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们,如果你感觉最近没有收到我们的推送,可能是因为公众号又调整了推送规则,导致推文没有推到你们的跟前。请星标我们,或是多多给我们留言,点赞,人海茫茫,不要走散哦~
![]()
云手艺重启的第一个项目,依然从刺绣开始。
今年整个春天,我们都在往返上海、苏州和南京。
第一次从苏州镇湖回来,是有点灰心的,因为现实很惨烈,我在平台上发了文章,收到许多条评论,很多都是从业者,大家都陷在一种无力感中。
那时我写,“这是一篇不能给出答案的文章”。后来,我们每日坐火车去苏州通勤,有时住在镇上,每天在1.7公里的绣品街上流连,去不同的店里,和老板以及老板的子女们闲聊。
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仙气飘飘,有的积极入世,有的拥抱变化,有的坚持自我。但无一例外,只要说起刺绣,都滔滔不绝。
撰文 | 伊登(Eden)
编辑 | 晨仔
![]()
这个群体非常特殊。这个小镇,几万人,8000名绣娘,几百户商户。本地人生了女儿,自然而然就学会了绣花。从小她们就跟着妈妈、祖辈边看边绣。她们当中的很多人,把绣花看得比读书还重要。悟性高的脱颖而出,一路从普通的从业者不断精进。很多人又重新开始学习,学绘画,学文化,形成了具有个人印记的刺绣风格。
绣娘这个职业是很辛苦的,每天十几个小时面对绣架,头、颈、手都高强度地工作,一幅让人称赞的作品背后,是绣娘将自己的时间、心力奉献其中。
在过去这是一门生计,随着经济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展,在过去的20年里,镇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绣娘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立足于自己的手艺,从一个几万人的小镇,走出了新的生命维度。
她们早就意识到了学习和视野的重要,很多家庭都送自己的子女去国外学设计,学管理。最近几年,绣二代们又纷纷回到了镇湖,以各自擅长的方式参与到了家族绣坊。于是,你能看到,原本几千户绣坊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技术和风格,而现在差异是在定位、盈利模式,它们的发展路径走出了无数种可能。
愈熟悉她们,就越觉得她们的故事有趣,从她们身上,你能看到传统工艺随着时代经济起伏的背景,看到劳力者与劳心者的区别,看到走出去与走回来的选择,看到自我的更迭,代际的斗争与传承。
《云手艺寻苏绣》系列短视频,正是从这一个个体出发,讲述她们的故事。
![]()
![]()
●《云手艺寻苏绣》。
在苏州,我最感到安心的时刻,是看绣娘绣花的时候。
绣坊里除了偶尔的说话声,有的绣娘会小声放着音乐,轻轻哼一下,大部分时候,只能听到针线在紧绷着的绣架上穿梭的声音,那声音竟然格外得令人放松。一下一下,如果你注意听,甚至可以听得出绣娘的功底和自信,一种对技艺的游刃有余感。
我坐在绣坊里,看她们专注地刺绣,看时间流逝,她们每日绣8个小时,10个小时,一幅浩大的画卷,画可能需要几个月,而绣,就以年为单位。
非要把刺绣的行为上价值太矫情,对她们来说,这就是工作。绣坊里的绣娘就住在绣坊边上,通勤时间5分钟,早上7点半上班,也需要打卡。几个老绣娘都已经六十多岁,头脸几乎都要埋到绣架中,每天坐8小时,几乎没有起来活动的时间。
每个绣娘脚边都摆着个小凳子,上面大多放着水壶、护手霜、小零食——是刺绣的几件套。下午5点半下班,下了班,就拎着个水壶回家了(一分钟都不耽搁)。辛苦是辛苦,却也心安,一点不内耗。
![]()
●《云手艺寻苏绣》。
她们不会追问意义,不会为行业发愁。
我看着她们,也忘记了替将来担忧。
在苏州镇湖度过一整个春天之后,我变得笃定了起来,渐渐生出了信心。
这里的几百家商户,每一家的发展道路都不同,有人留下,有人离场,每个人最终走只能走上自己能够走的路。
刺绣的美是毋庸置疑的。
即便是各种科技手段无比发达的当下,也依然有一些美好的事物需要身临其境,亲手触摸,刺绣便是其一。照片、短视频都很难表现亲眼看到刺绣的触动,而对很多匠人来说,也并没有心力把作品都放在网上,有太多精品只能在现场,等她们真正信任你之后,才会拿出来。也有太多孤品的设计,是我们不曾在任何一个社交平台上看到过的惊鸿一瞥。
![]()
我曾在毫无预期的心情下走入一位老师的展厅,她使用自己独创的针法,在她原创的花卉画稿上,只寥寥绣了几笔丝线,色彩透过丝线,半隐半现。
画框用了柔和的豆蔻绿实木粗框,几十幅花卉每副不同,又相互呼应,挂满了一整墙。这样的画作,早已脱离了传统意义上苏绣“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但这样的绣品,无论是放在新中式还是法式、极简风格的装修环境下,都非常和谐。
