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古巷藏着一座没有招牌的书屋。
![]()
75岁的程奶奶正用特殊方式延续儿子的书香梦。
三层老宅里堆满近万斤藏书,从汪曾祺到弗洛伊德应有尽有。 "沈充藏书,全场半价"的纸条是唯一的标识。 今年三月儿子离世后,老人开始整理这些精神遗产。
![]()
她拒绝高价出售:"要找真正爱书的人"。 浴缸里都码着绝版书籍,二楼风扇吱呀转着等知音。
社区工作人员透露惊人细节——有位顾客清晨七点就来蹲守。 更让人动容的是老人的计划:卖书所得全用来买钢琴捐给老年大学。 "老伴搞音乐,儿子爱文学,我想把这份热爱传下去。
![]()
" 短短三天卖出3000元的顾客不在少数。 但争议随之而来:如此珍贵的藏书是否该进图书馆?
有学者估算,其中孤本市场价可能超原价十倍。
![]()
老人却坚持半价原则:"钱够买琴就行"。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2000吨私人藏书因继承问题被贱卖。
程奶奶的浴缸书架,意外成了文化传承的温暖注脚。 "让书流动起来比锁在屋里强",邻居这句话道出真谛。 您觉得私人藏书最好的归宿是哪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