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品是用最普通的中国结线编织而成的,线头全部藏在塔内,整件作品没有一根铁丝、一点填充,报恩塔也能在桌面上稳稳站立。”四川泸州市江阳区非遗袁氏绳结传统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袁雪梅坐在工作台前,指尖翻飞,正在为泸州古八景绳结系列赶制第三件作品。目前,该系列已完成《报恩塔》《东岩映月》两件作品,作品《报恩塔》即将代表泸州成为唯一亮相2025年四川省民间工艺精品展的作品。
“我是土生土长的泸州人,因为当前很多本地人都未必说得全泸州古八景的名字,才想着做一系列的作品,让大家记住历史。”袁雪梅说,随着城市更新,部分旧景已消失,她决定用家传的袁氏绳结技艺,把泸州的历史文化“编”进现代生活,“让古八景在指尖重生,也让更多人知道,泸州除了酒香,还有深厚的文化根脉。”
刚完成的《报恩塔》高约105厘米,最宽处约30厘米,完全用普通中国结线编织,塔身七级,飞檐翘角、风铃微晃,线条流畅到看不见一处接头。袁雪梅介绍,整件作品采用传统斜卷结,通过精准的受力计算与线材数量的加减编制而成,在无支撑、无填充的情况下实现“自立”。为了还原塔身比例,她先后多次到现场测绘,再按比例缩放,前前后后花了接近一年时间才完成。
《东岩映月》则突出了泸州山水的灵动:一轮满月悬挂空中,月光下东岩山石用斜卷结层层递进,整幅作品高约25厘米,宽约23厘米,却把“月夜东岩、江影浮动”的意境锁进方寸。
“古八景里,琴台霜操、龙潭潮涨……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泸州故事。”袁雪梅说,接下来她将继续完成剩余六景,让历史记忆可看亦可触。(报道员 唐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