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筑土房、背铁皮、设伏抓叛匪…当年我们在贡当娘村的戍边往事

0
分享至

边关当年那些事

张耀昌 讲述∕刘光福 整理

我叫张耀昌,生于1948年,1965年12月入伍,在黄中县新兵连训练三个月后,就进藏到162团团部驻地吉隆荣哈,尔后分到贡当1营1连驻地~娘村,在1连驻守边防历时八年,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指导员。1981年转业。



1

1966年我们入伍到达连队娘村驻地的时候,住的是民房,当时那个地方只有两户老百姓。我们当新兵时住宿在一间民房屋内,我们一排在上面,屋内住着一班和三班,都是通铺,没有木板,通铺前面用大一点的圆木挡着,里面用圆木棒子一根挨着一根的搁着,圆木棒子上面铺上一些青稞草,铺上白色单人毛毡子一床,单人白色棉褥子一床,羊皮垫子一床,人家说是狗皮垫子,实际上是羊皮垫子,再铺上单人白布床单一床,当时就是睡的这种叫“圆木棒子通铺床,具有边防一线连队圆木棒子通铺床的特色”。

1967年连队开始修建营房。连队战士来自全国四面八方,文武人才皆有,土工、木工人才不缺;剃头理发、看病煮饭等等人员,可谓人才济济,聪明能干人多。连队组织人员下行到一个叫三岔河的地方去伐木,在山上把松树砍伐下来,根据树木大小,粗大的改成板子、门条、小的做成檀子。战士们把各类木材扛回连队,架码起来。尔后选择修建房屋的地方,挖地基基础沟,用大石头填在基础沟里,在地平面上筑土墙,不是用土坯砖砌墙体,而是用两米长的两块木板,在两块木板档头用3、40公分宽的木板用钉子订上,不做底子,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空洞木盒子,这个空洞木盒子就是用来装泥土筑土墙用的原始“墙体盒子”;还有两根筑土墙的“木棒棰”,即用一根约1米8左右的木棒,两头粗,中间小,双手能握住即可。筑土墙时,关键要在地面基础平面四周划好基础线,把“墙体盒子”放在基础线上,尔后往“墙体盒子”内填泥土,填上半盒子泥土时,两名战士拿起“木棒棰”用力夯实“墙体盒子”的泥土。夯实“墙体盒子”泥土后,提起“墙体盒子”又开始第二盒子,按照上述方法一圈一圈的筑土墙,一层一层的往上升墙体,最后提尖子,搁檀子,盖木板,铺黑色牛毛毡,在房檐周围订木条,尔后在牛毛毡上镇上泥土,这种房屋叫土墙房,冬暖夏凉,但每年必须往房顶上加泥土,因风大常把屋顶上的泥土吹跑了。这是西藏边防第一代住房。连部和厨房屋顶是用铁皮盖的,我们连队派战士到荣哈背回来的铁皮,身体好的背2张或者3张铁皮,身体弱的背1张铁皮。当时从吉隆荣哈团部到娘村空手徒步单边行走需要3天时间,来回一个星期,背着铁皮行走的艰辛程度,大家就可想而知。

西藏边防第一代房屋多数土墙房屋或土坯砖房屋;第二代房屋多数是土坯砖房屋,铁皮盖屋面,因风大,常把房屋上的铁皮吹得哐啷哐啷的响,所以称“干打雷”房。1980以后,三年边防建设,推到第一代、第二代房屋后,第三代房屋墙体就是水泥砖,房屋顶全是铁皮,房屋顶上两边挡头砌的水泥砖压住铁皮,称“女儿墙”房屋,再不叫“干打雷”房屋。

到1967年或1968年,那两户老百姓就搬到樟村去了,娘村那个地方就再也没有老百姓了。其实娘村那个地方的气候还可以,播种的疏菜,长得绿油油的,挺好吃的,莲花白包得很紧、土豆长得多大的,萝卜长得又长又大。我们入伍去的那一年,老百姓的青稞长得绿油油的,秋收时,我们主动的去为群众收割青稞,打场,军民关系相当紧密。那两户老百姓走后,我们在娘村设了个茶水站,尼泊尔的老百姓夏天过来放牦牛,藏族副连长肖多吉,他可能上过民族学院,汉语说得很好,他就带着两名战士到茶水站,对尼泊尔牧民宣传我们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那时侯边民对我们连队印象特别好。



