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家人暴躁、却对外人和气的人,是什么心理?真相很扎心

0
分享至

我们村一位叔叔,是出了名的“老好人”。

在我印象中,他走在外面,对谁都笑呵呵的,从不发脾气。

而且,他的心肠特别好,谁家有事,他第一个冲在前面。

他给村里人修房子,一修就是一两个月。别人都结工钱,他是纯义务帮忙。

谁家老人生病了,他天天跑前跑后,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人家的儿子。

我上学那会,有时候天气不好,走泥路去学校不方便。他知道后,二话不说,骑着摩托车就送我。

我一度以为,当他的家人,应该很幸福。

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有一次去他家玩,正碰上他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骂人。

他骂老婆:“衣服都洗不干净,你是猪脑子吗?这村里还有谁比你更差劲?”

骂完老婆,他又骂女儿:“一天天就知道玩,屋子也不知道扫一下,当心我收拾你!”

看他凶神恶煞的样子,我吓坏了,赶忙回了家。

后来我问我妈:“叔叔不是人很好吗?怎么对婶婶那么凶?”

我妈叹了口气,说:“人都是这样的,在外和和气气,在家乱发脾气。”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为什么有的人,对家人暴躁、却对外人和气?这是什么心理?

真相很扎心。



一:家里可以施展“权力”

我们常说“家是避风港”,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家不是港湾,而是他们享受“控制感”的地方。

因为在外面,他们太无力了。

他们可能没有能力应付领导、胜任工作、应对同事,这种无力感,会让他们很有压力。

而回到家,尤其在面对比自己更弱势的家庭成员时,他们终于可以放松下来,把压抑了一整天的怒气、焦虑、压力,全部倾泻出来。

这其实,是一种“权力的错位释放”。

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外受到压抑、无法表达权威感时,就容易在家庭中“控制弱者”,来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

这种控制,经常表现为命令、否定、批评、甚至暴力。

而被控制的对象,通常是配偶、孩子,或者老去的父母。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男人,在公司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回家却对老婆大声斥责,打骂孩子。

或者一个女人,在外面温婉体贴,回到家,却常常拿孩子出气、数落老公没本事。

这就是一个人在“权力失衡”时,为了自我修复,做出的本能“调节”。



二:情绪的转移

很多人说,为什么他(她)回家就不能控制情绪?明明对外人很克制啊?

其实,他们并不是控制不了情绪,而是“选择性地控制”。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概念,叫“情绪的置换”。

我们听过一个经典的故事,叫“踢猫效应”。

丈夫在公司受了气,他回到家,把妻子骂了一顿。受了气的妻子,又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骂了一通。

孩子回到房间,看到在角落里睡觉的猫,气得一脚就踢了过去。

这,就是情绪的“置换”,也就是转移——你把情绪从“不敢发的对象”,转移到了“可以发的对象”身上。

很多人,内心其实是自卑、怯懦的,面对公司领导、同事、陌生人,他有脾气不敢发。

于是,回到家,就把这没发泄的情绪,转移到了家人身上。

他对妻子发脾气,并不是真的因为妻子说错话;妻子对孩子发脾气,也不是因为孩子跳了几下。

他们发脾气,只是需要一个发泄口,补偿内心的挫败感而已。

这种现象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往往是无意识的。

所以我们常常听见有人说:

“我不是故意冲你发火的。”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就爆了。”

“我其实不是讨厌你,我只是太累了。”

这就是真相:

我们在最亲密的关系里,不自觉地暴露出最真实、最脆弱的那一面。

只是,我们表现的方式错了——我们选择攻击,而不是求助。



三:“道德补偿”

有这样一种人:

他在外,对谁都特别客气,笑脸迎人,跟同事说话声音都轻轻的。

可一回到家,他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样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声吼人,一不如意就甩脸子。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他在外那么有耐心,为什么在家却像变了一个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机制,叫做:“道德补偿”。

就是人在做了自己都觉得“不太好”的事后,会想办法弥补。

比如一个人刚刚对家人大吼大叫,自己心里其实是知道不对的,但他不一定敢直接回去道歉。

那怎么办?

