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旭辉集团在官微发布内部信:
“从低谷再出发,要二次创业,要走一个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道路;
距离旭辉真正“站起来”,可能还需要三年时间,挑战、困难、压力依然很大”。
从2022年11月到现在,
已经过去了1000多天,
旭辉68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
进入到投票冲刺期。
如果方案通过了,
公司的信用债将直接腰斩,
降到300亿以内,
债务期限拉长到9-10年,
利率降到3%以内,
走出“自救”的最关键一步。
2025年6月4日,
旭辉发布公告披露了债务重组最新进展,
6月3日举行的计划会议上
取得所需的法定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支持,
共有1250名持有总额79.33亿美元的
计划债权人参与投票,
其中1236名(持有总额73.51亿美元)
债权人支持该计划,
支持率约为92.66%。
该计划预计旭辉境外债务
在重组后将减少约52.7亿美元,
占债务总额约66%。
林中回来了!
5月中旬,沉默900天的
旭辉集团董事长林中首次露面,
向债权人发布了致歉信,
信中表达了对债权人的歉意,
对活下来、站起来的期盼,
反思了过去的发展失误,
畅想了未来的发展之路。
环境真的变了,
以前行业向上走的时代,
大家都有机会,
敢打敢干总能闯出一片天,
闽系“爱拼才会赢”占了一席之地,
活跃在台前。
行业风向突变,
很多企业直接从所谓的高点跌下。
一些企业尽最大能力把能做的做了,
想方设法把债权人的利益维护好,
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比如融创,比如旭辉;
当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有那么一些企业根本不顾债权人利益,
直接就躺平或跑路,债也不还了,
爱咋咋地,债权人反正也拿他没办法,
日子也过的舒服,
道德层面,你肯定也想谴责一番。
在道歉信中有这样一部分内容,刻画了未来旭辉的面貌,还想着重组后再站起来。
(下面摘了一部分原文)
“二、重组后旭辉如何「站起来」?
第一,发展模式上坚决摒弃"三高",
转向"低负债、轻资产、高质量"发展路径,
重点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
第二,旭辉未来聚焦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1)稳定的收租业务,持有京沪成都等一二线城市460亿元商业资产,24年租金达到18亿,通过运营提升保持稳定的增长。
2)开发业务深耕少数核心城市,精准把握城市分化中的结构性机遇;
3)大力发展房地产资管业务,结合旭辉的优势长项,积极转型,学习美式开发商的经验,往铁狮门、黑石方向发展。
旭辉的资管板块保留了核心团队和竞争能力,凭借品牌、团队和资源保持行业竞争力,帮助企业恢复造血能力。
第三,开发板块确立五大核心战略:
1)深耕战略,聚焦有效需求和优势区域;
2)精品战略,打造改善精品为产品主要方向;
3)四好战略,打造"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好生活"价值链条;
4)竞争致胜战略,以客户和价值为中心进行一体化全流程再造和供应链重塑;
5)稳健经营战略,重质轻速,效益优先;
第四,财务风控体系全面升级:
行业危机的洗礼使我们深刻反思过去的模式,理念,风控。经营策略上颠覆过去的认知,建立更严格财务红线体系,强化周期应对能力,保障公司未来三十年跨周期发展。
第五,旭辉仍保留“三全”核心能力:
1)全链条赋能:25年经验沉淀标准化产品体系与整建制团队,覆盖募、投、建、管、退全周期开发能力;
2)全业态运营和协同能力:可整合物业、长租、商业等多业态运营经验,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旗下永升服务位列行业TOP9,业务覆盖超百城,管理面积3.5亿㎡;租赁平台瓴寓位居行业TOP4,管理规模13万间,成为政府存量盘活核心合作方。
3)全国化网络:深度布局长三角等经济圈,依托属地资源实现多业态布局。”
我们都很清楚,旭辉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
过去快节奏,高规模的模式肯定是要永久告别了。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肯定是要慢下来,换一种活法。
旭辉的字眼里已经没有了规模,
而是想聚焦在几个核心的业务:
收租的业务、资管的业务,少数核心城市的开发业务。
这几个方向虽然有难度,但是可行的。
旭辉在过往的发展中,是闽系房企里的佼佼者,
也是行业里的代表型企业,
经验、资源、人才都是有积累的,
这样的一群人有很强的意愿发光发热,
旭辉通过自我调整,业务结构的变化把这些人重新做了安顿,
这何尝不是一件大好事,
这几年从房地产业里出去了多少人,
有的转行了,有的可能还在待业中,
就业的形势很严峻,
能通过业务结构的改变把这些人安顿好,
功德一件。
把商业经营好,养好一帮人也挺好!
