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颍河特大桥斜拉桥全桥合龙
8月12日,随着最后一节钢梁吊装就位,阜淮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颍河特大桥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实现全桥合龙,230米主跨连通两岸、打通咽喉。
![]()
颍河特大桥斜拉桥合龙段吊装作业
阜淮铁路正线全长约142.5公里,线路串联阜阳、亳州、宿州、淮北四市,与长三角高铁网无缝连接,是皖北振兴的关键工程之一,其中颍河特大桥因“长、美、特、难”成为全线之最。
颍河特大桥全长23.8公里,主桥采用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形式设计,双塔高度分别为115.1米和83.4米,塔身均为双向倾斜变截面H型花瓶桥塔,加之长达230米的大桥主跨结构,以及按扇形索面布置的42对斜拉索,使全桥在结构、视觉等多方面呈现恢弘美感,被誉为阜淮铁路留在颍河畔的“新地标”。
![]()
跨河而建的颍河特大桥
颍河特大桥结构新颖、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大桥桩、台、塔、梁四大关键工序,既是全桥难点也是建设亮点所在,特别是主塔和主梁施工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其合龙对阜淮铁路“连点成线”至关重要。
46根相同直径、不同长度和孔深的长桩施工,为大桥主墩建设带来“首轮”挑战,其中688号主墩最长桩108米、直径2.2米,孔深超过桩长20米,达到128米。过程中伴随超深砂层、大孔径成孔等行业难题,项目建设团队严控进尺速度、动态优化泥浆比重、创新应用气举反循环配合泥砂分离器等技术,在成桩质量和进度上持续探索实践,不仅完成了长大桩基施工任务,还实现了成桩等级一类等质量管控目标。
![]()
大桥斜拉索
“一深一高”施工是大桥管理的重点,“一深”:主墩承台基坑为大型邻河深基坑,开挖规模相当于10座国际标准泳池,稳定难、支护难、风险高等挑战贯穿始终,项目采用CT型锁扣钢管桩围堰支护体系,实施“引二打一,全深度引孔”等定制方案,实现了抵抗土压、控制沉降、保障稳定目标,为全桥安全优质施工创造了条件。“一高”:斜拉桥独特的H型主塔造型,大桥下塔双肢外倾、中塔双肢内倾,塔身截面逐节变化,几何结构十分复杂。项目自主研发并应用了内模加固系统,通过模内借力+结构支撑+二次加固方案,有效增强复杂姿态下爬模抗倾覆性能,严苛的管理体系同步提升了施工水平,确保了主塔稳步“爬升”和顺利封顶。
![]()
大桥主跨运吊施工
大桥斜拉桥主跨为钢混结合梁,梁体由20余组钢箱梁节段拼装而成,单块标准节段钢箱梁重量超过130吨,装配式桥面板涉及大体量、高重量、多工序,施工需破解“起、吊、运、装”等协同难题。为此项目选用重型桅杆式桥面起重机,搭配自主研发的“井”字形可调吊具,以“短平快”悬拼节奏保障了节点兑现。
作为阜淮铁路“咽喉”工程,颍河特大桥斜拉桥的顺利合龙,推动了全线建设进度持续刷新,为线路按期开通创造了条件。未来,项目建成通车后,皖北地区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将实现轨上互联和高效通达,并为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来源:中铁十二局集团)
02
京秦高速京哈铁路大桥顺利完成“四连转”
8月14日,一场万吨级的芭蕾“圆舞曲”在“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前极限上演,京秦高速京哈铁路大桥顺利完成“四连转”,为项目全线通车按下“加速键”。
![]()
京秦高速遵秦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京哈高速G1公路的并行线,纳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国家交通重点工程。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路线全长165.15公里,其中京秦高速遵秦段B10标位于秦皇岛市区,主线跨越海港区和山海关区,全长20.41公里。
京哈铁路大桥位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前,是项目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652米,需上跨京哈高铁、津山铁路、龙山联络线3条铁路线共计6股道。为不影响既有铁路正常行车,保证施工安全,大桥共设计有4个转体梁,是河北省在建的最大规模转体工程。4座桥梁总重超4.7万吨,相当于4.7座艾菲尔铁塔重量,且桥下平均每4分钟通过一趟列车,每天约有400趟列车经过,要将4个庞然大物在有限时间窗口内平稳、精确地转动到位,难度堪比“绣花”。
![]()
