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旁没有国旗,颁奖时国歌无声,三届大满贯冠军得主萨巴伦卡在网坛的每一次胜利,都伴随着对她身份认同的歧视。近日,萨巴伦卡的经纪人对此就非常不满,他发文表达了强烈的愤怒和不满!
![]()
“将她与政治事件挂钩的想法十分可笑,她只是网球运动员。”面对镜头,世界第一萨巴伦卡的经纪人斯图尔特·杜吉德难掩内心的愤怒,“她名字旁没有国旗显示极其荒谬,所有的俄罗斯选手都是这样,这太荒唐了。”
这位向来低调的经纪人罕见发声,矛头直指职业网坛对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运动员持续三年多的“去国籍化”政策。
![]()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国际网球组织(ITF、ATP、WTA)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球员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核心要求简单而残酷:禁止展示俄罗斯球员国旗。
在赛事官方标识、转播画面、颁奖典礼等任何环节,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球员的身份被抹去,代之以冰冷的“中立运动员”标签示人。
去年初的澳网决赛,萨巴伦卡击败中国选手郑钦文成功卫冕。然而,赛后的颁奖仪式上,球场上空无一旗飘扬,没有国歌奏响。这位白俄罗斯姑娘创造了历史,却无法代表自己的国家接受这份荣耀。
![]()
“如果每个人都觉得这样更好,那我也无异议。我对此无能为力。”萨巴伦卡在2023年澳网夺冠后的表态充满无奈妥协。
杜吉德在采访中坦承,萨巴伦卡的处境虽比两三年前有所改善,但现状确实不理想。2023年法网期间,身份带来的政治压力达到顶峰。萨巴伦卡因心理健康原因两次缺席新闻发布会,起因是一名记者质问她是否支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萨巴伦卡在Netflix纪录片《Break Point》中袒露心声,“我来自白俄罗斯,所以感觉很糟糕,太难了。如果我能控制,那么当然会尽我所能阻止一切。每个人都开始谈论,‘你必须禁止所有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球员参赛。’”
![]()
而在更衣室里,萨巴伦卡与球员之间的气氛也变得异常紧张。这位世界第一甚至考虑过退役:“现在每个人都在看着我即将失去网球。我只是不想再打网球了,结束一切!”
今年年初,德国退役名将佩特科维奇爆出惊人内幕:萨巴伦卡在美国的知名度还不如拉杜卡努,她和莱巴金娜的赞助收入总和竟不及这位英国新星。
数据佐证了这一说法。全球女运动员收入排行榜显示,萨巴伦卡的赞助收入为800万美元,而拉杜卡努的代言费高达1400万美元——尽管前者的大满贯战绩远胜后者。
![]()
“西方社会认知到萨巴伦卡虽是白俄罗斯人,更是世界级运动员,这存在本质区别。人们视她为全球代表、国际巨星,而非仅代表东欧小众市场。”杜吉德试图强调萨巴伦卡的国际巨星地位。
但现实却非常残酷。有球迷指出,如果萨巴伦卡来自中国这样的大国,以她的成就早成超级巨星。作为对比,中国选手郑钦文尚未获得大满贯冠军,但收入却超过萨巴伦卡。
当以色列球员在战争冲突的背景下仍能展示国旗时,规则的公平性备受质疑。网球界对俄白球员的限制远超足球、篮球等项目,后者允许他们以“中立”身份参赛。
![]()
“选择性制裁令人生疑。”体育评论员指出,“国际体育组织对俄白球员的限制,本意是向两国政府施压,但最终承担后果的却是无辜的运动员。”
今年马德里和罗马两站赛事,乌克兰球员科斯秋克仍拒绝与萨巴伦卡赛后握手,将政治分歧带入赛场。这类事件表明,去政治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仍有鸿沟。
![]()
杜吉德对未来的改善持谨慎乐观态度:“西方社会逐渐意识到,她虽是白俄罗斯人,但更是世界级运动员。这种转变的背后,是球员用实力赢得的尊重。”
当萨巴伦卡在2023年和2024年的澳网以及2024年的美网夺冠时,现场观众给予她巨星级别的欢呼,而非对其国籍的质疑。耐克、威尔逊等品牌仍视她为顶级代言人,证明市场对体育纯粹性的认可。体育精神不需要国旗认证,当萨巴伦卡转身走向训练场,球衣背后没有国旗,只有她的名字。(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陆小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