作,掌握了导弹研制的重要技术和基本规律,锻造了中国第一代导弹技术专家。
正因如此,在聂荣臻元帅的名单中,“东风5号”总设计师的重任自然地担在了屠守锷的肩上。
时任航天某研究所主任设计师曾广商说:从东风4号到东风5号,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计算机制导技术、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等十大关键技术都是拦路虎,对中国军工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跨越,充满困难挑战。
那么研制东风5号有多艰苦?有多困难呢?
当时正值文革和物质困难时期,屠守锷由于营养不良,不得不靠打太极拳保持体力;
副总师梁思礼曾没日没夜地连续奋战50天累到尿血;
航天六院为了在驻地方便测试,掏空大粪把厕所改成了发动机试验场;
六院人用土爬杆、人力绞盘把16个单重200吨的设备安装到位;
单单导弹测试从酒泉到南太平洋就有数万科研人员参与;
设计员靠铅笔、计算尺、丁字尺,甚至用床板来绘制图纸,用算盘和简易晶体管计算机完成复杂计算……
![]()
航天六院设计员工作场景
1971年9月以后,东风5号01批次遥测弹进行了几次飞行试验,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77年10月,屠守锷被正式任命为总设计师,决定要对东风5号01型设计方案重新规划设计,冲破文革桎梏的张爱萍调动全国力量全力支持,东风研发进入快车道。
1978年10月5日,东风5号02批首枚遥测弹低弹道飞行试验获得成功,此后又做了6次各弹道飞行试验,均获得成功。
1980年5月,中国公开向世界宣布将在南太平洋海域试射首枚洲际弹道导弹,而禁飞区域只有方圆130公里,远远小于苏联在1975年试射时的240公里,表明了我国科研人员的信心。
18日,东5一飞冲天,其精度好比100米外手枪打蚊子,举世为之震惊!这惊天一响奠定了中国的核大国地位!
![]()
84年阅兵,东五列队通过天安门
张爱萍在指挥室里激动地感叹道:“洲陈导弹这个东西,你们叫它杀手锏也好,叫它核王牌也好,我是叫它打狗棍。有了它,任何人就奈何不了我们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