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永享之乱与结城合战:战国时代以前的山内上杉家
享德大乱:比“应仁之乱”还要早进入战国时代的日本关东
日本战国时代上杉家衰弱的真正原因:长尾景春之乱
长享之乱:日本战国时代两上杉的内讧与北条家的崛起
河越之殇:日本战国时代关东上杉家的衰亡
永禄四年(1561年)闰三月初,攻入关东的长尾景虎在镰仓鹤冈八幡宫以上杉宪政养子的身份入嗣,成为山内上杉家的新任家督、关东管领。长尾氏出自平氏,此举意味着藤原氏出身的上杉家正式被平氏出身的长尾氏给取代。
长尾景虎是长尾为景的次子,自幼出家,在兄长长尾晴景继承家督之后方才还俗出任栃尾城成代,协助兄长统一越后国中部地域。天文十四年(1545年),长尾景虎与长尾晴景关系恶化,产生对立,直到三年之后兄弟俩方才议和。体弱多病的长尾晴景退位隐居,长尾景虎则以新任家督的身份入主春日山城。
越后长尾氏本来是越后上杉家的家臣,世袭越后国的守护代。然而,天文十九年(1550年)时,越后上杉家家督上杉定实病逝,越后上杉家自此绝嗣。此后,长尾景虎从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处获得了本来只有守护才能享受的白笠袋、毛毡鞍覆的使用权,成为幕府认可的越后国国主。
![]()
上杉谦信(长尾景虎)
不过,长尾景虎这个越后国国主并不好当,除了越后国内此起彼伏的叛乱以外,称霸甲信地区的武田信玄与侵蚀上野国的北条氏康都是长尾景虎的大敌。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北信浓豪强村上义清在武田家的攻击下接连丢失了葛尾城与盐田城。越后长尾家本来就与北信浓豪强交好,再加上丢失北信地区,将直接威胁到距离北信十分接近的居城春日山城,因此长尾景虎便立即发兵信浓国的川中岛地区,与武田军展开激战,是为第一次川中岛合战。
弘治元年(1555年),应流亡越后的北信豪强村上义清、高梨政赖的请求,长尾景虎再一次出阵信浓国川中岛,与善光寺旭山城中的武田军对峙。三个月后,在骏河国守护今川义元的中介之下,长尾景虎与武田信玄和谈罢兵,此为第二次川中岛合战。
弘治三年(1557年)二月,武田信玄攻陷信浓国葛山城,而后又包围了饭山城的高梨政赖。为了救援高梨政赖,长尾景虎在请求了越后国扬北众的援军之后出兵川中岛,长尾军与武田军于八月在上田原展开激战,是为第三次川中岛合战。长尾军与武田军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击败谁,次年在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调解下,长尾家与武田家再次议和。
正是在第三次川中岛合战以后,上杉宪政在足利晴氏的介绍下进入了春日山城。此时的古河公方早已今非昔比,为了对抗足利晴氏、足利藤氏父子,北条氏康拥戴了有北条家血统的足利义氏为主。此时房总半岛的里见家已被北条家压制,曾经团结在古河公方周围的北关东众又处于内讧之中,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北条家,足利晴氏只得将希望寄托在越后国的长尾景虎身上。
永禄二年(1559年)六月,长尾景虎挥师上洛,在京都面见了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前关白近卫前嗣以及正亲町天皇。长尾景虎的这次上洛收获颇丰,足利义辉赐给长尾景虎“三管领”与将军家一族的待遇,同时还认可长尾景虎辅佐上杉宪政治理关东以及出兵信浓国。不仅如此,在当时流行起新式兵器“铁炮(火绳枪)”的背景下,足利义辉还特意下赐了火药的配方给长尾家。
永禄三年(1560年)三月,长尾景虎出兵越中国攻打神保氏一族,避免在出兵关东时背后遇袭。九月,长尾景虎奉上杉宪政为主率军进入上野国,关东的豪强们得知关东管领归来以后,纷纷率军来投,连与长尾景虎关系不咋地的佐竹家都派出了军队参阵。次年三月,长尾景虎率领关东联军向北条家的根据地小田原城进军,北条氏康得知长尾景虎到来以后,便龟缩城内不出,同时还向武田家、今川家派去使者,请求两家的支援。
