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默契”:印度强国梦的“双重枷锁”!在中美博弈的大棋盘上,印度似乎正陷入一个微妙而尴尬的境地——中美都不会放任印度走向强大!美国对印度的种种操作,实则是要将印度的强国梦扼杀于萌芽状态。毕竟,美国已因未能尽早遏制中国而追悔莫及,致使局势失控,如今自然不愿在印度身上重蹈覆辙。
![]()
回溯二三十年前,美国看待中国的目光中满是轻蔑与算计。在它眼中,中国不过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一座成本低廉的工厂,以及一个可以被“和平演变”的对象。于是,美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如汹涌潮水般涌入中国,美国满心以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中国塑造得服服帖帖。
然而,中国宛如一头沉睡后苏醒的雄狮,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美国输入的资源消化吸收,茁壮成长为如今让美国寝食难安的庞然大物。美国此刻捶胸顿足、悔恨交加,每日都在反复复盘:当年为何没有早点动手?怎么就任由中国发展到了失控的地步?
这种“战略性后悔”,如今完整无缺地投射到了印度身上。在华盛顿的精英圈子里,“前车之鉴”一词被频繁提及,而中国无疑就是那个“前车”。所以,观察美国对印度的种种举措,就会发现其精妙之处——这完全是将对付中国的经验教训升级迭代后的 2.0 版本,可谓是“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算计”。
![]()
一方面,美国确实对印度有所需求。它希望印度能在漫长的边境线上牵制中国,分散中国的部分精力;期望印度在印度洋上成为“民主”的航标,搅乱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布局;更觊觎印度那 14 亿人口的市场,试图以此部分替代“脱钩”后的中国供应链。
但另一方面,美国对印度的防范可谓滴水不漏,比当年对中国严密得多。这便是所谓的“可控性扶持”,就像给印度一根绳子,让它向前奔跑,但绳子的另一端必须紧紧攥在美国手中。
2023 年,美国美光公司兴高采烈地宣布要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设半导体封装厂,印度媒体瞬间沸腾,欢呼“印度制造”的春天已然来临。然而,当印度试图从荷兰 ASML 公司引进制造高端芯片必不可少的光刻机时,美国却第一个跳出来使眼色,导致此事至今毫无进展。
![]()
这究竟是什么操作?这便是典型的“产业链可控转移”。美国将低端、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封装环节交给印度,帮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让印度尝到一些甜头。但对于核心的、能让印度“卡脖子”的技术和设备,却坚决不予提供。美国这是在运用当年武装中国的经验,反向“阉割”印度的科技树,绝不允许印度建立起独立自主、全链条的科技工业体系,直接将印度的强国梦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贸易领域,美国的手段同样毫不留情。尽管拜登政府与莫迪政府表面上勾肩搭背、亲密无间,但前几年对印度钢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时,却丝毫没有手软。时不时还会拿印度的 IT 服务业、医药产业开刀,今天搞个反倾销调查,明天弄个知识产权调查。其目的昭然若揭:控制印度的发展节奏,让印度能够快速前进,但绝不能让其冲刺,更不能让其实现弯道超车。
美国已经错失了遏制中国的最佳窗口期,自然不会在印度身上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
![]()
说完美国,再来看中国。中印之间的矛盾与纠葛,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几千公里的边境线,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悬而未决。2020 年加勒万河谷的冲突,至今仍历历在目,那绝非简单的摩擦,而是两个崛起中大国意志的直接碰撞。一个军事上不断现代化的印度,对于中国的西部边防而言,无疑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印度一直怀揣着“大国梦”,其核心便是在南亚次大陆建立绝对的主导权,进而辐射至印度洋。它对尼泊尔、不丹的控制,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的渗透,无不彰显着其野心勃勃。而这些地区,恰恰又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
因此,中国的战略目标十分明确:我们可以与印度开展大规模的贸易往来,但绝不能放任其在南亚肆意妄为,更不能让它成为美国印太战略中最锋利的尖刀。
![]()
中美之间,或许没有一通电话,也没有一份秘密文件明确表示“咱们联手遏制印度吧”。但双方基于各自的战略考量,一个从维护全球霸权稳定出发,一个从保障周边地缘安全出发,最终却殊途同归,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为印度的崛起设定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天花板”。
当然,外因需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印度之所以容易被“摁住”,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印度精英们在国际上高呼“我们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我们有 14 亿人的人口红利”,口号喊得震天响。然而,当你真正踏上印度的土地,所看到的景象可能会让你大失所望。
![]()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落后,甚至连中国二十年前的水平都难以企及。这种巨大的内部差距,使得所谓的“人口红利”难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民生产力。
再看其制造业,莫迪推行多年的“印度制造”计划,成果究竟如何呢?苹果确实将一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了印度,但那也仅仅是“组装在印度”而已。印度没有构建起自己的“产业链丛林”,只是在全球产业链的末端充当了一个“组装车间”。一旦上游供应链出现问题,立刻就会陷入停摆的困境。这种“买办式”的强大,根基极其不稳。
更为要命的是,印度整个国家的社会共识严重撕裂。宗教矛盾、种姓制度残余、地方邦的离心力等问题,内部的消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一个连内部整合都困难重重的国家,又怎么可能真正集中力量去冲击全球格局的顶峰呢?
![]()
所以,印度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举办了 G20 峰会,月船成功上天,股市也屡创新高。但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一个被中美两大玩家精准“控场”的现实,以及一个被自身内部顽疾深深拖累的困局。印度的强国之路,注定充满坎坷与荆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