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46亿亩盐碱地,正悄悄变身“金土地”。
![]()
超过三分之一耕地有盐碱,荒地占全国近四成。干旱少雨,水贵如油,治盐碱先得管好水。
博湖县1000亩重盐碱地,曾种枸杞油葵总亏本。2023年用暗管排盐,破障加改良剂,盐少了。2024年辣椒玉米长得旺,播种还早了一个月。
这是“十四五”项目成果,8000万投了三年多。
南北疆设4个示范区,各有各的治盐招儿。焉耆盆地埋1-2米暗管,淋洗排盐最关键。伽师县干播湿出加药,克拉玛依调水肥。
兵团2团稻棉轮作,一地一策才有效。徐万里说,得找省水模式,少花钱多打粮。
阿克苏沙漠里,安徽芦竹“扎根”了。
7月长到1.
2米高,根扎33厘米固沙土。组培苗耐盐抗旱,固沙网锁死流动沙。单株年固沙2立方米,茎秆能造生物质燃料。
农民乐了,这苗既能治沙,还能变钱。奇台县种秋播油菜,亩产157.9公斤。
![]()
克拉玛依种盐地碱蓬,三年变中轻度盐碱。棉花亩产350公斤,荒滩成了产棉田。
黑枸杞公司更聪明,种黑果枸杞卖产品。
盐碱地不白养,还能赚上一笔钱。有人说,得先改地,暗管排盐见效快。
有人说,得先育种,省水还能长期用。苦咸水占水总量超三成,利用率不到8%。
巴楚县地下水超2g/L,亩灌400方带800公斤盐。淡化技术能分离盐碱酸,试点用了膜法集成。可成本高难推广,咸淡混灌盐还回田间。
8月16日科技厅发专项,要攻关苦咸水利用。徐万里说,得摸准盐咋积,降成本保安全。
争议归争议,治盐碱得看眼前和长远。
轻中度盐碱筛品种,重度盐碱种特色植物。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盐往盆地跑。蒸发大降水少,地下水带盐往地表冒。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说,要“以种适地”。可刘小京愁,耐盐品种少,技术还不够。得加快育种,开发特色植物,补技术短板。
![]()
补贴和项目资金,也得跟着往上提提。
芦竹从安徽到新疆,不只是苗在动。更是治理理念变,生态修复加产业兴。
蚌埠计划三年推10万亩,要搞千亿产业链。
以前靠国外指导,现在能反向输出技术。
这变化,够咱农民乐呵一阵子。新疆耕地1.06亿亩,四成多有盐碱。
改造后增产空间大,伽师克拉玛依棉花增两成。暗管排盐的地,有的增产快七成。
盐碱地不是累赘,是块潜力大的“宝”。有人问,我家盐碱地能咋整?得看轻重和位置。
轻的选耐盐品种,重的种碱蓬黑枸杞。
技术咋选?得听专家的,别自己瞎琢磨。想知道你家附近盐碱地咋治理?
点关注不迷路。文中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