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34分被航天大学录取,考生傻眼说必定有误,招生办不断验证属实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基于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部分细节经过艺术处理,但核心事实真实可信。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李明握着手机的手在剧烈颤抖,声音几乎变了调。电话那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语气平静却坚定。

"李明同学,请您冷静。我们已经反复核查三遍了,您确实被我校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录取。"

"634分啊!634分!你知道你们学校往年要多少分吗?"李明几乎是在咆哮,"我连投档线都没够,怎么可能被录取?"

客厅里,李明的父母面面相觑,母亲的手捂住了嘴巴,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

"李明同学,我理解您的震惊。"电话里传来翻动纸张的声音,"但我必须告诉您,经过我们系统的多次验证,这个结果千真万确。不过,关于您的录取情况,确实存在一些...特殊之处。"

话音刚落,整个客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01

2024年6月7日,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李明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并没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反而心情沉重得像压了一块石头。

"语文还行,数学有点难,英语一般般。"他对等在校门口的父亲李建国说道,声音里透着疲惫和不安。

李建国是一名普通的车间技工,在当地一家机械厂工作了二十多年。黝黑的脸庞被汗水湿润,工作服上还残留着机油的味道。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没事,考完了就别想了。回家你妈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

从李明记事起,家里的墙上就贴着神舟飞船发射的照片。每当新闻里播报中国航天的新成就,李建国总是兴奋地指着电视屏幕对儿子说:"看看,这就是咱们中国的骄傲!"

李明的母亲王秀梅是当地小学的数学老师,性格温和却很有主见。她常常对李明说:"儿子,妈妈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上大学。你一定要争口气,考个好大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李明从小就对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学时,他的作文题目永远是《我的梦想》,内容永远离不开飞船、火箭和浩瀚的宇宙。初中时,他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航天科普书籍,房间里摆满了各种飞机模型。

高中三年,李明一直很努力,但成绩只能算中等偏上。班主任张老师经常说:"李明这孩子很踏实,就是不够聪明。要想考个好大学,还得再加把劲。"

每次模拟考试,李明的分数总是在580到620之间徘徊。班里的学霸们动辄650、660分,李明只能羡慕地看着他们。

"儿子,咱家没啥背景,你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李建国经常在吃饭时对李明说,"你看你表哥,当年考了个二本,现在在市里当公务员,生活多稳定。"

但李明心里始终有个声音在呐喊:"我要考北航!我要学航空航天!"

高三下学期,当大家都在紧张地准备最后冲刺时,李明却陷入了迷茫。几次重要的模拟考试,他的成绩都在590分左右,距离北航的录取线相差甚远。

"明明,要不咱实际点,报个稳妥的学校?"王秀梅心疼地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子,"妈妈打听过了,咱们省的理工大学也不错,你这个分数进去绰绰有余。"

"不!"李明的态度出奇的坚决,"我就要报北航!哪怕考不上,我也要试一试!"

张老师找李明谈过好几次话:"李明,我知道你有航天梦,但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北航的录取分数线这些年一直很高,去年在咱们省要685分。你现在的成绩..."

"老师,我知道希望渺茫,但我真的不想放弃。"李明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万一呢?万一我高考超常发挥了呢?"

填报志愿的那天晚上,李家的客厅里灯火通明。一家三口围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页面。

"第一志愿你真的要填北航?"王秀梅最后确认了一遍。

"嗯,我想了很久了。"李明点点头,鼠标悬停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选项上,"就算考不上,至少我努力过了。"

李建国默默地抽着烟,房间里烟雾缭绕。良久,他才开口:"行,既然你决定了,爸支持你。大不了明年再来一次。"

就在李明准备点击确认的时候,张老师的电话打了进来。

"李明,我刚想起一件事。"张老师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促,"你记不记得上学期学校发过一个表格,让有特殊情况的同学填写?"

李明皱了皱眉:"好像有这么回事,但我没太在意。"

"你赶紧找找,那个表格如果还在的话,建议你一起提交。"张老师说道,"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多一个机会总是好的。"

挂了电话,李明开始在房间里翻箱倒柜。半个小时后,他在一堆课本的夹缝中找到了那张表格。表格的标题是"特殊情况学生信息登记表",李明当时随手填了几行,也没太当回事。

"这个有用吗?"王秀梅看着那张皱巴巴的纸,疑惑地问道。

"反正也不费事,一起交了吧。"李明耸耸肩,将表格扫描后上传到了系统里。

6月25日,高考成绩公布。李明查到自己的分数时,心情五味杂陈:634分,比他预期的要高一些,但距离北航的录取线还是差了不少。

"634分,不错了!"李建国拍着儿子的肩膀,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这在咱们村可是头一份!"

