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和蔡少芬国外旅行突发心脏病#引发网友关注。近日,演员张晋在《披荆斩棘2025》节目中回忆,4月17日在旅行途中心脏病突然发作,胸口疼痛、呼吸困难、浑身都冒冷汗。“当时蔡少芬离我大概10米的距离,然后我当时说不出话来,感觉好像有一个深渊,我在往下掉”。在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凭借强烈意志力强撑下来,坚持至返回香港后立即就医,并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以恢复心脏供血功能。
很多人好奇,张晋作为著名武打演员,需从事高强度动作拍摄。他透露自己的“心脏做了支架”,那么他以后还能拍打戏吗?剧烈运动会不会让支架脱落?
我在词条评论区看到各种害怕,各种担心,以及对心脏支架的误区,才发现正确的医学科普任重道远,结合我在评论区看到的一些情况,为大家总结心脏支架十问十答,帮助大家走出相关误区。
一、什么情况下必须植入心脏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完全闭塞导致心肌坏死,黄金救治时间窗为发病6小时内,支架开通血管可降低50%死亡率。
高危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静息时胸痛发作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且冠脉狭窄≥70%。
冠脉临界病变:狭窄70%但存在心肌缺血客观证据(如运动试验阳性)。
二、心脏支架是什么材质?
金属裸支架:不锈钢材质,经济但再狭窄率达20%-30%;
药物涂层支架(主流):钴铬合金为载体,表面涂覆雷帕霉素等药物,将再狭窄率压至5%-10%;
生物可降解支架:聚乳酸材质,2-3年内逐步降解,避免金属异物残留,适用于年轻患者。
三、心脏支架的有效期是多久?
支架本身无固定有效期,但存在再狭窄风险:
金属支架10年通畅率>85%,生物可降解支架2-3年完成血管修复后降解;
再狭窄主因:并非支架老化,而是新生内膜增生或血栓形成(多因停药或危险因素未控)。术后1年内停药者,支架内血栓风险激增3倍。
四、术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术后1周:床边站立→室内慢走(<5分钟/次);
术后1个月:快走、太极(心率控制在静息值+20次/分内);
术后3个月:游泳、骑车(需经心肺功能评估);
禁忌活动:举重、搏击、竞技球类(至少术后1年内禁止)。
五、心脏支架有什么替代方案?
药物球囊:
优势:无金属残留,缩短双抗治疗至1-3个月;
适用:小血管病变、支架内再狭窄、高出血风险者。
冠脉搭桥(CABG):
优势:远期通畅率更高;
适用:左主干病变、多支弥漫性狭窄、合并糖尿病者。
强化药物治疗:
仅适用于狭窄<50%且症状轻微者。
六、是什么因素让患者不得不放支架?
其实,张晋的经历背后是多重危险因素叠加:
不可控因素:
男性>45岁、长期武术外伤致慢性炎症;
可控因素:
职业性过劳:连续72小时拍打戏致自主神经紊乱;
隐匿性高血压:50%患者无症状却已致血管损伤;
血脂异常:LDL-C>3.4mmol/L加速斑块形成。
七、术后生存保卫战,管理清单:
药物三联防线: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1年);
他汀(LDL-C需<1.8mmol/L);
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60次/分左右)。
生活方式重塑:
戒烟(使再梗死风险降36%);
地中海饮食(每日盐<5g,油<25g);
监测体系:
每周自测血压/心率3次;
每3-6月复查,每年评估支架状态。
八、支架会移位或脱落吗?
概率极低(<0.1%),但特定场景需警惕:
术中脱落:多因血管严重钙化扭曲或操作不当;
术后移位:仅见于未遵医嘱剧烈运动(如早期提重物、摔跤);
紧急信号:突发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立即拨打120。
九、支架是治标还是治本?
治标:仅解决局部狭窄,不改变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治本之道:
控制“三高”使血压<140/90mmHg、糖化血红蛋白<7%;
终身管理:低盐低脂饮食,注意作息。
张晋的生死抉择警示我们:心脏支架是“生命的应急通道”,而非健康通行证。从荧幕硬汉到普通百姓,冠心病防治的核心永远是:
早期干预: 40岁起每年查颈动脉超声+冠脉钙化积分;
敬畏身体: 胸痛>15分钟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并呼救;
为爱坚持: 如张晋般“为家人活下去”的信念,才是战胜疾病的最强武器。
文章中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学建议,不作为药品推荐,具体病情请遵线下医生医嘱。
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