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发球是排球比赛中唯一不受对手直接干扰的技术动作,它作为比赛的战术起点、直接得分手段和攻防转换的核心环节,是决定比赛主动权与节奏控制的关键技术。
在现代排球比赛中,发球越来越得到世界各队的重视,发球的攻击性越来越强。一支球队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发球。
今天,“细品名人”在这里回顾陈忠和、郎平执教时中国女排的发球,再来谈谈赵勇执教这支中国女排的发球……
2001年,陈忠和执教中国女排。上任伊始,他就着力打造球队的“七仙女”。
陈忠和打造的“七仙女”阵容是:
两个主攻:杨昊、王丽娜
两个副攻:赵蕊蕊(张萍)、刘亚男
接应:周苏红
二传:冯坤
自由人:张娜
陈忠和是一位颇具智慧和谋略的金牌教练,特别讲究球队的攻守平衡。而发球,是陈忠和特别重视的技术环节。
陈忠和时代,中国女排的发球有两个特点:
一是发球具有多样性。
杨昊、王丽娜、周苏红、张萍采用大力跳发球,且各具特点。
赵蕊蕊发长距离上手飘球,以平冲飘球为主。
(刘亚男与陈忠和)
刘亚男也发上手飘球,但球速较慢且带有飘晃轨迹,容易让对手判断失误。
冯坤也发上手飘球,但长短结合。
二是发球的攻击性强。
杨昊、王丽娜、张萍的大力跳发球力量大,速度快,落点分散,极具威胁。
杨昊大力跳发的速度达90公里/小时。
(陈忠和为王丽娜打气)
王丽娜大力跳发的速度为87-89公里/小时。
张萍大力跳发的速度超过90公里/小时。
赵蕊蕊发平冲飘球,利用身高优势增强击球力量,球速较快。
陈忠和执教中国女排时,发球的攻击性很强,这也是中国女排连夺2003年世界杯、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重要的一环。
郎平第二次执教中国女排时,也非常重视球队的发球。
当时中国女排发球的种类比较单一,但效果不错。
主力阵容中,除了张常宁采用跳发,其余都发上手飘球。
张常宁大力跳发、跳飘相结合,变化多。
张常宁发球前会多次旋转排球,提升发球的稳定性和迷惑性,被称为“魔性发球”。
(朱婷发球)
朱婷发上手飘球,特点是弧线飘忽,落点精准,虽速度较慢,但通过旋转和轨迹变化干扰对手一传。
袁心玥发上手飘球,击球点高,达2.30米。她发球的时速达65公里/小时,过网下坠角度达12度,使对手难以适应。
丁霞发跳飘球为主,利用掌根短促击打球体,线路变化多,落点精准。
郎平执教时,中国女排发球的攻击性也较强。
赵勇执教中国女排的时间不长,但通过2025年女排世联赛,球迷普遍认为中国女排发球的攻击性不强,且失误多。
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全部发上手飘球、跳飘球,没有人采用大力跳发,发球种类单一。
吴梦洁发上手飘球,球过网后急剧下坠,难以判断落点,效果较好。
庄宇珊发跳飘球,以找人找点为主,速度快,落点刁,有一定的攻击性。
(王媛媛发球)
王媛媛发上手飘球,以长距离飘球为主,球速慢,失误多,球经常飞出底线。
龚翔宇采用跳飘发球,球速快,带有侧向飘移,线路长,弧度低平,落点深。
对手适应后,龚翔宇发球的威力会大减,且失误不少。
总之,赵勇要想带领中国女排走得更远,必须加强发球的攻击性。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