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成文
我今年65岁,从镇上的机械厂退休5年了。
以前在厂里开铣床,每天对着钢铁零件一共做就是八九个小时,下班回家时胳膊经常是抬不起来的 。
那时候我最大的盼头就是等退休,想着退休了我就解放了,可以和老伴一起去旅行,去唱歌跳舞好好消遣一番。
可谁能想到,退休后我还没过上那种美好生活,却“再就业”,成了年迈父母24小时连轴转的“护工”,过上了更痛苦的生活。
![]()
我家就我和哥哥两个孩子,哥哥大我6岁,打小他就比我懂事,也更有担当,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了。
父母步入70岁后,哥哥也主动把老两口接去他家生活。那时候我虽然成了家,也在城里买了房子,但我却没有他那么有担当。
也不是我不想照顾父母,而是那时候的我,忙着工作,老伴也还没退休,根本没办法照顾这两位老人。
只能每到周末放假,常回去看看,多给父母以及哥嫂买点东西。
我以为我哥可以赡养父母到终老,可命运偏不遂人愿。
9年前的一个早上,我刚到厂里准备开机床,就接到嫂子哭哭啼啼的电话,说哥哥早上起来就倒了,送到医院查是脑溢血,没抢救过来。
听到这消息,我当时脑子“嗡”的一声,缓过神来赶去医院时,哥哥已经没了气息,我蹲在走廊里,眼泪止不住地流,怎么也想不通,平时都好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后来,有邻居跟我说,我哥都是照顾父母积劳成疾了,因为在哥哥去世前两年开始,我父母就开始身体不大好,需要人辅助生活了。
![]()
更让人心寒的是,哥哥下葬没几天,嫂子就把父母连带行李送到我家,说她身体也不好,实在无能为力了。
看着嫂子这样,我们也无法拒绝,就扛起了这担子。
那时候我老伴刚退休,本来都收拾好行李要去外地帮儿子带孙子的,一看这情况,默默把行李又塞回了柜子。
她后来跟我说:“照顾老人比带娃累多了,娃是越养越精神,老人是越照顾越揪心。”我当时还没太在意,直到爸妈住进来半年,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刚把爸妈接来的时候,他们还能自己慢慢挪步、自己端碗吃饭。
我爸以前是村里的老支书,一辈子好面子、讲规矩,每天都要把中山装的扣子扣得严严实实,头发梳得一丝不乱。
可也就半年光景,他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
有天我修水管的时候,看见他蹲在地上捡掉在桌下的馒头渣往嘴里塞,饭桌上递他筷子,他攥着半天都夹不起一根青菜。
带去医院一查,说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并且还有脑梗的迹象。
从那以后,家里就没安生过。我爸认不出人了,有时候指着我喊“小伙子”,有时候又对着门骂“你为啥锁我家的门”。
最费劲的是帮他上厕所,他坐在马桶上就拼命往后仰,我得用胳膊圈着他的腰,另一只手帮他解腰带,每次折腾完,我俩都一身汗。
有次我刚把他扶回床上,转身去洗毛巾,就听见“扑通”一声,他从床上摔了下来,额头磕出个大包,手臂也受伤了,我赶紧把他抱起来,看着他额头上的血,心里又疼又急,不知该说他还是安慰他。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我都不敢睡得太死,因为父亲时常在半夜起来瞎跑,没人看着准出事。
就比如有次我起夜,看见厨房亮着灯,跑过去一看,发现父亲正拿着勺子在猪油铂里扒拉,嘴里还念叨“要找糖吃”;
还有一次,他把我老伴的降压药当成糖丸,差点吞下去,幸亏我及时抢下来。吓得我赶紧把家里的药、刀具都锁进柜子,厨房也装了安全锁,可还是防不胜防。
![]()
这边我爸刚发了病,我妈那边也出了状况。
