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是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是历史起源、文化、语言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
而对于任何民族来说,如何建构共同的民族史观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不但可以让族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还可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和凝聚力。
建构民族历史观是个严谨的过程,不仅需要参考本国甚至外国的历史文献记载,还需要和各种考古发现互相印证,最后通过严谨的逻辑将各种材料串联在一起,从而建构起一套“能够提升民族自信和凝聚力的民族史观”。
![]()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明
当然,在还原历史的过程中,还有一项工作很重要,就是如何在符合真实历史发展的情况下,尽量凸显出本民族或者本国的高光时刻,从而达到“提升民族自信和凝聚力”的效果,
基于这个前提,很多国家和民族都会选取有利于自己的材料来建构民族史观,甚至对历史稍加“修饰”。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即使是再弱小的国家或者民族,也不希望后人看到的是持续几千年的屈辱民族史。
![]()
近代中国确实落后,但我们曾经的辉煌已经足以建立起民族自信
但有这么一个国家的历史学家则稍显不同,他们为了提升自己的民族自信,已经丝毫不顾及学者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其他国家的学者也就是修饰一下历史,最多就是几个二流学者为博出位瞎写一通,但在这个国家,发明历史已经成为了传统。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该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历史发明家——“申采浩(신채호)”。
![]()
申采浩
![]()
朝鲜半岛的真实历史情况
在讲述申采浩的光荣事迹前,我还是想先介绍一下朝鲜半岛的真实历史情况,让大家对半岛的历史进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以便更好的理解“历史发明家的壮举”。
实际上,朝鲜半岛在公元前10万年之前就有人类生活,这一点并不是杜撰的,而是根据半岛上的丹阳金窟遗址、力浦区大岘洞遗址和德川胜利山遗址等考古发现得出的结论,其中的“力浦人”和“德川人”化石,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前人类化石。
![]()
力浦人
在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这一阶段,朝鲜半岛的人们开始过上定居生活,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器具制造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条状纹饰的陶器。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栉文土器时代”,这些陶器受到了中国辽东半岛文化因素的影响。
随后,朝鲜半岛进入青铜器时代,在此阶段,朝鲜半岛农业有所进步,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联盟开始形成。而各项出土的文物因与中国辽河以东的同期遗物有高度的相似性,证明了半岛和我国辽东地区的联系。
周武王灭商之后,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政权,定都在大同江流域平壤一带,史称“箕子王朝”或“箕子朝鲜”。
![]()
在我国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开始陆续出现了关于“朝鲜”的记载。《山海经》中称“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尚书大传》则记载“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为周之释,走之朝鲜。
根据这些文字记载,我们可以得出朝鲜位于中原以东的大海中,并且是周朝分封殷商贵族箕子政权的所在地。而箕子也被孔子赞扬为“殷商三仁”之一,《汉书》中也记载了箕子在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的壮举。
![]()
汉书
