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湿气,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其实,我们可以将湿气分为内湿与外湿。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内湿主要是指人体的脾胃功能出现了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身体运化水湿的功能随之受影响,此时很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内生。而外湿主要与外界环境有关,对于长时间生活在潮湿环境下的朋友来说,很有可能导致外部的湿气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体内的湿气加重。
事实上,与外湿相比,内湿更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这是因为一旦出现了内湿,那么很有可能意味着人体存在阳气虚衰、脾胃不调的现象,此时就容易导致水湿滞留在体内,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习惯都会导致体内的湿气加重,快看看你中招了没有。
1.熬夜,操劳过度
据《脾胃论》记载:“劳倦则脾先病”。这是因为一旦脾脏受到损伤,体内的水谷运化就会受到影响,而这自然而然会加重体内的湿邪之气。
改善方法:注意劳逸结合,尽量在23点前进入睡眠。
2.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似乎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生活常态,但我们要知道,这种习惯很容易影响体内的血液循环,从而使人出现肌肉酸痛、浑身乏力的现象,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湿气的排出。
改善方法:每隔一段时间,需要站起身来活动一下筋骨。
3.贪凉
对于喜欢食用生冷或凉性蔬果的朋友来说,很容易导致肠胃的消化负担加重,从而使身体出现胃动力不足、经络不通的现象,这也会增加湿邪聚集的概率。
改善方法:尽量少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在烹饪凉性食材的时候,可以适量加入一些温性的调料来中和。
在面对体内的湿邪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的方式来进行改善。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定期锻炼的重要性,在锻炼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还能够促进水湿的排出。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平时的饮用水替换为由红豆、赤小豆、薏苡仁、橘皮、栀子与芡实泡制成的茶饮。
这是因为红豆、赤小豆以及薏苡仁被称为祛湿界的“三剑客”,它们可以起到祛湿排毒、消除水肿的作用;橘皮主要归于脾经与肺经,具有行气调中、调理脾胃、祛除内湿的功效;芡实则可以补中益气、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大家如果感觉自身体内的湿气比较严重,不妨多用这些食材泡水喝,这或许能够赶跑体内的湿气,还你一身轻松。
【本图文由“医者荣耀”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宴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