不过,此时北条家的势力在关东已经是根深蒂固,若武田、今川两家援军抵达,与北条氏康来个里应外合,长尾景虎未必有胜算。因此,长尾景虎在包围小田原城十日后,率军撤去,于镰仓继承了山内上杉家家督之位及关东管领之职,改名为上杉政虎,后又改名为上杉辉虎,出家入道后法号不识庵谦信,下文我们便统称其为上杉谦信。
六月下旬,上杉谦信结束了长达近一年的关东征伐,率军返回越后国。返回越后国的上杉谦信并未闲着,为了打击武田家,上杉谦信在八月下旬马不停蹄地发兵信浓国,第四次在川中岛地区与武田信玄展开大战,这也是双方最激烈的一场合战。是役,武田信玄的弟弟武田信繁与侧近山本勘介在上杉谦信的攻击下战死,但是合战最终却是以上杉谦信主动退出川中岛而告终的。
![]()
川中岛合战
虽然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都对外宣称自己取得胜利,但是从事实上来看,武田军虽然损失了多员大将,但是却在这一战后牢牢掌握住了北信地区,所以还是武田家占了一点便宜的。此后,上杉谦信还在永禄七年(1564年)时第五次出兵川中岛地区,不过这一次两家并未交战,上杉谦信在完成对饭山城的加固之后,便率军返回了越后国。
在第四次川中岛合战的同时,北条家为了策应武田家也出兵关东,威胁到了古河城内的足利藤氏与上杉宪政。恰好此时公卿近卫前久也在古河城之中,近卫前久担心北条军会威胁到古河城,便写信请求上杉谦信速速来援。
此时的上杉谦信方才结束川中岛的大战,还未恢复元气,可是近卫前久的请求又不能置之不理,只好硬着头皮在十一月又出阵关东。关东的豪强们也看出了上野信浓两头跑的上杉谦信迟早会被武田家与北条家拖垮,纷纷背离上杉家加入北条家麾下,上杉谦信只好将上杉宪政与近卫前久从古河城接出,送到自己更方便救援的上野国厩桥城之中。而古河公方足利藤氏在北条家的攻击下也难以继续守住古河城,便在永禄五年(1562年)五月带着弟弟们放弃古河城,投奔房总半岛的里见氏去了。
关东对于上杉谦信来说形同鸡肋,上杉谦信的挣扎一直到永禄十一年(1568年)时才迎来转机。这一年,武田信玄与德川家康结盟,攻入昔日盟友今川家的领地骏河国,引发了武田家与北条家、今川家两家的对立。北条家为了对付背盟的武田家,便主动与上杉谦信和谈。
上杉家与北条家和谈的矛盾点只有三个:其一,此前上杉谦信拥立足利藤氏为古河公方,北条氏康则拥立足利义氏为古河公方,所以两家要决定谁才是正统古河公方。其二,足利藤氏麾下的关东管领是上杉谦信,足利义氏麾下的关东管领是北条氏康,所以两家也要决定谁才是正统的关东管领。其三,很现实的领地问题,就是国境要怎么划分。
第一点,因为足利藤氏在几年前就挂掉了,所以两家都同意立足利义氏为古河公方。第二点,北条家表示自己做出点让步吃点亏,承认上杉谦信为关东管领。可是到了第三点时,两家便出现矛盾了。上杉谦信提出要求,上杉家与北条家的领地划分,至少要恢复到永禄三年出阵关东时的局面,而北条家则表示那些都是过去的事,自己最多只能接受承认上杉家对上野国的领有权,并且还希望目前在上野国从属北条家的国众依旧能够划入北条家麾下。
![]()
不过,两家虽然在领地划分问题上产生矛盾,但是揍武田信玄的共同目的却是一致的。所以在商讨划分国境的同时,两家便先缔结了同盟,北条氏康还送了个儿子去越后国给上杉谦信当养子。没有儿子的上杉谦信十分高兴,将自己的旧名赐给了他,取名为上杉景虎。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上杉谦信与北条氏康在商量怎么胖揍武田家的时候,京畿已经崛起了一股新兴势力,而这股势力,将远远要比武田信玄还要强大。
本文作者: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感谢大家关注号“指尖看日本”,本号会分享更多关于日本历史与文化的内容,如果您有什么建议,也欢迎留言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