旭辉的商业虽然在同行间算不得特别有竞争力,
但是也算是有个努力进步的方向,把现有的一些项目,
比如旭辉MALL经营好,也能养活一大帮子人,
倒也不需要打规模战,把有限的项目经营好就很美。
瓴寓可能会上市!
旭辉的长租公寓品牌是旭辉瓴寓,
近10年时间,旗下管理的长租公寓规模已经突破13万间,
在旭辉资管业务转型的规划里,
长租公寓业务可能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这与开发的业务不同,想要整体盈利还是有难度的,
未来不排除企业将这一业务内容推上资本市场的可能。
开发业务不可能再求规模,
试错成本太高了!
在旭辉的未来业务展望里,还是有开发业务的安排,
只不过方向和重心都变了,
开发的业务就瞄准少数的核心城市。
以前行情好,有一个项目做不好,
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项目拉一拉,
全盘能打平,影响也不会很大。
现在环境大不一样了,可不敢再照着以前的玩法来,
一个项目废了,可能就全军覆没了,
更不能指望集团来兜底,
这个时候,集团比项目穷。
更不可能再指望其他项目来兜底,可能性不大,
项目的试错成本太高了,
企业是付不起的。
国央企都不敢轻易下手,更别谈民企!
再者说,现在什么行情,
民企哪还能拿出钱来去搏规模,
肯定就是去抓住那些看着就很“安全”的项目下手。
旭辉短时间来很难再去市场上拿新的地、开新的项目,
毕竟债务重组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客观条件还不允许。
旭辉现在还有一大难题要解决,
那就是库存。
到2024年年底的时候,
旭辉的土地储备还有2900万平米,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很难处理的,
位置偏,质量没那么好,
自己开发没意义,
开发出来可能还会加速死亡,
想要政府收储也很难,只能是一个字——
等!!
等合适的时机,
企业重启了,市场好转了,
再选择性的开发出来,
或者等政府收储,或给土地转性,
行情不好,确实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库存的问题。
飘在上面不下沉,想要躺平已经不可能了!
以前一个地方的城市总或者区域总,
可能连项目上都没有去过,管理的很粗狂,
精细度很是缺乏。
现在可大不同了,还飘在上面,不往下沉,
还想着躺赢是不太现实的。
想要把项目做好,把当地的消费者服务好,
一定需要管理者以身入局,无限向下深耕,
了解到每一个细节,否则就很容易在现实中出局,
不仅仅是出险的企业,
现在还算稳健的企业也必然要如此。
旭辉现在干了一件事,
自己不拿地,不投钱,
还是能干开发建设的活,
那就是做代建代销。
代建的牌子是旭辉建管,
这个业务这几年发展的也不错,
综合实力排在行业TOP10内
拓展的也是很积极,
2025年一季度拿下了28个单。
合作的客户有不少国资,
国资出钱,出地,
旭辉建管可以承包开发建设、销售,
发挥了所长,给原有的团队找一个好的活计。
代建是一个口碑的生意,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点,
一个是产品要好,这也是现在的政策导向,
一个是服务要好。
即使是以后,旭辉再重启投资,
在核心城市开新项目,
也是需要有拿的出手的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
在苏州,旭辉正在把产品和服务结合起来向外输出,
2025年新开了两个盘,都是跟国资合作的,
一个是溪前雅居,与苏州太平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
一个是蠡棠森屿,这个是跟经开控股(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属的一级国有公司)联袂打造。