王秀梅也很高兴,但心里隐隐有些担忧:"北航看来是没戏了,咱们赶紧看看其他学校吧。"

接下来的几天,各大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陆续公布。北航在他们省的投档线是688分,比李明的分数高出了54分。

"看来真的没希望了。"李明苦笑着摇摇头,心中的失落溢于言表。


02

7月17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李明的脸上。他正懒懒地躺在床上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弹了出来:

"恭喜您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录取,请及时关注后续通知。"

李明以为自己看错了,用力揉了揉眼睛,再次仔细查看。没错,确实是北航的录取通知!

"这不可能!"李明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手机差点摔在地上。他连忙打开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

页面加载了几秒钟,结果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录取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专业-航空航天工程。

李明的心脏怦怦直跳,仿佛要从胸腔里蹦出来。他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疼痛感告诉他这不是梦。

"爸!妈!快来看!"李明冲出房间,向正在厨房做饭的父母大喊。

李建国和王秀梅闻声赶来,看到儿子激动得语无伦次的样子,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王秀梅紧张地问道。

"我...我被北航录取了!"李明颤抖着举起手机。

夫妻俩凑过来一看,屏幕上的信息让他们瞬间石化。

"这...这怎么可能?"李建国结结巴巴地说道,"你的分数明明不够啊!"

王秀梅更是不敢相信,她连忙拿过手机,一字一句地念出来:"录取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真的假的?"

一家三口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会不会是诈骗短信?"王秀梅最先冷静下来,"现在骗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了。"

"不对,这是官方网站查到的结果。"李明指着电脑屏幕说道,"而且短信是官方号码发来的。"

为了进一步确认,李明又登录了北航的招生网站,输入相关信息后,同样的结果再次显示出来。

"真的假的?这也太离谱了吧!"李建国挠着头,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小区。邻居们纷纷上门祝贺,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同样的疑惑。

"李明这孩子平时成绩也不算特别突出啊,怎么就考上北航了?"住在楼下的张阿姨小声嘀咕。

"会不会是走后门?"有人开始小声议论。

面对各种质疑和猜测,李明一家既兴奋又忐忑。他们迫切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天下午,李明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北京的号码。

"喂,请问是李明同学吗?"电话里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

"是的,我是李明。"

"我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恭喜您被我校录取。我们想确认一下您的联系方式是否正确。"

李明的心跳加速:"请问...我真的被录取了吗?我的分数..."

"是的,您确实被录取了。录取通知书会在一周内寄出,请注意查收。"

挂了电话,李明仍然觉得像在做梦。他立即给班主任张老师打了电话。

"张老师,我被北航录取了!"李明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和不解。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几秒钟。

"你说什么?北航?"张老师的声音听起来比李明还要震惊,"这不可能啊!你的分数..."

"我也觉得不可能,但官网查询结果确实如此。"

张老师思考了一会儿:"明天我去教育局问问情况,这事确实有些蹊跷。"

消息在学校里传开后,引起了更大的轰动。李明的同学们纷纷打电话询问情况。

"李明,你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关系啊?"同桌小王在电话里半开玩笑地问道。

"我家哪有什么关系,我爸就是个工人。"李明苦笑着回答。

学霸赵磊的电话让李明最为不安:"李明,我考了658分都没被北航录取,你634分怎么可能?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面对同学们的质疑,李明也开始怀疑起来。会不会真的是系统出错了?如果是这样,那他的梦想岂不是要破灭了?

7月18日晚上,李明一家正在吃晚饭,突然有记者敲门。

"您好,我们是《本地晚报》的记者,听说您家孩子以634分的成绩被北航录取了?"