他就开始在别的地方“补偿”——对朋友特别温柔,对同事特别体贴,对陌生人耐心又热情。

仿佛在说:“你看,我其实是个好人。”

只不过——他补偿的对象,搞错了。

该道歉的,是家人;该修补的,也是亲密关系。

但他却把温柔和善意,都用在了外人身上。



四:创伤的“循环”

我之前提到过一个词“代际传递”。

就是某些东西,它会像传家宝一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但这些东西,它不一定是“宝”,而可能是“创伤”。

比如一个孩子,他父母对他特别暴躁,只要一不如意,父母就吼他、打他、骂他。

那他在成长过程中,从没学会如何用正确、友善的方式,去沟通和处理问题。

等他当了父母,他不自觉就用记忆中熟悉的那一套,去养育他的孩子。

而他的孩子,也同样没有学会如何好好沟通,于是,就这样,一代一代暴躁下去。

这就是一个经典的“创伤循环”。

于是,很多人,一边忍受着“自己曾被伤害”,一边又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伤人的那一方”。

他们并不是不想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好伴侣,只是,没有人培养过他爱人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好好沟通的能力。



五:破局,从“意识到”开始

很多人说:“我也不想这样啊,可我控制不住怎么办?”

我们需要知道,它不是“脾气不好”这么简单,它背后,有太多复杂的心理因素。

但只要我们意识到:

我们不是不能控制脾气,而是在“选择性控制”;

家人是安全的,但不代表可以随意攻击;

我们可以打破代际创伤。

那我们,就能一点点修复这种模式:

在外有情绪,不急着咽下,学着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家也练习尊重。再累,也别随意发脾气;

给自己一点反思空间,每次情绪爆炸后,问问:我是真的在生他的气,还是在发白天没发出去的火?

只要我们愿意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们也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我们可以试着对自己说:

“从现在开始,我想试着不再这样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平老师666
2025-09-18 12:48:37
马克龙夫人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女性

马克龙夫人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女性

极目新闻
2025-09-19 17:00:38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参考消息
2025-09-19 17:40:05
“打榜大哥”性侵户外女主播,事后为防止报警还扣留其身份证、销毁贴身衣物!4年前就因强奸罪入狱

“打榜大哥”性侵户外女主播,事后为防止报警还扣留其身份证、销毁贴身衣物!4年前就因强奸罪入狱

极目新闻
2025-09-19 17:46:39
电影《731》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饰演,导演: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电影《731》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饰演,导演: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观威海
2025-09-19 09:25:05
莫斯科时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因制裁决定离开俄罗斯。

莫斯科时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因制裁决定离开俄罗斯。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9 20:05:00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0岁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0岁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9-19 12:35:44
温州一学校被曝家委收取每人1000元班费,教育局:若属实会叫停

温州一学校被曝家委收取每人1000元班费,教育局:若属实会叫停

现代快报
2025-09-19 19:05:19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汉史趣闻
2025-09-19 14:32:28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09-19 00:16:16
最新出庭!刺杀医保巨头CEO枪手再出神图,网友:理解了古希腊的高颜值无罪…

最新出庭!刺杀医保巨头CEO枪手再出神图,网友:理解了古希腊的高颜值无罪…

脊梁in上海
2025-09-18 19:07:50
男子25万盖的新房“成全村笑话”,混凝土竟能徒手掰碎!施工方:没问题!

男子25万盖的新房“成全村笑话”,混凝土竟能徒手掰碎!施工方:没问题!

极目新闻
2025-09-19 21:07:01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清晖有墨
2025-09-19 09:38:19
如何判断一个人真有钱还是装的?网友:广东人很难看出来吧

如何判断一个人真有钱还是装的?网友:广东人很难看出来吧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8-22 00:10:05
乌军内外联动打出组合拳,拉夫罗夫称俄方愿就解决冲突做出妥协

乌军内外联动打出组合拳,拉夫罗夫称俄方愿就解决冲突做出妥协

史政先锋
2025-09-19 18:38:50
发朋友圈评局长免职被行拘4天,男子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律师:不构成诽谤

发朋友圈评局长免职被行拘4天,男子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律师:不构成诽谤

极目新闻
2025-09-19 18:24:12
iPhone 18 Pro Max突然曝光,比 iPhone 17 更重磅!

iPhone 18 Pro Max突然曝光,比 iPhone 17 更重磅!

科技堡垒
2025-09-19 11:12:47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不掉线电波
2025-09-19 19:40:49
“最美警花”张津瑜后续:贤妻人母已生娃,郎才女貌过日子

“最美警花”张津瑜后续:贤妻人母已生娃,郎才女貌过日子

洞见青年
2025-09-19 18:36:52
雷军突然发文!网友爆了

雷军突然发文!网友爆了

极目新闻
2025-09-19 14:00:05
2025-09-19 22:43:00
布谷妈妈 incentive-icons
布谷妈妈
读懂孩子,才能更好地养育孩子
1753文章数 86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战地6》可允许自由安装战役或多人 还有究极画质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