2

我连有一次接上级通报,叛匪要从我连驻防的踏步拉(塔布拉)山口(39号界碑)入境,深入纵深,搞破坏活动,企图抢劫老百姓的牛、羊。我连接到任务以后,由连长周树林亲自带领三个步兵班、一个重机枪班,在前往山口途中,道路上的积雪厚得很,我们踏出一条路,连夜就进入踏步拉山口设伏区,进入设伏区域后,首先派出警戒小组,站岗人员,对山口进行观察,实施兵力兵器布置,熟悉阵地情况,遇到情况怎么处理的作战预案等工作。

设伏到第五天上午九点至十点钟的时候,哨兵发现踏步拉(塔布拉)山口上有两个人,因为隔空看得很清楚,从右边往上爬一下,向我方实施观察以后,两人就下来了。哨兵向连长汇报以后,连长叫大家准备进入阵地。两个人从山口下来的时候,我们还能看见,当我们不能看见那两名人员的时候,连长下达命令:“全体人员进入阵地”。所有人员进入阵地各就各位,占领射击位置,那时大家卧倒在雪地里,真正的爬冰卧雪。我那时是二班班长,在我面前卧着的是1968年入伍的两名新战士,他俩全身都在发抖,一方面可能是冷,另一方面可能是有点害怕。我对他俩说,革命战士,别害怕,打起精神来,有情况时,我怎么说,你俩按我说的去做。山口上下来的两个人走过我们的设伏区以后,我们也没有观察到是不是老百姓,放牛的老百姓吃东西也没有带。设伏区进来有一条路,我们下去了几个人,把那两个人堵住了,就问了他俩一些情况,他俩说:“我们是赶牦牛的,往回赶。”当时我们这边设有茶水站,尼泊尔的老百姓在我们这边放牦牛,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多问多管,就让他俩下去了。到下午五点钟左右,他俩赶着几十头牦牛上来了,他俩赶着牦牛快到踏步拉(塔布拉)山口很陡的地方,他俩突然把牦牛打回来了,那群牦牛又回来了,那俩个人同时走出了踏步拉(塔布拉)山口。那两个人是不是叛匪,当时我们也说不准。为此,连队领导派人回连队把这一情况向团里作了汇报,并主动向上级提出延长设伏期。最后延长一个星期,前后加起来就是两个星期。

在这两个星期的设伏期间,设伏区严禁烟火,每个星期,连队给我们送两次饭,炊事班的人员把米饭蒸好后,晚上,炊事人员把米饭和菜背到设伏区域来,连队对我们设伏人员进行生活上的特别照顾,每次都是腊肉炒干竹笋,豆棒或者其他干菜纱腊肉,只有设伏才能享受每周吃上两次腊肉,每次能吃上两、三片腊肉就不错了(平时连队一周打一回牙祭~吃一顿腊肉,冬春季节能吃上一顿冻猪肉也不错。那时吃肉一顿能吃上两、三片肥肉就算幸运者,有时个别战士没有吃上肥肉,只吃上几片瘦肉,就会指桑骂槐的与炊事员耍嘴皮子)。两个星期送来四次饭,只要送饭的人员一到,就抓紧时间“抢饭抢菜”,否则,米饭就会冻成一个硬坨坨,嚼不动,咽不下。除此而外,多数时间只能吃压缩饼干,还有一种袋装的压缩饼干都差不多,就吃那些。喝水就是把地上的积雪用双手捧到帐篷上,太阳出来照射到帐篷上,雪溶化成水滴下来,用缸子接上就喝,如果遇上阴天,就只有吃雪,雪拌糌粑面吃。設伏是相当辛苦的,那时年青,也特别能吃苦耐劳。

设伏两个星期时间一到,山口上也未发现异常情况,我们就撤出了设伏区域,往回撤行走,虽然是下坡路,又蹚过几道河流,受到冰凉的雪水对双腿的突然刺激,由于十多天昼夜都蹲在帐篷内没有活动,加上生活极差,营养和体力严重透友,大家走起路来双腿发软,一瘸一拐的,高山缺氧,走路呼吸困难,身体强健的同志就帮助体力差的同志扛枪支、扛重机枪枪身、背背包、互帮互助,决不让一个同志掉队。快到连队时是从山脚往山上爬,当连队的同志能看到我们在返回的路上,同志们就跑下山来接过大家背着的枪支、弹药、重机枪脚架和枪身、背包等,我们设伏的同志们空手回到连队。这就是我们连队1968年下半年到踏步拉(塔布拉)山口一次设伏的大概情况。