李建国有些紧张:"是...是的,但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能否接受我们的采访?这确实是个很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王秀梅连忙摆手:"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清楚,等弄明白了再说吧。"

记者走后,一家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会不会闹大了不好?"王秀梅担忧地说道,"万一真的是搞错了,那多丢人啊。"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面对现实。"李建国叹了口气,"明天我请假,咱们一起去教育局问清楚。"

李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未眠。他既希望这是真的,又担心这只是一场美梦。634分进北航,在他看来确实太不可思议了。


03

7月19日一大早,李明一家就来到了市教育局。接待他们的是招生处的王主任,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

"王主任,我们想咨询一下我儿子的录取情况。"李建国开门见山地说道。

王主任看了看李明的成绩单和录取通知,眉头紧皱:"这个情况确实比较特殊。按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这个分数确实进不了北航。"

"那会不会是系统出错了?"王秀梅紧张地问道。

"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但概率极小。"王主任拨通了省教育考试院的电话,"我们需要向上级部门核实情况。"

经过一番沟通,省考试院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注意到了这个特殊情况,正在与北航方面进行核实。

"目前还没有最终结果,请你们耐心等待。"王主任说道,"如果确实是系统错误,我们会及时纠正。如果录取无误,我们也会给出合理的解释。"

从教育局出来,李明一家的心情更加复杂了。他们既希望录取是真的,又担心如果是错误会带来更大的失望。

与此同时,关于李明"低分高录"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有人在微博上发帖质疑:"634分进北航?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帖子很快被大量转发,评论区里议论纷纷。

"现在的高考还公平吗?"

"肯定是有关系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哪有这种好事?"

"建议彻查此事,给广大考生一个公正的解释!"

也有人持不同观点:"也许人家有特殊才能或者符合特殊政策呢?不要随便猜测。"

面对网络上的质疑声,李明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配得上这个录取机会。

7月20日下午,张老师来到李明家。

"李明,我从教育局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张老师的表情很严肃,"你的录取确实存在特殊情况,但具体原因他们也说不清楚。"

"什么意思?"李明急切地问道。

"据说是因为你符合某项特殊招生政策,但具体是什么政策,他们也在核实。"张老师顿了顿,"我建议你主动联系北航招生办,直接问清楚。"

当天晚上,李明鼓起勇气拨通了北航招生办的电话。

"您好,我是李明,就是那个634分被录取的学生。我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接电话的是一位男老师:"李明同学,我们也注意到了外界的质疑。你的录取确实符合相关规定,但由于涉及到一些敏感信息,我们需要进一步核实后才能给你详细解释。"

"请问大概什么时候能有结果?"

"最迟明天下午,我们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挂了电话,李明的心悬在了半空中。他既期待明天的答案,又担心会听到不好的消息。

7月21日,李明的手机从早上就没停过。同学、亲戚、记者的电话接连不断。

"李明,你那个录取到底怎么回事啊?"

"听说网上都传开了,你成名人了!"

"记者想采访你,你接不接受?"

面对各方的关注和质疑,李明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开始后悔为什么要报考北航,如果当初听父母的话报个稳妥的学校,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

下午三点,李明的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北航招生办主任亲自打来的电话。

"李明同学,关于你的录取情况,我们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核查。"主任的声音听起来很正式,"现在需要跟你确认一些信息。"

李明的心跳加速:"您请说。"

"首先,你的高考成绩634分是真实的,这一点没有问题。其次,你的录取也是合规的,符合我们的招生政策。"主任停顿了一下,"但是,你的录取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什么特殊情况?"李明紧张地问道。


04

北航招生办主任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严肃:"李明同学,在进一步解释之前,我需要确认一个重要问题。你在志愿填报时,除了基本信息外,还提交了一些补充材料,对吗?"

李明回想起那天晚上填报志愿的情景,那张被他随手上传的表格:"是的,我记得有一张表格,但我当时没太在意..."

"能具体描述一下那张表格吗?"主任的语气变得更加认真。

李明努力回忆着:"好像是学校发的什么特殊情况登记表,我当时觉得跟我没什么关系,就随便填了几行。"

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钟,然后传来翻动纸张的声音。

"李明同学,麻烦你现在能找到那张表格的原件吗?或者还记得上面填了什么内容?"

李明的心开始砰砰跳:"我...我去找找看。"

他放下电话,冲进自己的房间。父母看到他急匆匆的样子,也跟了进来。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王秀梅担心地问道。

"北航招生办主任要我找那张表格。"李明一边翻找一边说道,"他说我的录取跟那张表格有关。"

十分钟后,李明终于在一本练习册的夹缝中找到了那张表格的复印件。他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内容,脸色逐渐变得苍白。

表格的标题是"特殊情况学生信息登记表",下面有很多项目需要填写。李明当时只填了其中几项,其中有一项是关于家庭情况的特殊说明。

他重新回到电话前:"主任,我找到了。"

"你能读一下你在'特殊情况说明'栏目里填写的内容吗?"