而在战国时期,箕子朝鲜曾和真番一同归属燕国,从考古发现来看,朝鲜半岛北部大量出土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燕国明刀币、战国式青铜兵器,证实燕国的影响力确实已经到达朝鲜半岛北部。
而在秦末民变潮中,燕王卢绾叛乱失败,其部下燕人卫满随即率领1000余名部属逃亡朝鲜半岛,并于公元前194年推翻了箕子朝鲜的哀王,夺取首都平壤建立了新政权,史称“卫氏朝鲜”或“卫满朝鲜”。
卫满朝鲜疆域范围不仅包括朝鲜半岛北部,还包括高句丽、真番、临屯、沃沮、夫余五国之地,远超箕子朝鲜。
![]()
虽然箕子朝鲜灭亡了,但箕子的影响却没有消失,他长期受到朝鲜半岛民众的崇拜,在20世纪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将文明教化导入朝鲜半岛的先驱者”。
但与此同时,朝鲜半岛还流传着“檀君朝鲜”的传说,即天帝桓因庶子桓雄下凡人间,降于太白山(妙香山)神檀树下,并与化为女子的熊结合生子,名为王俭,号为檀君(又作坛君),于公元前2333年在平壤建国朝鲜,这一传说最早出现于公元13世纪高丽王朝僧侣一然所著野史《三国遗事》书中。
但各历史学家对檀君的传说故事一直持怀疑态度,认为纯系神话传说,不可视为信史,更不可写入正史。比如朝鲜著名历史学家安鼎福便认为檀君之说“诞妄不足辩”。
![]()
安鼎福
实际上,神话故事确实可能是由民众根据实际发生的事情改编的,但当作正史绝对是荒谬的,就像我国不可能把《封神演义》和《三国演义》作为正史参考资料一样。
此外,就算抛开本身的神话色彩来看,檀君故事中充斥着“佛教色彩”,比如“桓因帝释”源自大乘佛教的经典《法华经》,故事来自佛经中屡屡出现的“牛头旃檀”,还出现“天王”、“符印”等印度雅利安宗教用语。
可佛教在公元372年才被传入朝鲜半岛,因而这则神话故事就根本不可能出现于公元4世纪以前。但不管怎样,自从僧侣一然在《三国遗事》中发明了檀君概念后,这一形象便得到了朝鲜半岛民众的崇拜,并与箕子合称为“檀箕”。
![]()
韩国人所绘檀君画像
“卫满朝鲜”后,朝鲜半岛先后经历了四郡与三韩、朝鲜三国时期(高句丽、百济、新罗)、新罗王朝、高丽王朝、李氏朝鲜王朝、大韩帝国等政权更替。
而在此过程中,朝鲜半岛不同区域内先后活跃着汉人、扶余、女真等族群,并最终融合为现代的朝鲜民族。
二战后,半岛南北两国均开始大力推动“檀君朝鲜”民族史观,否认“箕子朝鲜”的存在,而因为对于古朝鲜的相关文字记载实在太少,也让他们有了信口雌黄的余地,但半岛北部出土的燕国文物却是真实存在的。
![]()
燕国明刀币
所以,南北两国不得不承认“卫满朝鲜”的存在,但北边一口咬定卫满是古朝鲜边境将领,南边则称卫满虽为中原人并征服了朝鲜半岛北部,但融入了朝鲜半岛历史。
![]()
半岛民族主义者的兴起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内都是亚洲地区不可撼动的霸主,中华的文字礼法,典章制度对周边各国也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虽然汉字和纯正的汉文化传入朝鲜半岛的最早时间已无法考证,但至少不会晚于西汉的“汉武帝时期”,因为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兵由水、陆两路进攻,将盘踞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氏朝鲜灭亡。
![]()
所以,那时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已经被汉帝国纳入版图,并设立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相当于已经是中国领土,一整套华夏文明的文化与政治规范随之而来。
此后2000余年内,虽然中原地区政权更替不断,但强悍的中国一直都不是朝鲜所能抗衡的,所以朝鲜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安心自居为中华的藩属国,认同华夏文化。
这种学习和吸收中华文化在元朝时程朱理学引入半岛后更加兴盛,甚至出现了一批坚定的“事大主义派”士大夫。
什么是“事大主义”呢?实际就是朝鲜的统治者和士大夫们认为,朝鲜作为小国,无法仅靠自己的力量保卫国家,必须依靠大国的力量才能自保,所以必须作为藩属国紧跟大国的步伐。
![]()
事大派代表人物之一崔万里
在当时,中原儒家文化的中国是亚洲地区绝对的中心,所以朝鲜半岛上下都认为除中原以外的其他地区皆为夷狄。他们从骨子里认同儒家文化,认为自身属于次于汉族的民族,华夏文明属于更加优秀的文化,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逆向民族主义思想”。
当然,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看来绝对是自甘堕落的想法,所以自然朝鲜半岛上便会出现反对这种思想的人,尤其随着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国力不断衰微,日本不断侵略朝鲜,很多“事大主义分子”也开始转而成为“激烈的民族主义者”。