为保证大桥顺利转体及三条铁路的运营安全,建设团队上演‘铁道游击战’,在列车间隙抢出施工窗口,运用BIM+3D激光扫描技术构建全尺寸数字孪生模型,将梁体、支座、牵引系统等每一个细节都精准还原到数字空间,为转体施工的每一步操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转体过程中,北斗定位系统化身“空中标尺”,通过激光追踪,实时捕捉梁体三维坐标,精度达到±0.5毫米,让万吨巨梁在转体过程中的每一丝微小位移都能被精准捕捉;自动连续顶推系统则化身“指挥者”,可根据转体过程中的实时数据,智能调节转体速度,确保万吨级梁体在转体过程中始终“稳如泰山”,最终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
同时,为提升工程品质并践行绿色理念,项目部在桥梁建设中采用“高性能低合金免涂装耐候钢”。这种材料在大气环境中能自然形成致密、稳定的非晶态锈层,如同天然保护屏障,有效隔绝腐蚀介质(氧气、水分),其耐候性能是普通碳钢的2至8倍,大幅延缓钢材腐蚀,这不仅延长了桥梁寿命,更关键的是彻底消除了传统涂装体系后期脱落维修对京哈铁路运营带来的潜在干扰。
![]()
“山海转”系列转体施工前后历时38天,其背后凝聚的是建设团队对技术细节的极致把控和施工组织的高效协同,随着4座转体桥精准合龙,京秦高速全线贯通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京秦高速建成后,将对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结构,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来源:中交二航局)
03
青弋江特大桥将于本月底贯通
8月12日,S334峨山路东延伸(沿江高速-芜宣高速)新建工程二期工程正在快马加鞭地推进中,作为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的青弋江特大桥,将于本月底贯通。S334峨山路东延伸新建二期工程项目将力争于今年底实现主线建成通车。
![]()
目前,项目路基、路面以及桥梁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其中,分水河、沙陈河等桥梁施工已经结束。青弋江特大桥是二期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1753.48米。今年6月,青弋江特大桥主桥顺利合龙、东幅引桥梁板架设完成,西幅引桥预计月底完成梁板架设,届时青弋江特大桥将实现全桥贯通,桥面铺装、护栏等工程施工也将全面展开。此外,路面沥青摊铺施工预计将于今年9月启动,为主线建成通车夯实基础。
S334峨山路东延伸(沿江高速-芜宣高速)新建工程分两个项目实施,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5月底建成通车。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西起已建成的一期项目,上跨现荆十路(规划梦溪路)后向东跨越青弋江及芜屯路后落地,终点接入芜宣高速殷港互通立交,路线全长5.06公里。项目主线为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涉及特大桥1座、大桥3座、中桥1座,全线桥梁总长3117米。
![]()
作为芜宣机场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联系芜湖中心城区南部与荆方地区、湾沚区的东西向轴线干道,对促进区域立体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有重要意义。(来源:新京报)
04
威海市两座跨海大桥即将实施国家科学养护工程
近年来,随着区域交通流量大幅增长,重型车辆通行数量日益增多,再加之冰冻海域高盐、冻融的影响,长会口特大桥和香水河大桥面临严峻的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问题。
为彻底解决大桥安全隐患,威海市积极对上争取,两座大桥被列入交通运输部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
![]()
长会口特大桥、香水河大桥均位于威海市文登区国道G228丹东线,是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关键环节和标志性工程,通行后极大地缩短了荣成、文登的陆路交通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区间联系,在改善港口集疏运条件、完善公路路网布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此次科学养护工程将于8月15日起开始实施,通过采用新养护材料及工艺应用,对桥梁主塔、护栏、斜拉索等全面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利用桥梁健康检测系统、阴极防腐系统、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构建桥梁性能评估与预测模型,促成养护工作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最终实现跨海桥梁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科学长效养护。(来源:大众日报)