李明看着表格,声音有些颤抖:"我写的是...父亲因工伤致残,家庭经济困难,母亲为基层教育工作者..."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沉默。

良久,主任才开口:"李明同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李明摇摇头,虽然对方看不到:"我不太清楚..."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符合特定条件的考生可以享受一定的录取优惠。你父亲的工伤情况,加上你母亲的教师身份,以及你家庭的经济状况,正好符合我们的专项招生计划。"

李明震惊了:"专项招生计划?"

"是的,这是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而设立的特殊政策。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在达到一定分数线的基础上,享受降分录取的待遇。"主任解释道,"你的634分,加上政策加分,已经达到了我们的录取标准。"

李明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还能成为上大学的优势。

"但是..."李明犹豫了一下,"我当时填那张表格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

"这没关系,政策就是为了帮助像你这样的学生。"主任的语气变得温和了一些,"不过,考虑到目前外界的关注度很高,我们需要对你的情况进行更详细的核实。"

就在这时,客厅里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李建国去开门,回来时脸色凝重。

"明明,是记者,还有教育局的人。他们说要来核实情况。"

李明对着电话说道:"主任,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件事,我应该怎么办?"

"你先不要接受任何采访,我们这边会尽快发布官方说明。"主任说道,"明天上午,你带着相关证明材料到我们学校来一趟,我们当面详细说明整个情况。"

挂了电话,李明看着手中的表格,心情复杂至极。原来,自己一直引以为耻的家庭困境,竟然成了改变命运的关键。

客厅里,记者和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正在等待。面对他们期待的目光,李明不知道该说什么。

"各位,具体情况我们明天会有正式说明。"王秀梅代替儿子回答道,"请大家稍安勿躁。"

记者们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继续追问:"李明同学,你能透露一下自己被录取的原因吗?"

李明摇摇头:"我现在也不是很清楚,需要进一步核实。"

当天晚上,李明一家坐在客厅里,气氛异常沉重。

"儿子,你爸的工伤证明确实是真的。"李建国叹了口气,"十年前那次事故,我确实被评定为工伤,但咱们从来没想过这跟你上大学有什么关系。"

王秀梅也点点头:"我确实是基层教师,而且咱们家的经济状况也确实不太好。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你的录取就没有问题。"

李明看着父母,心中五味杂陈。他从小到大一直觉得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别人,没想到这些看似不利的因素,竟然在关键时刻帮了他大忙。

7月22日一大早,李明和父母乘坐早班火车前往北京。一路上,李明的心情忐忑不安。他既期待得到最终的答案,又担心会有什么意外情况。

下午两点,他们来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里绿树成荫,到处可见航空航天元素的装饰。看着这座梦寐以求的学府,李明的心情更加复杂了。

招生办的办公室里,主任正在等待他们。办公桌上摆放着厚厚的一摞材料。

"李明同学,欢迎你们的到来。"主任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关于你的录取情况,我现在可以给你们一个详细的解释了。"

主任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经过我们的全面核查,李明同学的录取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他所享受的是'高校专项计划',这是国家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提供的专门招生渠道。"

李明瞪大了眼睛:"高校专项计划?"

"没错。"主任翻开文件,"这个计划要求考生满足三个条件:本人及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同时,还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

李建国和王秀梅对视一眼,他们确实符合这些条件。

主任继续说道:"李明同学提交的材料显示,他的父亲因工伤致残,母亲是乡村教师,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这些都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那我的分数..."李明小声问道。

"高校专项计划有独立的录取分数线,通常比普通批次低30-60分。你的634分完全达到了我们的录取要求。"

听到这里,李明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来自己的录取是有根据的,不是什么系统错误,也不是什么不正当手段。

但主任接下来的话让他们又紧张起来:"不过,由于这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需要..."

三天后,当所有质疑声达到顶峰时,北航招生办主任亲自给李明打来了电话。

"李明同学,我需要跟您确认一件事。"主任的声音听起来异常严肃,"您在高考报名时,有没有填写过任何特殊信息?或者...提交过什么特别的材料?"

李明愣了愣,开始在记忆中搜索。突然,他想起了什么,急忙跑到自己的房间,翻箱倒柜地找着什么。几分钟后,他从一个文件夹的最底层,小心翼翼地抽出了一张已经有些发黄的纸。

那是一张看起来很普通的证明,上面盖着鲜红的印章。李明当时填报志愿时,班主任建议他一起提交的,说是"或许用得上"。他原本以为这只是走个形式,根本没当回事。

"主任,我...我想起来了。"李明的声音开始颤抖,"我确实提交了一份...但是我以为那个根本不重要..."