3

在连队住地娘村山上有一座尼姑庙,连队干部战士也不知这座山的真实地名,就以这座尼姑庙取名为~尼姑庙山。在尼姑庙傍边有一汩山泉水源,水质很好。当时连队和老百姓生活用水、种地用水都要用那个山泉水源。

1971年3、4月开春以后,就要修复水渠,引水浇地种菜。有一天,二排排长柳林山带领两个班的战士,还有一排长李德福。这条水渠从尼姑庙傍边山泉水发源地到连队全长约两公里左右,在水渠途中有一大石岩,需要用木料制做水槽引水和用木料支撑水槽脚架,这样才能引水渡过大石岩,将水引到水渠至连队菜地。其他的同志在上面修水渠,柳林山排长下到水渠堤坎外边砍树,用来做水槽和支撑水槽脚架的木料。可能是干部战士施工的说话声,劳动工具的碰撞声,惊动了山上的野羊群,有的战士也发现了山上的野羊群,不可避免的就吼叫起来,这样一来,大家都立足举头仰望山上的野羊群,战士们都大吼大叫起来,野羊群看见山下的人,听见吼叫声,从慢走到四蹄向前奔跑,在奔跑的过程中,将悬着的石头踩踏翻滚下山来,有一颗石粒飞过修水渠的人们头顶上,同时,战士们向水渠外边正举着斧头在砍树的柳排长大声喊道:“排长,石头滚下来了,快躲开,快躲开。”柳排长听见战士们大声喊叫声后,柳排长扭头向水渠上的战士一看的瞬间,这是柳排长最后一眼看着战士们修水渠,飞过水渠的那颗石粒正好打着他的头部,他的身体倾倒在地上,战士们看见排长倒下,立即跑下去,把他从地上扶起来,飞滚下来的那颗石粒正好打在柳排长头部的左侧太阳穴,伤口鲜血直流,呼吸气时伤口冒血泡,憋气时也冒血泡。一名战士立即脱下身上穿着的棉衣,用棉衣捂住他的伤口,尔后背起柳排长就往连队走,从出事的地方走了大约1公里路程,还没有走到连队,柳排长就停止了呼吸,与世长辞。就这样,他把年青的宝贵生命献给了边陲娘村修水渠的工地上,永别了家乡的所有親人们。

修水渠的二排战士们将柳林山排长背回连队,在连部专门腾出一间房屋,用凳子搁上床板,床板上铺的白色棉褥子。赵忠良同志拿一个碗从厨房倒上青油(菜油),油碗里放上一支用旧棉衣里棉花搓一条线,作为灯心点燃,迷信的说法就是照着亡灵走路才看见道路行走。连队卫生员用药棉将柳林山同志头上伤擦洗后,连队同志帮着卫生员给柳排长更换衣装。遗体上盖着草绿色军棉被,连队战士轮换着执勤站岗。

次日,副连长魏周太带着两名战士,雇用驻地群众一匹马匹,将柳林山排长遗体驮运到吉隆县烈士陵国安葬。在下葬之前,我(张躍昌)在吉隆县宗嘎区支左,专程去看了柳林山排长,揭开灵柩盖,看着柳排长戴着“65式”单军帽,衣着为“65式”的确凉单衣,新军用袜子、军用半胶鞋、新军装,遗体上面盖着黄色军用棉被,尔后盖上灵柩盖。我含着悲痛的泪水,向柳林山排长举手行军礼送行。

【柳林山烈士:籍贯:甘肃省榆中县人,生于1947年,1966年3月入伍(西藏军区独立6团1营1连),解放军7896部队排长,中共党员。1971年3月执行施工任务因公牺牲,终年24岁,曾获连队嘉奖六次。西藏吉隆县烈士陵园2排6号。】



