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父亲生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床,跑前跑后地忙活。手机响了,是战友群的消息。群里在说一位战友的儿子要结婚,大伙儿商量着每人至少上300块钱的礼金。看着这条消息,我心里沉甸甸的。父亲这次住院,不仅花光了家里那点积蓄,我还跟工友借了1000块钱。看着病床上的父亲,我默默做了个决定。
我是1983年9月当的兵,分在军区工程维护大队(是个团级单位),在一营三连干了四年。1987年10月退伍,回到了农村老家。我们县那批一起走的兵有400多人,除了考上军校提干和转志愿兵的40来个,剩下近400人都退伍回来了。
![]()
刚回来那两年,战友们联系挺勤。经常互相约着,到附近战友家里串门。谁家有点啥事,大家伙儿都挺热心,能帮就帮。那会儿我觉得战友真好,以后在农村过日子,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可到了1989年我结婚时,这事让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了。跟我关系好的三个战友,特意把我结婚的消息通知了全县的战友。我挺高兴,想着大伙儿能来热闹热闹。我还专门嘱咐管事的亲戚,多留出十来桌酒席,备好酒菜,招待战友们。
结果结婚那天,只来了同一个连队的战友,加上平时关系特别好的,总共就9个人。县城里的,还有其他乡镇的战友,一个都没来,好像压根儿没听说这事一样。这事虽然不大,但对我影响不小。它让我看清了现实:我就是个农村兵,自己圈子小,本事也有限,给不了别人啥好处,人家不来,我也没办法。
![]()
后来手机普及了,微信也有了。我在酒厂打工,被战友拉进了微信群。一时间,天南海北同一个部队的战友都聚到了一个群里,挺热闹。大家纷纷发照片,看模样都发福了,成了家,也都有了各自的责任和担子。
我在酒厂只是个临时工,那些正式工就成了我们的头儿。脏活累活,费劲的活儿,经常派给我们这些临时工。为了挣那份不算稳定的工资,我每天上班铃没响就进车间,下班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就算这样拼,拿到手的工资也是最低的,一个月就60块。扣掉自己的伙食费,能拿回家的钱少得可怜。
战友们每年都搞聚会。年轻时候,我们都很看重这份情谊,聚会都是AA制。刚开始钱不多,我自己虽然没啥收入,但父母听说我要参加聚会,也会支援一点,倒也没啥问题。
可有一年,聚会前一天,父亲突然头晕得厉害,说天旋地转,脸色煞白。我们赶紧把他送到县医院。检查来检查去,也没查出个确切原因,就按高血压治,效果也不好。钱花了不少,家里好不容易攒的那点钱,没几天就花光了。妻子没工作,孩子还在上小学,家里处处要花钱。父亲看这情况,说啥也不肯住院了,我们也没钱,只好把他接回家。
为了改善家里的状况,我白天在酒厂上班,妻子在家喂了两头猪,养了十几只鸡,还要照看两亩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在村里,我们家也算普通人家。
微信群里的消息却总是不断。今天这个战友的孩子考上大学,要办升学宴;明天那个战友家里盖新房,要“烧锅底”……我们这代人,六十年代出生,战友们的孩子也陆续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结婚的消息也越来越多。群里经常能看到这些喜事,偶尔也有老人去世的白事。遇到这些,我大多只是看看,很少在群里说话。
但当年我结婚时来喝过喜酒、上过礼的那十几位战友,我都记在礼簿上了。后来他们家有事,我也都一一去还了礼,抱着有恩必报的心思。就算这样,范围不大,可钱还是感觉不够花。
2015年父亲再次住院,我在医院陪床,跑前跑后,做检查、取药、交费,忙得晕头转向。就在这时候,战友群里,一个曾经关系还不错的战友(我结婚时他没来,也没上礼),@了所有人,连发三条消息,说他儿子要结婚了。他把婚宴的酒店地址、图片都发了出来,邀请大家都去捧场……有战友在下面说,现在孩子结婚,咱们战友随礼得上300了。
我注意到,他发完消息后,只有五六个关系铁的战友发了祝贺的话,群里绝大多数战友都选择了沉默。我看着这条消息,也和其他战友一样,选择了沉默。那时我已经四十多岁,家里的担子都压在我一个人肩上,我下定决心,不再理会这些虚头巴脑的事了。父亲住院的钱都没着落,我还借了工友1000块,这个平时高高在上的战友,他孩子结婚,我是不会去的。
我的好友林建民参加过一次战友聚会,回来跟我说后悔去了。他说聚会变成了那些有钱或者当官的战友互相吹捧的场合,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兵坐在那儿,浑身不自在。而我呢,主要是手里实在没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战友聚会一次就得两三百,有这两三百,我能给家里办不少事。
![]()
前些年,我还偶尔给战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如今,许多战友的名字,在手机通讯录里已经沉寂了很多年,甚至变得有些陌生了。后来,我索性删掉了很多人。
现在,我已经六十岁了。只和身边两三个战友还有来往。我觉得我们之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战友,更像是亲人。至于其他战友,就算了吧。那不过是青春年少时,在部队偶然相遇,之后便各奔东西,少有交集。今天的我,不是薄情寡义,实在是生活艰难,容不得我再有那些诗情画意的念想。战友们,你们觉得我这么想,有没有道理?生活这担子,有时候重得让人喘不过气。那些年少时的情谊,在现实的柴米油盐面前,终究要分出个轻重缓急。选择把有限的力气,花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子上,花在真正需要我、我也需要的人身上,或许才是对生活最大的负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