电话那头安静了足足十秒钟。

"李明同学,恭喜您。您提交的这份材料,正是您能够被我校录取的关键原因。而且..."主任停顿了一下,"按照相关规定,您这种情况在全国都极其罕见。"

李明手中的证明纸张哗啦啦地抖动着,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嘴唇不停地蠕动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社保基数又涨了,灵活就业缴费又多了,北京按下限每月多交68元

社保基数又涨了,灵活就业缴费又多了,北京按下限每月多交68元

数字财经智库
2025-09-19 16:32:53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实情: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蜉蝣说
2025-09-16 11:23:23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兰姐说故事
2025-02-17 22:00:03
单赛季获MVP+DPOY!阿德巴约女友太猛,韦德:1V1能赢一些NBA球员

单赛季获MVP+DPOY!阿德巴约女友太猛,韦德:1V1能赢一些NBA球员

你的篮球频道
2025-09-19 10:20:09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叨唠
2025-09-20 03:10:41
坦白的说,外蒙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丧失了所有希望

坦白的说,外蒙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丧失了所有希望

全金猫眼
2025-09-18 06:12:00
10月1日起执行!中小学教师房补新政落实,退休教师也能跟着沾光吗?

10月1日起执行!中小学教师房补新政落实,退休教师也能跟着沾光吗?

娱乐的宅急便
2025-09-17 11:45:22
曹丕称帝后,38岁甄宓随即服毒身亡,曹睿:用米糠塞满郭太后的嘴

曹丕称帝后,38岁甄宓随即服毒身亡,曹睿:用米糠塞满郭太后的嘴

史笔似尘钩
2025-09-18 21:51:22
危险的李在明,离谱的言论

危险的李在明,离谱的言论

寰宇大观察
2025-09-18 22:30:14
这位意大利摄影师的街头作品让人震撼!你绝对想不到

这位意大利摄影师的街头作品让人震撼!你绝对想不到

国际艺术大观
2025-09-18 18:21:33
92岁大爷在养老院待了28年,不吵不闹,直到去世后儿子发现他的秘密

92岁大爷在养老院待了28年,不吵不闹,直到去世后儿子发现他的秘密

夜阑故事集
2025-09-19 22:10:03
主编有态度 | 绿捷学生餐风波:中标大户为何口碑频频翻车

主编有态度 | 绿捷学生餐风波:中标大户为何口碑频频翻车

潇湘晨报
2025-09-18 17:42:06
陈晓:我接受不了她过着过去的生活,走进婚姻,我像被雷劈了一样

陈晓:我接受不了她过着过去的生活,走进婚姻,我像被雷劈了一样

我一直在终点等你
2025-09-18 22:06:07
刚刚,欧盟祭出“绝杀”,以色列噩耗传来…

刚刚,欧盟祭出“绝杀”,以色列噩耗传来…

新财迷
2025-09-19 23:34:15
洛阳突发路面塌陷,两辆行驶中小汽车坠入,多部门介入处置

洛阳突发路面塌陷,两辆行驶中小汽车坠入,多部门介入处置

大风新闻
2025-09-19 14:16:02
癌症专家楼钦元患癌离世,健康生活方式无效?临终悔恨令人唏嘘!

癌症专家楼钦元患癌离世,健康生活方式无效?临终悔恨令人唏嘘!

柳絮忆史
2025-09-04 08:49:32
我48岁坚持丁克,父母离世后变卖全部家当,惦记我财产的亲戚沉默了

我48岁坚持丁克,父母离世后变卖全部家当,惦记我财产的亲戚沉默了

张道陵秘话
2025-09-19 22:36:26
2分!为何宫鲁鸣还坚持用李缘?谁注意他赛后一番话,球迷理解了

2分!为何宫鲁鸣还坚持用李缘?谁注意他赛后一番话,球迷理解了

体育就你秀
2025-09-19 16:13:54
65岁工地大爷坦言:跟亲家母再婚后,我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又快乐

65岁工地大爷坦言:跟亲家母再婚后,我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又快乐

施工员小天哥
2025-09-18 22:16:40
重磅换帅!中国最大省级建工集团迎来新掌门

重磅换帅!中国最大省级建工集团迎来新掌门

新浪财经
2025-09-19 22:53:39
2025-09-20 06:07:00
眼泪博物
眼泪博物
眼泪博物馆
54文章数 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现在的教材还没学会爬呢,就开始跑了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数码
教育
军事航空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教育要闻

分层教学就是搞歧视?家长和老师激烈争论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