4

1970年,营部开展军事训练,每个连队派一个班。我那时是副排长,带了一个班参加营里军事训练,主要是射击训练。当时营里组织训练的教员是三连的副连长许玉龙,营里只有嘎玛泽登副营长,许玉龙副连长又调走了,嘎玛副营长笑着对张耀昌说“现在没有办法,你是副排长,只有我们两个人了,你来组织训练。”我说行吗,都当兵好几年了,搞射击训练没有问题。最后搞了一个月的射击训练,进行了第一练习精度实弹射击和第二次立、跪、卧不同距离、不同姿势无依托实弹射击考评,成绩均在优良以上,嘎玛副营长很满意。

1971下半年,我带了3名战士,在贡当搞了半年时间的宣传,那个时候叫“支左”,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区委、区政府领导到农村去,指导帮助群众生产。

1974年上半年,我任一连副指导员,从娘村移至拉孜县驻防。连队有一种传承说法:“一连是一个尖刀连队”。但有什么突击的艰巨任务限时完成时,上级会点名一连去完成。

譬如:1975年3月中下旬,西藏军区指示,由独立六团1营一名营干带领拉孜一连配属中国男女混合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团政委楊风刚亲自前往拉孜一营一连作动员报告,楊政委要求从带队的营(连)干部到每名战士,务必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从珠峰脚下海拔5200多米驻地大本营把物资送到海拔8200米左右的四号营地,珠峰道路途中的恶劣自然环境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困难。所以,希望你们要树立吃大苦,耐大劳的思想,千方百计战胜高海拔极度缺氧及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各种艰难困苦,圆满完成警卫以及各种物资运送到四号营地及其以上的地方等各项任务,保障中国登山队如期登顶。团里当时决定由时任副教导員祁合国(四川省开县和谦人)带队、连長李徳明(四川省洪雅县人)负责具体事务工作。全连100多人通过在珠峰1至4号营地挑选出30多名战士入选,真正背送物资到达8200米左右四号营地只有两、三名同志;配属登山队做后勤、通信、搭帐篷等工作,最终圆满完成配属中国男女九名登山队员胜利登顶任务。

1975年下半年九、十月份,一连修筑昻仁县煤矿(吉松煤矿)至拉孜公路任务;前往萨嘎县执行俢建机务站及营房2000多平方米的任务。年终上级给一连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我连从拉孜移防到亚东时,被评为“啃硬骨头式连队”。移防亚东驻守在乃堆拉,仍为一连。乃堆拉山口哨所平均海拔4500米。山下虽然是森林苍翠,半山却是杜鹃鲜花,但我们驻地却是白雪皑皑。一旦大雪封了山口,常常数十日公路无法通行。天气一日多变,一会刮风,倾刻间把山头高处的积雪刮得满天飞,有时会把堑壕都填平。夏天阴雨连绵,有时会下起瓢泼的大雨;一会儿山下的大雾弥漫爬上山来,使人寸步难行。我们的观察哨与印度观察哨相距只有25米。

1981年,我从一连调到三连,就转业了。

根据达娃顿珠主任刚才介绍贡当乡的情况,现在贡当发展得那样好,建设得那样好,当然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对西藏人民关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与乡党委、乡政府领导尽职尽责,贡献力量与人民群众努力工作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听了以后,也确实感到很高兴,很欣慰。希望贡当乡发展得更好,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得更好。

附:1965年到1974年在一连连干任职情况:

连长:钟保明、谢建水、李德明。

副连长:王运铎、李德成、魏周太、罗太平。

指导员:周天喜、祁合国、杨继鸿。

副指导员:蔡绍斌、钱其强、张耀昌、邓朝贵、何正芳、余成富。

(根据张耀冒同志2023年12月30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新胜利宾馆10楼1029房,受邀接受采访录像录音讲述及老兵座谈会笔记综合整理部份内容)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刘光福:籍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972年12月入伍,在西藏日喀则边防服役16个春秋,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职干事,连政治指导员,驻岗巴县56206部队副部队长转业返渝。转业就职于重庆市石柱县建设银行支行至光荣退休。“青春无悔、赋闲怀旧”,律诗、随笔等“思念战友,追忆边防”的真情流露,被军地友人广泛称赞…


作者:刘光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三星堆人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就埋掉所有国宝?考古新解读

三星堆人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就埋掉所有国宝?考古新解读

浩渺青史
2025-11-09 18:40:38
【特稿】美国政府“停摆” 欧洲国家催讨美军基地雇员薪水

【特稿】美国政府“停摆” 欧洲国家催讨美军基地雇员薪水

新华社
2025-11-09 16:33:04
央视公开,中国下一艘航母将是核动力,福建舰姊妹舰将批量建造!

