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太原市南中环桥施工现场,工人们头顶高温,激战正酣,现场一派繁忙。
安装张拉设备
焊接作业
焊缝检测
“南中环桥上耳板斜拉索更换维修工程从7月19日开工,到现在建设工期过半。”太原市市政桥梁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更换安装12根斜拉杆,完成总工程量的63%;粉刷拱座、更换桥面破损便道砖、处置防撞墙病害、清掏冲洗伸缩缝完成100%;涂装桥梁栏杆完成总工程量的70%;平台梯道涂刷防锈漆完成总工程量的100%;清掏冲洗泄水孔完成总工程量的50%。
太原中环道路环绕中心城区四周,南中环桥、北中环桥飞架汾河两岸,是市民跨河出行的必经之路。昼夜承担着庞大的交通流量,是交通压力最大的跨汾河桥梁。
南中环桥由中铁大桥局建设,于2010年10月建成通车,属于多索面下承式系杆拱桥。该桥双向八车道,主桥全长300米,采用下承式连续拱梁组合结构,设计荷载等级为城-A级。
近年来,太原城管市政部门一直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要求,组织人员对全市桥梁设施开展常规性检测工作。委托专业检测单位对跨汾河桥梁进行结构定期检测,掌握桥梁运行状态,确保桥梁运行安全。
针对南中环桥结构异形、受力复杂、交通压力大等情况,太原市政部门已对其连续进行了12次监测。经过检测观察,一方面长期汾河高湿度环境,水汽侵蚀、庞大车流量和强风作用,对悬索等部件寿命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预防性更换老化部件,符合《公路缆索结构体系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对悬索部件15–20年更换周期的要求。
为集中解决相关的安全隐患,确保桥梁运行安全,今年决定对南中环桥主桥上耳板和悬索进行集中更换维修。
因上耳板位于车行道上方,施工涉及高空吊装及安装作业,还需对预应力斜拉杆进行拆卸和张拉。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太原市政部门多次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合理规划桥上作业空间。同时按照“时间不断、空间占满”的要求,科学安排工期,保证施工进度。
太原市市政桥梁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扎根施工现场,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细致检查。
除锈和涂装维护
在施工过程中,太原市市政建管中心市政桥梁管理所秉承系统维护理念,不仅对上耳板及斜拉索进行更换,还对桥梁出现的道路病害、便道砖破损、桥梁栏杆锈蚀以及防撞墙墙皮脱落等设施病害,同步展开全方位维修养护。
激光除锈新工艺
连日来,施工人员开始对锈蚀的桥梁栏杆展开除锈和涂装维护工作。据介绍,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除锈首次采用了激光除锈新工艺。这种工艺具有定位精准、高效环保、长期使用耗材更低等优势,特别是对于桥梁护栏边角部位的顽固锈蚀,除锈效果更好。
在经历了深度除锈、打磨等后,上第一层面漆。
涂装材料首次采用了水性氟碳漆,这种漆具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低,不易褪色,可有效抵御多种腐蚀介质等优异性能。通过协同应用激光除锈新工艺与高性能水性氟碳漆,南中环桥梁栏杆的维护效果与耐久性将得到全面提升。
工程预计8月底完工,一起期待!
工人乘高空平台升至桥体
校准每一颗螺丝
南中环桥维护加速推进
图文:张宝明
视频:张宝明 严长江(见习)
来源 |山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