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数据:
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1.16万亿元,同比多增0.39万亿元。7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9%,前值8.9%。M1同比5.6%,前值4.6%;M2同比8.8%,前值8.3%。
要点:
7月份M1、M2增速均明显加快,社会流动性充裕,但高储蓄特征未变,居民企业融资需求不足,私人部门需求有待提振。
存款端看, M1同比快速攀升,M2同比增速回暖,M2-M1剪刀差再度缩小。流动性增速明显加快,经济活跃度提升。我们理解,M1上升源于企业流动性的改善,以及近期资本市场信心回升,向好势头不变。财政支出加快推高M2增速,M2-M1剪刀差收窄至3.2%,反映各项政策提振市场信心,资金循环效率提升。
融资端看,居民企业贷款需求回落,社会融资主要受政府部门融资支撑。今年1-7月份政府发债规模已达89000亿元,占全年计划发行量的75%,在前期发行节奏较快的前提下,7月依然保持较大发债规模,今年当前进度明显快于近五年均值的47%。
对于企业贷款,呈现总量收缩但结构分化的特征,中长期贷款疲软。信贷负增长反映有效贷款需求不足,7月是传统信贷小月,季节性增长动能减弱;在“反内卷”政策推进背景下,企业减少过剩产能而导致中长期贷款减少;此外,国务院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要求大企业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天,减少账款拖欠,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
对于居民贷款,7月份居民中长贷、短贷均低于近五年平均水平,在上月“618”促销活动提前透支消费以及信贷冲量效应下有所回落,地产市场疲软也反映中长贷需求处于低位,居民端表现仍较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公告,因为资金节奏和监管原因,部分地区在5-7月短暂停过“国补”发放,抑制了部分消费意愿,但第三批69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已经全部下拨,8月1日全国线上线下申领通道全面恢复,或边际改善消费疲软现状。
总体看,流动性明显改善,信贷受季节因素波动较大,整体评估6月和7月新增贷款同期相比仅小幅下滑。目前正处于政府加杠杆、私人部门去杠杆的和谐化债过程,下一步需要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保持需求稳定。8月12日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贴息或将激发居民消费,但是否能够变相降低实际利率、释放资金活力效果有待观察。目前来看今年政府发债节奏过快,若后续未增发特别国债,政府发债速度可能放缓,社融增速或将承压。
正文
7月份M1、M2增速均明显加快,社会流动性充裕,但高储蓄特征未变,居民企业融资需求不足,私人部门需求有待提振。
第一,存款端看,M1同比快速攀升,M2同比增速回暖,M2-M1剪刀差再度缩小。7月份M1同比较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至5.6%,增速创2023年1月份以来新高,流动性增速明显加快,经济活跃度提升。我们理解,M1上升源于企业流动性的改善,以及近期资本市场信心回升,向好势头不变。M2同比由上月的8.3%升至8.8%,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加快推高M2增速,M2-M1剪刀差收窄至3.2%,反映各项政策提振市场信心,资金循环效率提升。
第二,融资端看,居民企业贷款需求回落,社会融资主要受政府部门融资支撑。7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3893亿元至11600亿元,政府债占比较上月的32.2%扩大至107.2%。对于政府债,7月社融口径政府债净融资12440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今年1-7月份政府发债规模已达89000亿元,占全年计划发行量的75%,在前期发行节奏较快的前提下,7月依然保持较大发债规模,今年当前进度明显快于近五年均值的47%。
对于企业贷款,7月企业贷款季节性新增600亿元,同比多减700亿元,处于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其中企业短期新增贷款减少5500,同比持平;中长期贷款减少2600亿元,同比多减3900亿元,低于季节性;票据融资新增8711亿元,为近五年最高值,同比多增3125亿元。企业贷款呈现总量收缩但结构分化的特征,中长期贷款疲软。信贷负增长反映有效贷款需求不足,7月是传统信贷小月,季节性增长动能减弱;在“反内卷”政策推进背景下,企业减少过剩产能而导致中长期贷款减少;此外,国务院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要求大企业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天,减少账款拖欠,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
对于居民贷款,7月份居民中长贷、短贷分别减少1100亿元和3827亿元,均低于近五年平均水平,同比多减1200亿元和1671亿元,在上月“618”促销活动提前透支消费以及信贷冲量效应下有所回落,地产市场疲软也反映中长贷需求处于低位,居民端表现仍较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公告,因为资金节奏和监管原因,部分地区在5-7月短暂停过“国补”发放,抑制了部分消费意愿,但第三批69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已经全部下拨,8月1日全国线上线下申领通道全面恢复,或边际改善消费疲软现状。
总体看,流动性明显改善,信贷受季节因素波动较大,整体评估6月和7月新增贷款同期相比仅小幅下滑。目前正处于政府加杠杆、私人部门去杠杆的和谐化债过程,下一步需要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保持需求稳定。8月12日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贴息或将激发居民消费,但是否能够变相降低实际利率、释放资金活力效果有待观察。目前来看今年政府发债节奏过快,若后续未增发特别国债,政府发债速度可能放缓,社融增速或将承压。
![]()
![]()
![]()
![]()
![]()
![]()
![]()
![]()
![]()
![]()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由于数据可得性和更新频率问题,实际利率测算或有一定误差和时滞;降息降准不及预期;财政政策超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证券研究报告:
M1同比持续攀升——7月金融数据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4日
报告发布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作者:
蒋飞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21080001
邮箱:jiangfei@cgws.com
刘畅(联系人)
执业证书编号:S1070123120014
邮箱:liuchang2@cgws.com
滑动查阅往期报告
数据、会议点评
周报、月报、季度报
【长城宏观】八月大类资产配置月
专题报告
论降息的重要性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