央视公开,中国下一艘航母将是核动力,福建舰姊妹舰将批量建造!

董董历史烩
2025-11-08 19:01:22
退出美国、加拿大国籍,百亿富翁带着全部身家加入了中国国籍

退出美国、加拿大国籍,百亿富翁带着全部身家加入了中国国籍

阿筀田间生活
2025-10-13 07:32:26
深度 | 【锂电+储能】产业链最核心的 10 家上市公司

深度 | 【锂电+储能】产业链最核心的 10 家上市公司

飞跑的鹿
2025-11-09 20:38:18
比缅北还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还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牛牛叨史
2025-10-24 01:33:16
曾医生的丈夫被网友扒出后,更加证明了她的“不简单”!

曾医生的丈夫被网友扒出后,更加证明了她的“不简单”!

诗意世界
2025-11-09 13:19:18
不雅视频偷拍者传被带走调查!地点不是医院值班室!!

不雅视频偷拍者传被带走调查!地点不是医院值班室!!

医护健康科普
2025-11-08 22:11:54
张本美和崩盘!决赛挽救赛点输2分无缘冠军,第15次不敌早田希娜

张本美和崩盘!决赛挽救赛点输2分无缘冠军,第15次不敌早田希娜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10 01:28:37
杨幂整容后遗症好可怕!直播生图曝光,脸垮挂不住肉卡粉状态不佳

杨幂整容后遗症好可怕!直播生图曝光,脸垮挂不住肉卡粉状态不佳

八星人
2025-11-07 11:25:05
面子里子都丢了!离婚半月前妻爆料调解细节,撕下猴哥仅剩的体面

面子里子都丢了!离婚半月前妻爆料调解细节,撕下猴哥仅剩的体面

千言娱乐记
2025-10-23 21:21:23
祖雄兵、曾琦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停职调查!两人可能会有5种结局

祖雄兵、曾琦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停职调查!两人可能会有5种结局

鋭娱之乐
2025-11-08 15:05:47
抗癌中草药第一名,把肿瘤细胞逐个击破!

抗癌中草药第一名,把肿瘤细胞逐个击破!

肿瘤科王红军
2025-11-09 10:27:00
王祖蓝自曝怕不能活过明年,已立遗嘱财产归太太,父亲46岁离世成心坎

王祖蓝自曝怕不能活过明年,已立遗嘱财产归太太,父亲46岁离世成心坎

In风尚
2025-10-28 18:26:15
超强台风“凤凰”逼近,海南启动海上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超强台风“凤凰”逼近,海南启动海上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界面新闻
2025-11-09 17:14:45
全运会举重小将刘嘉鑫:每天累计举重10吨,希望成为下一个刘焕华

全运会举重小将刘嘉鑫:每天累计举重10吨,希望成为下一个刘焕华

新京报
2025-11-09 22:13:23
这5种食物千万别买!里边常加硼砂,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天天买

这5种食物千万别买!里边常加硼砂,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天天买

阿莱美食汇
2025-11-01 08:22:49
时长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热传,矛头指向两位医生,详情曝出

时长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热传,矛头指向两位医生,详情曝出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6 09:33:43
红军城激战正酣,俄乌又打起“熄灯战”,均损失惨重

红军城激战正酣,俄乌又打起“熄灯战”,均损失惨重

史政先锋
2025-11-09 20:44:43
11球5助攻 18岁国足希望星引得英超德甲豪强哄抢 留洋新旗帜出现

11球5助攻 18岁国足希望星引得英超德甲豪强哄抢 留洋新旗帜出现

零度眼看球
2025-11-09 07:05:26
2025-11-10 02:23:00
雪域情怀吧 incentive-icons
雪域情怀吧
雪域老兵的情感高地和精神领地
3635文章数 39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巨好看、巨能玩、巨划算!宝安“湾区聚宝季”宠粉上大分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