实际上,这种思潮早有端倪。在明朝灭亡清朝定鼎中原后,虽然朝鲜半岛开始侍奉大清,但王室、官员和民众的大明情结依然如故,甚至自诩继承中华文化正统,视大清为夷狄,这便造成了政治上和情感上的反差。
![]()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就已经提出过抛弃“事大主义”,建立檀君历史观的建议。建立能够提升自己民族自信心的历史观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很多朝鲜民族主义者为了快速提升民族自信心,便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要倡导民族主义有个“先决条件”,就是需要拿出自己民族强大和曾经辉煌过的历史依据,证明自己曾经强大过。不然万一民众看到自己的民族非但没有强大过,反而有着几千年的屈辱史,能建立起民族自信才怪。
相信在当初这批民族主义者看到真实的历史情况时一定十分头疼,因为朝鲜半岛长达几千年都是各个族群轮番征服和统治的历史,甚至连官方文字都是用的汉字,还以“继承中华正统为荣”。
![]()
![]()
所以,摆在这批朝鲜“有识之士”面前的路就只有一条了,这便是“发明历史”,尤其是上古朝鲜史更是重点,因为此时间段的历史记载较少,十分方便发明创造。具体方式便是大力挖掘各类史书中的模糊之处进行歪曲,同时搜集野史或者创造神话故事,
二十世纪末甲午战争后,大清的势力被赶出了朝鲜半岛,随后的朝鲜统治者虽然进行了各类改革运动,甚至还将国号改成了“大韩帝国”,但因为朝鲜半岛的改革就是个小号“洋务运动”所以依然不能阻挡日本侵略的脚步。
对朝鲜“洋务运动”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这篇文章:朝鲜王朝的光武改革为何失败?因为这就是朝鲜版的“洋务运动”
![]()
1910年,日本逼迫韩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彻底吞并了朝鲜半岛,自此大韩帝国灭亡,500年朝鲜李氏王朝走向了终点。
为了彻底奴化朝鲜半岛民众,日本方面提出了“日韩同源论”,鼓吹日韩两国同宗同源,但日本是哥哥,半岛是弟弟。
因为大清已经灭亡,民国自己尚且自顾不暇,朝鲜方面想找个能依靠的盟友都找不到。于是一批民族主义者决定“用魔法击败魔法”,即通过篡改出来的荒诞历史打造朝鲜半岛新史观,从而建立民族自信,鼓动民众对抗日本。
![]()
而这场新史观运动的主力大将便是本文的主角——“申采浩”。
![]()
为何申采浩能脱颖而出?
1880年11月7日,申采浩出生于忠清南道大德郡山,六岁开始在自家私塾学习汉学,十岁就可以写诗。他汉语水平颇高,通读四书五经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是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年”。
如果他生于中国强盛之时,想必还能成为治理国家的优秀官员,传播华夏文化的急先锋。但可惜他学习成长的阶段正是中华国力最为衰微的时刻,1895年甲午战争后更是连日本都能将其欺辱,这也让年少的申采浩十分迷茫。
所以,在1898年进入成均馆学习后,申采浩开始认为朝鲜半岛必须尽快改革才能走向富强,不能再将儒家思想作为半岛唯一的价值观。于是他便加入了独立研究会,和一群有志之士开始研究救国之道。
![]()
成均馆
与此同时,独立研究会还经常在大街小巷举办各类群众聚会,试图唤醒半岛上下的抗日斗争之心。而在这一次次的头脑风暴和活动组织工作中,申采浩凭借着自己突出的知识储备逐渐成为了“协会骨干人物”。
随着1899年大韩帝国政府开始镇压各类民间运动,民间团体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到极致,但这些运动还是有效促进了半岛的民智启蒙,而申采浩也仍然在坚持各类救国研究。
如果韩国的光武改革能够成功,使朝鲜半岛走上富强之路,可能申采浩会在成均馆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潜心进行学术研究。
但就在1905年,日本逼迫韩国签署《乙巳条约》,使韩国丧失了外交权,变成日本事实上的殖民地,日本也根据该条约设置了统监府控制韩国。
![]()
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官员
![]()
朝鲜总督府(前身为朝鲜统监府)
在这种情况下,深受丧国之辱刺激的申采浩放弃了成均馆博士研究生机遇,加入《皇城新闻》,成为了一名爱国启蒙新闻评论员,希望用手上的笔焕发民族的凝聚力和抗争意志。
在其担任新闻评论员期间,先后编写了《日本的三大忠奴》、《英雄与世界》、《对韩日合并论者的呐喊》等经典著作,并加入了地下组织新民会,拟定《大韩新民会旨书》,成为了独立运动的先锋。
但就在短短几年后,朝鲜半岛被逼迫签署《日韩合并条约》,成为日本领土。申采浩作为积极的独立运动成员,为躲避日本方面的追捕,便在日韩合并前夕逃往中国东北地区,继续进行独立抗争运动。
![]()
日韩合并条约