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苏州本地客户买的更多,
特别是工业园区的客群,因为相较于周边竞品,
这两个项目在价格和产品本身是有优势的,
溪前雅居相较于园区的别墅,价格上很香,
蠡棠森屿对面就有一个竞品,
那个项目是央企开发,是三代宅,
从产品本身来说,跟这个四代宅还是有些不同。
溪前雅居是苏州的首个四代墅区,
是一个集叠墅、洋房和高层于一体的综合性住宅项目,
因为集合了好几个业态,
所以项目整体规划容积率是1.8。
均价是在2.8万元/平米,
由于现在苏州也是支持人才购房,
符合条件的人才也能在项目上享受到优惠补贴,
政府会把钱直接打给项目,减少业主买房的首付压力。
叠墅分上叠和下叠:
叠墅:上叠170㎡、下叠185㎡、上叠225㎡、下叠235㎡,下叠有两层,前后各有一个庭院;上叠赠送了超大面积的露台花园,
业主都很喜欢,所以上叠卖的很好。上叠的话是有三层,最上面一层是有个阁楼,再加一个超级大露台花园,在上面BBQ,开PARTY不要太爽。
高层有105㎡和120㎡的户型,洋房有128㎡和140㎡的面积段选择。
蠡棠森屿是苏州的首个四代宅产品,
这个项目位于苏州相城区府旁,总占地面积8.37万㎡,容积率约1.5,
规划了20栋小高层,层高在12到17层之间。
户型面积从150㎡到220㎡不等,
每户都配有约30-50㎡的空中庭院。
项目均价2.95万/平米,把隔壁项目的价格也拉上来了。
建面约220㎡的户型堪称是空中墅居的终极形态,独门独户、前后两个露台,
可以说是前庭后院,前露台向外延伸3.8米,这是经过严格测算过的最佳宽度,从客厅直接延展出去。
建面约185㎡的B户型,双入户洄游动线+约10㎡独立光厅,仪式感拉满。
前后各赠送一个露台花园,可以用来种菜种花,也可以用来饮茶休憩,满足业主多样化生活需求。
建面约185㎡的奇数层户型,南向空中庭院联结客厅,打造“超级庭院”,让客厅与室外空间融为一体。
项目都配有会所,为业主开放,业主可以付费使用。蠡棠森屿项目里有泳池,健身房、瑜伽馆等等,
后期也要找到专业的机构运营,下班后,休息日,去游两圈,跑步机上跑一跑,瑜伽馆里练练,身体都很喜欢。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四代宅看着很美好,但是大露台大花维护起来却很难,
这个其实也有解决方法,直接付费找物业,项目上用的都是旭辉自己的物业——
永升服务。
一般常理上看,能买得起别墅,买得起大平层的也不缺那点钱。
怎么说呢,两个项目的位置都算比较偏,
但是若是买来退休后养老住,
或是在周边工作,
又或是合适距离跨城通勤,
买在那里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交付,
现在没有哪家企业可以说
自己的交付完全没有舆情,
但凡行业内能叫得出名字的企业,
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交付上的问题,
民企的舆情不少,
国央企也不例外,
放眼全网,
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各种交付舆情的新闻,
什么漏水,水帘洞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开发商现在也是被搞怕了,
对于产品不敢说太多,
害怕被潜在客户当成交付承诺。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
交付做不好,品牌很难立住,
其他工作更不好推进,
想要站起来的企业,
更需要先把交付做好了,
可不止按时交付,
更需要把品质要保障好!
摆在旭辉面前的任务是要尽快完成重组,
争取到时间,
用时间来换取改头换面、重新出发的空间。
任务很重、难度不小、挑战很大!
要活下去,站起来,
肯定是艰难的,
但心怀希望总归是有个盼头,
不至于毫无目的,
四处乱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