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专治各种不服,反诈亦如此)
男子张某,近期堪称“知识至上”的坚定信徒。他一头扎进各类反诈知识的学习中,自认为已摇身一变成为“反诈高手”。某一天,他竟主动搜寻疑似诈骗平台,带着满满的自信踏入这个“危险战场”,妄图与骗子来一场“巅峰对决”。然而,结局却令人唏嘘,4 万 6 千元瞬间打了水漂。
这一行为,乍看之下荒诞不经,却隐隐透露出一种熟悉的倔强。张某坚信知识能赋予他绝对的掌控力,自信能够一眼看穿骗局,将骗子反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就像一场变幻莫测的棋局,岂是刚刚背熟规则就能轻松破解的?这份“我必胜”的执念,最终成了他被收割的“入场券”。
这场景,与股市的厮杀何其相似。众多新手在踏入股市之前,皆是雄心勃勃。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股神秘籍”,钻研 K 线图的玄机,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开启财富之门的密码,足以“战胜市场”。可一旦投身股海,迎接他们的却是市场先生冰冷无情的打击。技术指标可能会失灵,价值判断可能会滞后,一只“黑天鹅”振翅飞过,就足以掀翻所有精心构建的模型。每一根跳动的 K 线,都仿佛在无声地嘲讽着他们的傲慢。
股市与骗局,表面上看似天差地别,实则内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庞大、复杂且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系统,是专门为那些“不服气”的人量身打造的认知陷阱。
张某为反诈交的 4 万 6 千元学费,与众多股民在熊市中损失的大把真金白银,本质上并无二致。它们都为同一个幻觉买了单:即凭借个人的力量和浅薄的积累,就能够凌驾于系统之上,成为那万里挑一的“幸运儿”。这个幻觉就像海市蜃楼,诱惑着无数自信满满的人前赴后继地踏入这片荒芜之地。
真正的骗局,总是披着“这次绝对不一样”的华丽外衣;而真正的不服气,往往是在支付了昂贵的学费之后,才学会低头认输。
张某报警后,坐在派出所冰凉的椅子上,眼神空洞而茫然;而此时,无数在股市中挣扎的股民,正盯着那绿油油的屏幕,神情竟与张某如此相似——他们都曾以为自己手持利刃,能够刺破重重迷雾,却最终被更为庞大的规则无声地淹没。炒股,专治各种不服,反诈亦如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