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航空兵力量的迅猛发展持续吸引全球目光,其中,专为电磁弹射航母打造的最新型歼 - 15DT 电子战飞机的亮相,被外媒视为中国舰载航空电子战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标志。
综合战区专栏等外媒报道,最新曝光的图像清晰显示,歼 - 15DT 至少携带三个大型电子战吊舱:两个位于发动机进气道下方,两个位于翼尖。其低可视度涂装及两位数编号强烈暗示该机已进入解放军海军一线部队服役序列。
![]()
区别于滑跃起飞的歼 - 15DH,歼 - 15DT 独特的翼尖电子战吊舱,据信其背部减速板已被移除,以优化气动性能。
相比滑跃起飞,“福建舰” 的电磁弹射系统是歼 - 15DT 发挥全部效能的关键。弹射起飞允许歼 - 15DT 以更大的起飞重量升空,这意味着它能携带更充足的燃料、更多样且更重的武器载荷,尤其是那些体积庞大的电子战吊舱和高速反辐射导弹。
歼 - 15DT 的快速出现常被外媒拿来与 EA-18G 对比。深入分析其公开特征和技术路径,歼 - 15DT 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或潜力:
![]()
EA-18G 的核心电子战系统 AN/ALQ-99 战术干扰吊舱,依赖吊舱自身携带的冲压空气涡轮提供电力。虽然独立,但 带有发动机的吊舱增加了吊舱重量、复杂性和气动阻力。
从携带的吊舱形态和布局看,歼 - 15DT 的电子战系统很可能高度依赖飞机自身强大的机载发电能力,也就是独立供应+发动机供电模式。这种集成化设计理论上能提供更稳定、更充沛且可集中管理的电力输出,为更强大的干扰功率和未来系统升级预留空间。这是对 EA-18G 架构的一项潜在重要超越。
EA-18G 在执行伴随干扰任务时,通常需要挂载多个 ALQ-99 吊舱,这会挤占宝贵的武器挂点,限制其同时携带反辐射导弹的数量和能力,更侧重软杀伤。
得益于更大的机体和优化的挂载方案,歼 - 15DT 在挂载多个大型电子战吊舱的同时,仍保留在翼下重载挂点携带多枚 YJ-91 或更新型反辐射导弹的能力。这赋予了它强大的 “硬杀伤” 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或协同执行防空压制任务,实现 “干扰 + 摧毁” 的一体化电子攻击。
![]()
歼 - 15 系列平台本身就比 F/A-18F更大更重,内部油箱容积具有先天优势。结合弹射起飞 带来的满油满弹起飞能力,歼 - 15DT 将拥有比 EA-18G 更远的作战半径和更长的滞空时间。这对于远离航母编队、深入威胁空域执行长时间电子监视、干扰或护航任务至关重要,能提供更持久的战场电子战覆盖。
虽然具体性能参数属于高度机密,但歼 - 15DT 作为后发型号,其电子战系统必然采用了更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其吊舱可能集成了更宽频段覆盖、更高精度测向定位、更先进的数字射频存储器干扰技术以及网络攻击能力。
数字化的后端处理系统使其具备更强的信号处理能力、更快的威胁反应速度和更复杂的干扰样式生成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现代战场电磁环境。其系统架构可能更开放,便于未来软件升级和新技术的快速集成。
歼 - 15DT 的出现绝不仅仅是技术验证,它标志着中国海军航母打击群电子战能力达到了全新高度。它将能有效掩护歼 - 15 机群甚至未来的歼 - 35 隐形战机穿透敌方一体化防空系统,或在防区外实施大范围压制干扰。
![]()
其快速从概念走向服役的状态,再次印证了中国在国防装备研发、测试和部署上的 “中国速度”。
歼 - 15DT 舰载电子战飞机的登场,是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向世界顶级水平迈进的关键里程碑,也是中国航母迈向攻势作战的标志。其设计直指并力求超越 EA-18G “咆哮者” 这一标杆,特别是在发电能力与系统集成度、硬杀伤武器载荷灵活性、航程以及后发电子战技术先进性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或巨大潜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