在中国期间,他创建了“光复会”,见证了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加入了“东方无政府主义联盟组织”,并持续地在各类报纸上发表反日文章。
而在这些抗日工作开展的同时,他也逐渐认识到,要想提升民族自尊心,确立民族独立根基,根本不能靠现在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民众的历史高光时刻,因为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高光时刻。
所以,他开始苦思冥想,并很快便得出了一个思路,具体如下:
(1)拼命在野史和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创造上古朝鲜史,具体就是用檀君神话取代此前始祖箕子的历史,凭借一己之力将大韩民族的历史推到了中国上古尧舜禹时期;
![]()
檀君神话
(2)把历史上凡是统治过朝鲜半岛的政权全部当作先祖,比如“高句丽”压根就和“高丽”是两个概念,但却被民族主义者们堂而皇之地当作先祖,这样高句丽的历史高光时刻也就成为了自己民族的丰功伟绩;
(3)大力弱化中华的真实影响力,拼命放大本民族英雄的功绩,比如壬辰倭乱中他把万历援朝的作用大大弱化,疯狂提高了韩国本民族将领李舜臣的作用,认为是李舜臣打赢了丰臣秀吉;
![]()
壬辰倭乱明军才是主力
在此思路的指引之下,申采浩发起“新史观运动”,并先后创作了《梦天》,《龙与龙的激战》、《朝鲜史论》、《朝鲜史研究草》、《朝鲜上古史》、《朝鲜上古文化史》、《朝鲜革命宣言》、《李舜臣传》、《乙支文德将军传》、《崔都统传》、《伊太利建国三杰传》等作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朝鲜上古史》一书,这是以朝鲜民族神话故事为基础的历史小说(我实在不想称之为历史书),最初在1931年开始陆续在《朝鲜日报》上连载,并在1948年以成书的形式出版。
该书中鼓吹“如果否认民族,那么就没有历史”,强调远古时期的朝鲜民族历史,并且丰富了传说中的人物檀君为正式的历史,但该书与诸多历史文献记载完全不符,根本经不起推敲。
![]()
在申采浩发起新史观运动后,韩国的各个民族主义者很快便领会了精神,各类篡改历史的史书也先后出现,比如《桓檀古记》和《揆园史话》,这两本书据韩国人说都是古书,然而实际上都是韩国被日本殖民时期写的伪古书。
其中最为夸张的便是《桓檀古记》一书,书中先是将高句丽视为先祖,然后鼓吹高句丽和百济多次占领中国大片土地,还得出了各种夸张的结论,比如:唐朝时期的国土面积不及辽东即朝鲜半岛三国任意一国,南宋时期更是被高丽压在国土南方一角。
![]()
韩国人根据《桓檀古记》得出的高丽疆域图
如果抛开历史观的荒谬之处单独来评价申采浩的新史观运动,确实有可取之处,因为他激发了朝鲜半岛民众的斗争热情,提升了民族凝聚力。所以在半岛光复后,申采浩也被南北两国共同推选为——“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
韩国高中生学习申采浩事迹
作为独立运动家,申采浩确实是一位优秀的抗日先锋,其在旅顺监狱内一直坚持抗争,直到病逝,绝对堪称“半岛的英雄”。
他有着朴素的民主思想、反对侵略的爱国主义以及民为国本的思想,是朝鲜半岛近代思想史上能够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进步社会政治思想家。
但作为历史学家来说,虽然南北双方都知道他所谓的史书“成色如何”,但因为建构民族历史观的需要,于公于私也必须对其歪曲历史的小说作品进行大力吹捧。
![]()
被日本人抓进监狱的申采浩
个人认为,在那时艰难的境遇之下,朝鲜半岛的首要目标是坚持抗日救国和建立民族自信。所以,以申采浩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者为实现民族解放而歪曲历史尚有情可原。
而且,虽然申采浩在近代历史研究方面的地位最高,但论造假的想象力,半岛民族主义者中比他夸张的“大有人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新史观运动开创的歪曲历史先河,使得后世民众只能在此基础上“越走越偏”,他们不可能承认造假,因为承认造假的代价就是完全丧失民族自信。
![]()
申采浩在抗日独立斗争方面确实值得称赞
所以,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只会愈加夸张,不可能有任何缓解,比如之前的人也就是发明一下上古史,最多也不会走出东亚范围。
而现在的一些纪录片中竟然敢宣称拥有10000年的历史,甚至还曾管治今天的中、日、韩、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以至伊朗和伊拉克的疆域。
因为是他们的祖先指派檀君儿子到“中原创立文明”,另一部分人则迁移到中东,成为闪族,创立了“璀璨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光明正大的称自己为四大文明的根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