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中,病虫害一直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过去,田间虫情监测主要依赖人工巡查、诱捕后手动计数,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因人为误差导致数据不准。如今,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一种融合了“智能识别+自动计数”的新型虫情测报系统正在悄然改变这一局面,让虫害防控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
小虫体测报系统
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自动化”与“智能化”。它通过在田间部署专用测报设备,利用光、电、生物诱集等方式吸引害虫,并借助高清成像技术自动拍摄虫体图像。随后,系统内置的AI图像识别算法会对图像中的害虫进行自动识别与分类,精确统计不同虫种的数量,并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
整个过程无需人工频繁干预,真正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测。无论是夜间出没的蛾类,还是白天活跃的蚜虫,系统都能精准捕捉并记录其发生动态。农技人员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管理平台,即可随时查看虫情数据、趋势图表,及时掌握田间害虫发生趋势,为科学用药、绿色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
小虫体测报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系统在识别精度和稳定性上持续提升。通过不断积累田间图像数据,AI模型能够“越用越聪明”,对本地常见害虫的识别准确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设备具备防雨、防尘、抗干扰等特性,适应复杂多变的户外环境,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在一些示范区的应用中,这种智能测报系统已展现出显著成效。相比传统人工调查,数据采集效率提升数十倍,且记录更加连续、客观。有农技站工作人员反馈:“以前每周要跑好几趟田里查虫,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数据,真正做到了‘虫情尽在掌握’。”
![]()
小虫体测报系统
当然,技术的落地还需结合本地农情。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虫情测报将更加智能化、网络化,为粮食安全和绿色农业发展注入更强科技动力。
(注:文中所提及技术为行业通用发展方向,部分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因环境差异略有不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