展厅里的阳光很明媚,光线照射在她用自创的针法绣的敦煌壁画残片上,我站在那里,觉得很温暖。
是的,哪里有困境,哪里就有生机。
这个春天,我们同时在为夏季刺绣系列做准备。
在茫茫刺绣中,我们选了适合在生活中使用的6个系列,与我们选中理念最吻合的绣坊和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合作,以更轻盈的方式将刺绣运用其中。
夏日之扇
夏天,扇子必不可少。
现在能看到的大部分手工扇子都是真丝、缂丝扇面,而我们与苏州手工制罗的匠人合作,使用了花罗扇面。
稍微了解面料的读者都知道,花罗是多么珍贵的面料。我第一次试穿花罗制成的小衫时,一下子就理解了古代贵族女性在没有空调的炎夏,为什么这么喜欢罗衫。那面料和身体接触的时候,清透隔热,比什么都不穿更强,能将暑气隔绝在身体之外,又有一种保护自己的感觉。手工花罗面料和机器花罗在花纹精细度、光泽层次、织造灵气上都有区别,只是成本实在太高,很难作为夏天的常服。
于是,我们选择将其制成小扇,使用的是手工花罗制衣后的剩余面料——以此大大降低成本,扇子做得也很小巧,直径16cm,使其能够成为夏季日常随身携带的小扇。
![]()
6款刺绣图案,均点到即止,不求华丽,但求生动,成为花罗上的点睛。随扇附赠了防尘袋,方便大家将扇子放在包内不损坏刺绣和面料。
![]()
![]()
![]()
![]()
做完一批之后,又得到消息,这批手工花罗已经用完,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下一批,手工物品,就是需要珍惜遇见。
![]()
2025夏季新款花罗小扇
添加虚度君微信
hhxdsgzyj
可享售后服务
点睛之绣
以精致的刺绣饰品作为日常服饰的点缀,既有巧思,又不突兀,适配性很广。再日常的服装,只要加一枚刺绣胸针,就显得出众了。
蝴蝶胸针就属于这样点睛的装饰。
![]()
![]()
![]()
![]()
我们的蝴蝶胸针保留了蝴蝶蹁跹飞舞的姿态,设计师使用麂皮绒做底托,并用了自己创造的工艺将底托与绣面结合,去除了手工的粗糙感又保留了刺绣的灵动,这个工艺耗时,也对工匠的技术要求极高。
拿到实物之后,会惊诧于它的精美程度,爱不释手。
![]()
2025夏季新款刺绣胸针
添加虚度君微信
hhxdsgzyj
可享售后服务
季节风物
![]()
![]()
![]()
![]()
24节气风物茶巾也是极可爱的物件。立春新竹,谷雨枇杷,小暑莲蓬,处暑龙眼,秋分柿子,大雪红梅……每款都惹人喜爱。
![]()
手工刺绣风物茶巾
添加虚度君微信
hhxdsgzyj
可享售后服务
日常之物
![]()
对生活而言,没有什么比睡眠更重要的,睡得好,万事皆可翻篇。一款真丝眼罩是睡眠的伴侣,更是一种心理按摩。
![]()
真丝刺绣眼罩
添加虚度君微信
hhxdsgzyj
可享售后服务
将刺绣运用在笔记本的封面上亦是一种新的尝试。布面手工装帧封面上,以刺绣点缀,沉静,熨帖。纸、笔、刺绣,形成一方结界。
![]()
![]()
![]()
文人刺绣笔记本
添加虚度君微信
hhxdsgzyj
可享售后服务
桌上风景
以刺绣做摆件是很常规的做法,但更常见的是精工的作品价格很高,价格低的品质很差。我们想在大家都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做出最好的作品,因此只做了两款。
![]()
![]()
![]()
都是双面绣工艺,一款新鲜,一款有鱼。桃子的图案是原创,追求的是配色的和谐;一款金鱼,也是苏绣中最常见的题材,但放在案头有非常好的意象,常见的题材,拼的就是绣工。鱼尾用到了上百分之一根丝线,细到极致。
点开链接,会觉得物超所值。
手工刺绣桌上摆件
添加虚度君微信
hhxdsgzyj
可享售后服务
祝大家,夏日愉快,好事发生!
![]()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云手艺Handcraft
本文作者:伊登(Eden),休闲学硕士。悲观人生,乐观生活。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this world.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Read More
![]()
好好虚度时光
更美,更自由的可能
公众号|视频号|微博|豆瓣|荔枝FM|小红书
搜索:好好虚度时光
应聘撰稿人请发送“应聘”至后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