05
什川黄河大桥5号墩主桥箱梁边跨成功合龙
8月14日凌晨5时许,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浇筑到位,什川黄河大桥5#墩主桥箱梁边跨成功合龙。这一重大节点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大桥主体结构施工取得决定性进展,为全桥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
灯火通明的施工现场一幅热火朝天、紧张忙碌的景象:项目班子带班指挥,技术员边调整混凝土浇筑速度边校核配重水箱卸载速度,同时复核桥面合龙标高;安全员持手电筒巡护,提醒工人防滑、佩戴好安全用具;作业工人各司其职,卸料、振捣,紧张有序。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浇筑到位,大桥东西两岸引桥与双塔主桥区段实现了历史性连接。
作为皋兰县什川镇快速路延伸段的控制性工程,什川黄河大桥承载着贯通区域交通命脉的重任。大桥全长513米,采用创新的(88+150+88)米混凝土双塔斜拉桥与两侧引桥组合结构。大桥设计桥面宽度21.3米,两侧各设2.05米宽人行道,中间为两幅7.5米宽双向车行道,并由宽2.2米的中央分隔带(兼作主塔拉索锚固区)安全分隔,设计时速40公里。
据了解,什川黄河大桥是连接什川镇、皋兰县及兰州新区的关键纽带,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打通什川镇东西两岸交通瓶颈,极大完善区域城镇路网结构,显著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对加快什川及周边地区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与品位、带动沿河片区土地综合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来源:兰州日报)
06
“川甘新走廊”建设迈入实质性攻坚阶段
8月11日,郎木寺至川主寺高速公路TJ1项目施工现场传来捷报,项目一日内实现两大突破:郎川高速全线首根墩柱成功浇筑完成,同时日尔郎山隧道进出口正式进洞施工,标志着郎川高速公路建设迈入实质性攻坚阶段。
![]()
郎川高速作为国家公路网G0611张掖至汶川高速公路的核心段落,肩负着打通西部陆海走廊的战略重任。其中TJ1项目起于若尔盖县红星镇,止于红星镇花湖服务区,主线全长27.1公里。本次浇筑的红星4号特大桥首根墩柱,以及作为项目控制性工程的日尔郎山隧道,均是项目推进的关键所在。
在墩柱施工现场,TJ1项目技术团队秉持品质工程百年大计理念,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流程。面对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挑战,团队攻坚克难,确保全线首根墩柱完美成型,既达成工程突破,更彰显高原建造技术实力,为后续施工树立标杆。
![]()
日尔郎山隧道进出口顺利进洞,开启郎川高速隧道施工的序幕。针对复杂地质条件、紧凑施工时间及艰巨生产任务,项目技术团队联合业主、监理、试验室联合攻关,为隧道安全高效掘进提供坚实技术保障,推动项目施工迈入新阶段。
八月,高原正值施工黄金期,建设者们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建设,促成两大标志性节点同日实现,为郎川高速全面攻坚奠定坚实基础。(来源:蜀道集团)
责编 / 李诗韵
美编 / 杨敬倩
审校 / 李天颖 陈颖 廖玲
联系人:陈颖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8511928578
稿件投递
联系人:王硕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910070564
联系人:黎伯阳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010-64282959-503
联系人:穆玉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8910480043
《桥梁》云课堂
桥梁人24小时 移动资源库
联系人:曹 烁 17508419606
郭海龙 13051886728
联系邮箱:875543005@qq.com
《桥梁》云课堂课程
桥梁公开课微信公众号
喜欢请转发吧!

点个喜欢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