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韩国首尔的明洞商圈有点“热闹”——但这热闹可不是游客逛街的烟火气,而是反华集会的叫骂声。8月12日深夜,青瓦台会议室的灯亮到后半夜,总统李在明拍了桌子:“再这么闹下去,韩国的脸都要被丢光了!”
这话听着解气,但明眼人都知道,李在明真正着急的,恐怕是自家“钱袋子”要保不住了。
![]()
一、从“骂街”到“砸饭碗”:反华集会怎么就捅了马蜂窝?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首尔街头到底发生了啥。
8月初开始,韩国保守派带着一群人,举着“赶走中国人”的标语,专挑明洞、东大门这些中国游客扎堆的地方闹事儿。有人对着中国游客竖中指,有人故意撞翻人家手里的购物袋,甚至还有人追着留学生骂脏话。视频传到网上,国内网友气得够呛:“这哪是抗议,分明是耍流氓!”
更讽刺的是,这些人喊的口号是“反对中国干涉大选”。可问题是,韩国大选3月份就结束了,李在明都当上总统小半年了,中国从头到尾连句评论都没说过,哪来的“干涉”?
说白了,就是有人故意挑事儿。保守派一看自己选输了,经济又搞得一塌糊涂,老百姓怨声载道,干脆把锅甩给中国:“都是中国人抢了我们的工作!都是中国游客不来让商店关门了!” 这种话在网上一传,脑子热的人就被煽动起来了。
![]()
但他们没想到,这把火玩脱了。
中国游客吓得不敢去了——8月份韩国旅游预订量直接掉了30%,明洞那些靠中国人养活的化妆品店、免税店,老板们天天聚在街头举牌子抗议:“别闹了!我们要吃饭!” 要知道,以前中国游客消费能占明洞收入的40%,现在人不来了,整条街冷冷清清,店员站在门口都快哭了。
更要命的是中韩贸易。韩国人自己都说,他们每4块钱GDP里就有1块来自中国。从三星的芯片到现代的汽车,多少大企业指着中国市场吃饭?现在可好,这边街头骂着中国,那边企业高管急得跳脚:“总统快管管吧!再这样,我们订单都要黄了!”
这时候,李在明再不出来“灭火”,恐怕真要变成“韩国经济第一罪人”了。
二、李在明的“紧急止损”:真心反歧视,还是怕“钱包漏了”?
8月12日的国务会议上,李在明总算硬气了一回:
“这种集会不是言论自由,是犯罪!是在砸韩国的招牌!” 他把话说得很重,又是定性为“威胁国家利益”,又是要求制定“制度性对策”,听着挺像那么回事。
但老百姓可不傻。有网友直接戳穿:“早干嘛去了?之前保守派骂中国的时候,政府装聋作哑;现在游客不来了,订单要黄了,才想起来管?这哪是反歧视,分明是怕钱包漏了洞,赶紧找块布堵上!”
这话虽然难听,却说到了点子上。李在明心里比谁都清楚,韩国现在是“安全靠美国,钱包靠中国”。美军基地得靠美国保护,可老百姓的饭碗、企业的订单,大多得靠中国。之前他为了讨好美国,在芯片问题上跟中国闹过别扭,已经让不少企业受了损失;现在再让街头暴力把中国彻底得罪了,韩国经济真可能撑不住。
![]()
所以,他这次表态,与其说是“重视包容的民主国家”的担当,不如说是一场“经济保卫战”。
但光说不练假把式。韩国网友早就看穿了:“李总统,你说要‘制度性对策’,可《禁止歧视法》都立了三年了,外国人被欺负了报警,定罪率才12%。法律就是张废纸,你让我们怎么信你?”