她本来精神状态就不好,看着我爸活成这样闹人的模样,她自己也急得睡不着觉,然后久而久之,她也变了,尤其是脾气变得越来越怪。
有天我煮了小米粥端给她,她尝了一口就摔在地上,说“你想烫死我啊”;我给她买的软底鞋,她嫌不好看,非要穿以前高跟一点的硬皮鞋,结果有次崴了脚,疼得直哭,还怪我为啥不拦着她。
最让我头疼的是她的“小脾气”。有时候老伴跟她说话,她不理不睬,怕婆媳之间生是非,我老伴也很少跟她唠叨,谁知她转头就跟邻居说“儿媳妇不孝顺”“儿媳妇虐待人”。
有次邻居阿姨来串门,她拉着人家的手哭了半天,说我们不给她吃饭,哪里又瘦了,哪里又不行了,这话说的,把我老伴气得躲在屋里抹眼泪。
为此,我只能跟邻居解释,可人家嘴上说“理解”,眼神里的怀疑,却我看得清清楚楚。
为了照顾他俩,我把所有社交都推了。
以前厂里的老伙计总约着去下棋、去钓鱼,后来,每次看到他们发朋友圈晒渔获,我都会赶紧划过去,不是妒忌他们,而是怕自己那按捺不住的心。
有次老伙计打电话约我“要不要去某某水库钓鱼?那里有二三十斤的大伙哦!”,我看着沙发上打盹的爸妈,只能说“下次吧,下次再说”。
可我知道,哪有什么下次啊!
![]()
更让人揪心的是,自从照顾了父母,我和老伴的身体也越来越差。
老伴血糖忽高忽低,包里得时刻揣着血糖仪,餐餐都得先吃降糖药。
我原本就有关节炎,原本只是轻微的,很长时间才会犯一次,但照顾父母后,劳累更多了,这犯病就越来越频繁了,经常弯腰帮我爸穿鞋,直起来时都得扶着桌子缓半天。
有次我抱父亲去坐轮椅时候,突然腰椎疼得没站稳,直接跪倒在地,我妈在旁边看着,却帮不了我,幸好那次没伤的太严重,坐在地上缓了缓就过去了。
后来我妈又查出严重的骨质疏松,有天早上起来不小心摔了一跤,再也站不起来了,每个月都得去医院复查。
每次去医院,我都跟打仗似的:早上五点就得起来收拾,帮我妈穿衣服、喂早饭,再背着她下楼打车。挂号、缴费、做检查,楼上楼下跑,我妈走不了路,我就得背着她上台阶。
有次做骨密度检查,排队排到中午,我妈趴在我背上睡着了,我又不敢随便放母亲下来,这么站着背母亲,一背就是两个小时,把我的腿都站麻了。
![]()
那几年,我最怕的就是儿子回来。
有次儿子打电话说:“爸,我带孙子回家看看你们”,我赶紧说:“别回来,家里乱得很,等你爷爷奶奶好点再说”。
其实我不是想见他们,而是怕他们看见我爸妈的样子,会怕他们担心我。
就这样熬了五年,我爸先走了,走的时候92岁。
那天早上我去叫他吃饭,发现他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没了呼吸,走得挺安详的。
又过了3年,也就是去年,我妈也走了,年纪94岁。
看着家里摆着他俩的黑白照片,我心里说不清是啥滋味。有难过,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爹妈;也有解脱,因为总算不用再劳碌了。
![]()
送走爸妈后,我和老伴在老家歇了一个月。有天晚上,我俩坐在阳台乘凉,老伴突然说:“以后咱们要是这样了,可别拖累孩子啊”。
我一下子就红了眼,这正是我憋了好久的话。我不是太宠孩子,而是经历这么一次后,我真的怕了。
我知道儿子孝顺,可久病床前无孝子啊,我不想让他像我一样,为了照顾老人,把自己的日子都搭进去。我想让他能安心工作,能带着孙子去旅游,能有自己的生活。
父母走后,我内心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以后等自己也老了,就不养老了。
有人说我这是带坏风气,养儿防老天经地义!人老了,就得要儿女来养老。
我也不反驳这道理,但是照顾过失能老人的人才会知道,那种累不只是身体上的,更多还是心里的。
因此,我宁愿自己到时候走得痛快些,也不想让孩子跟着遭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