这话问到了关键。现在在韩国的中国人,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留学生不敢出门,怕被人追着骂;中资商铺要么关门,要么雇保镖守着;有人甚至躲在地下室好几天不敢出来买东西。中国大使馆早就发了警告,让大家别去人多的地方,遇到事赶紧拍视频留证据。可这些,都只是“自保”,不是“解决问题”。
李在明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光开会骂人没用。得把那些煽动仇恨的人抓起来,得让警察真正保护外国人,得让法律不再是摆设。否则,“制度性对策”永远是句空话。
三、谁在背后搞鬼?保守派的“选举阴谋”害苦了所有人
要说这场闹剧最恶心的地方,就是背后全是政治算计。
保守派输了大选,心里不服气,就想出个馊主意:编造“中国干涉选举”的谣言,把水搅浑。他们明知道这是假的,却在网上买水军、找营销号,把谣言越传越邪乎。什么“中国黑客改了选票”,什么“中国外交官贿赂韩国政客”,编得跟真的一样。
更阴险的是,他们故意把集会地点选在明洞、东大门这些中国游客多的地方。为啥?就是想制造冲突,拍点“中国人被打”“中国游客和韩国人吵架”的视频,然后发到网上说:“你看,中国人就是坏!” 这种操作,简直是把老百姓当傻子耍。
![]()
还有些韩国媒体,为了博眼球,天天报道“中国渗透韩国”,说什么“中国留学生都是间谍”,“中资企业在偷韩国技术”。这些话听多了,一些本来对中国没意见的人,也慢慢变得疑神疑鬼。
中国大使馆7月份就看穿了这套路,发声明说这些人“捏造事实、抹黑中国”,还找韩国政府交涉了好几次,让他们保护中国公民安全。可那时候韩国政府要么装没看见,要么说“这是民间行为,管不了”。现在好了,火烧到自己身上了,才知道疼。
四、中韩关系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合作,还是被政治绑架?
现在中韩关系,就像走在钢丝上。
一方面,韩国企业离不开中国。三星、SK海力士这些芯片巨头,天天盼着中国给他们更多市场配额;现代汽车刚在中国开了新工厂,就等着赚钱呢。另一方面,保守派天天在背后捅刀子,想破坏中韩合作。
就拿中韩自贸协定升级版谈判来说,本来都快谈成了,结果因为这场集会,不得不延期。韩国网友气得骂:“保守派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把国家前途都赌上了!”
更别说那些靠中国游客吃饭的商家。明洞的化妆品店老板算了笔账:“以前中国游客多的时候,我一天能卖100多万韩元,现在一天就卖10万,连房租都不够。再这样下去,我只能关门回老家了。” 最近,几百个商家联名给青瓦台写信,求李在明赶紧管管那些集会的人。
![]()
说到底,中韩之间的经济纽带太深了,谁也离不开谁。韩国要是真把中国得罪狠了,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李在明现在的“灭火”行动,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就看他敢不敢动真格——不光是骂几句街,而是把那些煽动仇恨的政客、媒体、团体彻底查清楚,该抓的抓,该罚的罚。
否则,今天是“反华集会”,明天可能就是“反日集会”“反美集会”,韩国这个“包容的民主国家”,最后只会变成一个被民粹和仇恨绑架的“麻烦制造者”。
这几天,有个在韩中国留学生发了条朋友圈,配了张照片:窗外是首尔的夜空,远处隐约有示威的火光。她写道:“他们闹够了回家睡觉,我们却要在恐惧里熬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这句话看得人心酸。
李在明说要“止损国家形象”,可国家形象不是靠开会喊口号就能挽回的。它藏在每一个中国游客敢不敢放心去明洞逛街的脚步里,藏在每一个在韩留学生能不能安心走在路上的眼神里,藏在每一份中韩企业能不能顺利签成的订单里。
![]()
韩国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继续当那个靠煽动仇恨转移矛盾的“民粹玩家”,还是真正做一个“重视包容”的成熟国家?
答案,或许就藏在李在明接下来的行动里——是真的“缝补钱包”,还是连“缝补”都懒得做。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等着看:这场闹剧,到底会以“韩国清醒”收场,还是以“两败俱伤”结束。毕竟,谁也不想看到,两个邻居因为一些政客的鬼把戏,从合作伙伴变成互相提防的“陌生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